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牡花专利>正文

一种硬质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742933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06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硬质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塑料技术领域;该硬质PVC塑料的组分包括聚氯乙烯、醋酸酐、环氧乙烷、填料、增塑剂、六亚甲基四胺、着色剂、稳定剂、双酚A和脂肪酸,其中,填料由质量百分比为28%的纤维、35%的云母和37%的石墨组成;增塑剂由质量比为2:3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甲苯酮组成,稳定剂由质量比为1:1的硬脂酸钠和铅白组成;该硬质PVC塑料可以提高塑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以及热变形温度,同时可以降低塑料的变黄指数,使得塑料的性能得以提高,可以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可以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硬质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
,具体是一种硬质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聚氯乙烯塑料是以PVC树脂为主要原料,辅以稳定剂、增塑剂、润滑剂、填充剂等添加物,经过科学配方组合在一起,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模塑成型,冷却固化成为特定形状PVC塑料制品。PVC制品有软质、硬质的不同。一般情况下,配方中增塑剂的用量在10PHR以下的PVC制品称为硬质制品;增塑剂的用量在10~40PHR的PVC制品称为半硬质制品;增塑剂的用量超过40PHR的PVC制品称为软质制品。为了提高PVC的可熔融加工性,PVC配方可溶融加工性,PVC配方中应添加加工助剂。实践证明,对于硬质PVC制品,没有加工助剂是不能熔融成型加工的,而对于软质PVC质品,没有或欠缺加工助剂,也是很难成型的。PVC的加工助剂主要是同PVC有良好相容性的丙烯酸酯树脂(ACR),以及氯化聚乙烯(CPE)、氯磺化聚乙烯、甲基苯乙烯聚合物、MBS、ABS等。硬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可用于管材、玩具等。
[0003]由于硬质塑料应用的范围较广,所以具备极其优异的性能,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硬质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可以使得塑料具有更好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硬质PVC塑料及其制备方法,该PVC塑料由聚氯乙烯、醋酸酐、环氧乙烷、填料、增塑剂、硬化剂、着色剂、稳定剂、抗氧剂和润滑剂组成,各个组份之间相互作用,可以提高塑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以及热变形温度,同时可以降低塑料的变黄指数,使得塑料的性能得以提高,可以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硬质PVC塑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07]50~60份的聚氯乙烯、5~10份的醋酸酐、1~8份的环氧乙烷、10~18份的填料、3~11份增塑剂、1~5份的硬化剂、0.5~2份的着色剂、10~15份的稳定剂、5~12份的抗氧剂、3~10份的润滑剂。
[0008]其中,所述填料由纤维、云母和石墨组成。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0]53~58份的聚氯乙烯、7~9份的醋酸酐、3~6份的环氧乙烷、13~16份的填料、5~9份增塑剂、2~4份的硬化剂、1~1.6份的着色剂、12~14份的稳定剂、8~10份的抗氧剂、5~8份的润滑剂。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0012]55份的聚氯乙烯、8份的醋酸酐、5份的环氧乙烷、14份的填料、7份增塑剂、3份的硬化剂、1.3份的着色剂、13份的稳定剂、9份的抗氧剂、7份的润滑剂。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填料中的纤维、云母和石墨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8%、35%、37%。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增塑剂由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甲苯酮组成,且二者的质量比为2:3。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硬化剂为六亚甲基四胺。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定剂包括由硬脂酸钠和铅白按照任意比例组成的混合物。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润滑剂为脂肪酸。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抗氧剂为双酚A。
