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吹瓶工艺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
技术介绍
吹塑工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开始用于生产低密度聚乙烯小瓶。50年代后期,随着高密度聚乙烯的诞生和吹塑成型机的发展,吹塑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做常见的吹塑对象有瓶、杯、桶等,而普通杯子或瓶子加工后都为单一的颜色,还需要后期的其他机械进行再次加工上色,需要再次耗费时间,提高制作成本,而本专利技术的吹塑工艺可对刚成型的材料进行上色渲染,提高美观,节省制作成本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模型腔,所述模型腔左右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颜料腔,所述颜料腔与所述模型腔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颜料腔内安装有能在所述模型腔内上色的渲染装置,所述模型腔后壁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前壁安装有冷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模型腔,所述模型腔左右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颜料腔,所述颜料腔与所述模型腔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颜料腔内安装有能在所述模型腔内上色的渲染装置,所述模型腔后壁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前壁安装有冷却器,所述模型腔左右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堵塞板,所述第一滑槽前后壁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稳定滑槽,所述第一稳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堵塞板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稳定块,位于左侧所述第一滑槽后侧的所述第一稳定槽后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包括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内设有模型腔,所述模型腔左右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颜料腔,所述颜料腔与所述模型腔之间通过通气管连通,所述通气管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颜料腔内安装有能在所述模型腔内上色的渲染装置,所述模型腔后壁设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前壁安装有冷却器,所述模型腔左右两侧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堵塞板,所述第一滑槽前后壁上设有两个位置对称的第一稳定滑槽,所述第一稳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堵塞板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一稳定块,位于左侧所述第一滑槽后侧的所述第一稳定槽后壁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右壁安装有延伸至右侧的所述第一滑槽后侧的所述第一稳定槽内且能够同时带动后侧两个所述第一稳定块反向运动的第一往复丝杠,所述第一往复丝杠上固定连接有第一带轮,所述模型腔底壁连通设有打磨腔,所述打磨腔左右壁上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滑槽位置对应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设有剪切板,第二滑槽前后壁连通设有两个与所述第一稳定滑槽位置对应的第二稳定滑槽,所述第二稳定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与所述剪切板侧壁固定连接的第二稳定块,后侧两个所述第二稳定滑槽之间转动连接有与所述第二稳定块螺纹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往复丝杠位置对应的第二往复丝杠,所述第二往复丝杠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带轮位置对应的第二带轮,所述第一带轮与所述第二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所述打磨腔左右壁上安装有能够夹紧旋转初成型模具的夹紧装置,所述打磨腔前后壁上安装有能够对初步成型的模具进行精加工的打磨装置,所述模型腔顶壁连通设有与所述外壳转动连接且连接原料炉能够转动输送原料并进行吹塑的原料输送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视觉传递的多彩上色注塑吹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渲染装置包括左右排列的多组与所述颜料腔内壁滑动连接的推动塞,所述推动塞前后壁内故设有两组位置对称的第一凹槽,所述外壳内设有能与所述第一凹槽对应的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前壁安装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后壁安装有第一螺纹轴,所述第一螺纹轴上螺纹连接有与...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