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暨南大学专利>正文

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615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立体异构体、互变异构体、N‑氧化物或其前药分子及其应用。该类化合物可作为蛋白激酶抑制剂,能够有效抑制TTK蛋白激酶的活性并且能抑制多种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学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酪氨酸苏氨酸激酶(Threoninetyrosinekinase,TTK),又称单级纺锤体1(Monopolarspindle1,Mps1)激酶,是一类双特异性激酶,最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于出芽酵母中发现。TTK也被证实作为纺锤丝组装检验点(Spindleassemblycheckpoint,SAC)中的重要组分,在有丝分裂中对确保姐妹染色单体准确分配到子细胞中,避免非整倍性的产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SAC是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一种协调控制机制,当存在染色体未被正确排列组装时,SAC阻滞细胞分裂进行进而避免姐妹染色单体错误分配到两个子细胞,直到所有姐妹染色体正确排列及组装,SAC才失效,让有丝分裂继续进行。而TTK对SAC的启动及维持起着重要作用。在有丝分裂中,当染色体与动粒未结合时,动粒上的AuroraB磷酸化包含HEC1在内的底物,招募TTK,TTK磷酸化Knl1等底物并招募包括Cdc20在内的一系列组分形成四聚体有丝分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式Ⅰ所示结构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



其中:
X任选自:C、N;当X为N时,没有R4;
R1任选自:C3~C10环烷基、L1,L2各自任选自:-(CH2)aNH-、-(CH2)bL3-;
L3任选自:
R2任选自:氢、C1~C6烷基、C3~C8环烷基;
R3任选自:氢、C1~C6烷基、C3~C8环烷基、C6-C10芳基;
R4任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6烷基、卤素取代的C1~C6烷氧基;
R5任选自:氢、卤素、C1~C6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取代的C1~C6烷基、卤素取代的C1~C6烷氧基、C1~C6烷基取代的C3~C8杂环烷基;
R6任选自:氢、Y任选自:CH、N;Z任选自:N、O;当Z为O时R10不存在;
R7任选自:C1~C12烷基、C3~C8环烷基、C3~C8杂环烷基、C6~C10芳基、金刚烷基、C5~C10杂芳基、
R8任选自:氢、C1~C6烷氧羰基、C1~C6烷磺酰基、C6~C10芳磺酰基、C1~C6烷基、C3~C8环烷基、C3~C8杂环烷基、C6~C10芳基、金刚烷基、C5~C10杂芳基、
R9、R11分别各自任选自:氢、C1~C6烷基;
R10任选自:氢、C1~C6烷基、C1~C6烷酰基;.
n、m、a、b分别各自任选自:0、1、2、3、4;
c任选自: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其特征在于,
R1任选自:C4~C8环烷基、L1,L2各自任选自:-(CH2)aNH-、-(CH2)bL3-;
L3任选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其特征在于,R1任选自:环丁烷基、环戊烷基、环已烷基、环庚烷基、L1,L2各自任选自:n选自1或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其特征在于,
R7任选自:C1~C6烷基、C3~C6环烷基、C6~C10芳基、金刚烷基、C5~C10杂芳基、
R8任选自:C1~C6烷磺酰基、苯磺酰基、叔丁氧羰基;
n选自1或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其特征在于,
R7任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戊基、异戊基、新戊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已基、苯基、萘基、金刚烷基、呋喃基、吡咯基、吡啶基、
R8任选自:甲磺酰基,乙磺酰基、丙磺酰基、苯磺酰基、叔丁氧羰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嘧啶并吡啶酮类化合物或者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或者其立体异构体或者其互变异构体或者其N-氧化物或者其前药分子,其特征在于,R2任选自:氢、C1~C3烷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克黄敏浩黄永军余蕾张章
申请(专利权)人:暨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