[0019]一种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硬质PVC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1)将聚氯乙烯和醋酸酐以及环氧乙烷一同加入研磨器中高速研磨,过100~120目筛,得到粉料,向粉料中加入5ml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静置至风干,此时粉料结块;
[0021](2)将填料、增塑剂、硬化剂、着色剂、稳定剂、抗氧剂和润滑剂碾碎,再将风干后的结块粉料加入其中高速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对混合料以80~100℃进行加热,加热时间为30~40min;
[0022](3)将步骤(2)中经过加热的混合料置于模穴内以250℃、25Mpa进行加压加热,直至材料硬化。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的PVC塑料由聚氯乙烯、醋酸酐、环氧乙烷、填料、增塑剂、硬化剂、着色剂、稳定剂、抗氧剂和润滑剂组成,经过制备过程后使得各个组份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可以提高塑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以及热变形温度,同时可以降低塑料的变黄指数,使得塑料的性能得以提高,可以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本专利技术的PVC塑料由聚氯乙烯、醋酸酐、环氧乙烷、填料、增塑剂、硬化剂、着色剂、稳定剂、抗氧剂和润滑剂组成,经过制备过程后使得各个组份之间相互作用,进而可以提高塑料的拉伸强度和伸长率以及热变形温度,同时可以降低塑料的变黄指数,使得塑料的性能得以提高,可以扩大塑料的应用范围。
[0027]实施例1
[0028]准备50份聚氯乙烯、5份醋酸酐、1份环氧乙烷、10份填料、3份增塑剂、1份六亚甲基四胺、0.5份着色剂、10份稳定剂、5份双酚A、3份脂肪酸,其中,填料由质量百分比为28%的纤维、35%的云母和37%的石墨组成;增塑剂由质量比为2:3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甲苯酮组成,稳定剂由质量比为1:1的硬脂酸钠和铅白组成;将聚氯乙烯和醋酸酐以及环氧乙烷一同加入研磨器中高速研磨,过100目筛,得到粉料,向粉料中加入5ml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静置至风干,此时粉料结块;将填料、增塑剂、六亚甲基四胺、着色剂、稳定剂、双酚A和脂肪酸碾碎,再将风干后的结块粉料加入其中高速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对混合料以80℃加热40min;将经过加热的混合料置于模穴内以250℃、25Mpa进行加压加热,直至材料硬化,即可制得硬质PVC塑料。
[0029]实施例2
[0030]准备52份聚氯乙烯、6份醋酸酐、2份环氧乙烷、11份填料、4份增塑剂、1.5份六亚甲基四胺、0.7份着色剂、11份稳定剂、6份双酚A、4份脂肪酸,其中,填料由质量百分比为28%的纤维、35%的云母和37%的石墨组成;增塑剂由质量比为2:3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二甲苯酮组成,稳定剂由质量比为1:1的硬脂酸钠和铅白组成;将聚氯乙烯和醋酸酐以及环氧乙烷一同加入研磨器中高速研磨,过100目筛,得到粉料,向粉料中加入5ml去离子水并搅拌均匀,静置至风干,此时粉料结块;将填料、增塑剂、六亚甲基四胺、着色剂、稳定剂、双酚A和脂肪酸碾碎,再将风干后的结块粉料加入其中高速搅拌混合,得到混合料,对混合料以80℃加热40min;将经过加热的混合料置于模穴内以250℃、25Mpa进行加压加热,直至材料硬化,即可制得硬质PVC塑料。
[0031]实施例3
[0032]准备53份聚氯乙烯、7份醋酸酐、3份环氧乙烷、13份填料、5份增塑剂、2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0~60份的聚氯乙烯、5~10份的醋酸酐、1~8份的环氧乙烷、10~18份的填料、3~11份增塑剂、1~5份的硬化剂、0.5~2份的着色剂、10~15份的稳定剂、5~12份的抗氧剂、3~10份的润滑剂;其中,所述填料由纤维、云母和石墨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硬质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3~58份的聚氯乙烯、7~9份的醋酸酐、3~6份的环氧乙烷、13~16份的填料、5~9份增塑剂、2~4份的硬化剂、1~1.6份的着色剂、12~14份的稳定剂、8~10份的抗氧剂、5~8份的润滑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硬质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55份的聚氯乙烯、8份的醋酸酐、5份的环氧乙烷、14份的填料、7份增塑剂、3份的硬化剂、1.3份的着色剂、13份的稳定剂、9份的抗氧剂、7份的润滑剂。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硬质PVC塑料,其特征在于,填料中的纤维、云母和石墨的质量百分比分别为28%、35%、37%。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硬质PVC塑料,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牡花
申请(专利权)人:孙牡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