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707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救援应急领域,特别是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包括机壳、盖板、通讯部件、第一应急部件和第二应急部件,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盖板位于机壳的一侧且盖板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部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应急部件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并且第一应急部件与机壳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应急部件位于第三容纳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第一应急部件和第二应急部件能够保障在发生火灾时的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指挥机可以起到二次应急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
本技术涉及救援应急领域,特别是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
技术介绍
当遇到火灾时,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以及保障消防人员的自身安全,一般都会携带应急救援指挥机和一些救援工具,消防人员无法随身携带过多的工具,因为负重太多会影响救援效率,所以当消防人员找到被困人员时,由于火灾现场浓烟缭绕,被困人员可能会过量的吸入有毒气体,从而导致窒息等危险情况的发生,而且火灾现场过于混乱,救援工具也可能会出现遗失现象,从而影响救援效率,但是,由于应急救援指挥机是佩戴带身上,无法掉落,所以,现亟需设计一种具有应急功能的应急救援指挥机,以保障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指挥机可以起到二次应急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包括机壳、盖板、通讯部件、第一应急部件和第二应急部件,所述机壳内设有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和第三容纳腔,所述盖板位于机壳的一侧且盖板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部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所述第一应急部件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并且第一应急部件与机壳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应急部件位于第三容纳腔内。优选的,所述第一应急部件包括固定块、破物冲块、限位块、弹簧、第一开关门、控制组件和两个导向块,所述固定块位于第二容纳腔内,所述破物冲块的一端插接在固定块的底部,所述限位块位于第二容纳腔内底壁的顶部吗,并且限位块上设有与破物冲块相对应的孔,所述弹簧安装于固定块的顶部且弹簧的一端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门位于机壳底部并且第一开关门与机壳铰接,所述控制组件位于固定块的一侧并且控制组件的一端与固定块插接配合,所述控制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盖板内,所述第二容纳腔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两个所述导向块对称设置在滑槽内并且两个导向块与均与固定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开关器、锁死块和两个轴座,所述控制开关器位于盖板和固定块之间并且控制开关器的两端分别与盖板和固定块插接配合,所述控制开关器的一端贯穿盖板延伸至盖板外,所述锁死块位于盖板内并且锁死块的一端贯穿控制开关器外壁延伸至控制开关器内部,两个所述轴座位于控制开关器的两侧并且控制开关器与两个轴座铰接。优选的,所述第二应急部件包括过滤器、导管、第二开关门、两个U型架和呼气罩,所述过滤器位于第三容纳腔内并且过滤器的进气端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导管盘绕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并且导管的一端与过滤器出气端相连通,所述盖板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开关门位于安装孔内并且第二开关门与盖板铰接,两个所述U型架插对称接在机壳内,并且两个U型架架设在盘绕设置在第三容纳腔内的导管上,所述呼吸罩设有若干个且若干个呼吸罩叠放于第三容纳腔内,所述机壳的侧壁上对应过滤器的进气端设有若干个通孔。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包括过滤架、滤毒层、滤烟层和润湿层,所述过滤架位于第三容纳腔内,所述过滤架上设有三个插槽,所述滤毒层、滤烟层和润湿层分别插接在三个插槽内。优选的,所述机壳上远离盖板的一侧壁内开设有置物槽,并且机壳上设有用于封闭置物槽的密封板。优选的,所述破物冲块的一端呈锥型设置。优选的,其中一个所述导向块的一侧上设有用于将固定块复位的把手。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需要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工作,当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遇到阻碍前行的玻璃门或者玻璃窗时,首先打开第一开关门,然后将机壳底部对准玻璃门或者玻璃窗中间位置,打开锁死块,按下控制开关器,其中,当控制开关器被按下,控制开关器与固定块相抵触的一端翘起,固定块通过被压缩的弹簧回弹形成的冲击力,迅速带动与固定块插接的破物冲块的锥型端朝向玻璃撞去,达到以点破面的效果,破碎完毕后,提起控制开关器,拉动把手将固定块拉直复位状态后,关闭锁死块,通过在应急救援指挥机内设置的破物冲块可以时应急救援指挥机发挥安全锤的作用,提高了实用性。2、当救援人员遇到火灾被困人员时,首先打开第二开关门,然后将导管拉出,迅速将叠放在第三容纳腔内的呼吸罩取出插接在导管的出气口上,被困人员将呼吸罩罩设在口鼻处,通过插接在过滤架上的滤毒层、滤烟层和润湿层对有毒气体进行过滤,其中滤毒层采用触媒剂及浸渍优质活性碳,滤烟层采用超细纤维材料,润湿层采用湿润的棉制品,有效的过滤掉有毒气体中含有的毒烟、毒雾、一氧化碳、氯化氢、氟化氢、氧化氮、溴化氢、二氧化硫及火场中常见对人的伤害毒气,保障了被困人员的安全,进一步提高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应急部件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图4的A处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应急部件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过滤器示意图;图中:1-机壳、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第三容纳腔、14-通孔、15-置物槽、16-密封板、2-盖板、21-安装孔、3-通讯部件、4-第一应急部件、41-固定块、42-破物冲块、43-限位块、44-弹簧、45-第一开关门、46-控制组件461-控制开关器、462-锁死块、463-轴座、47-导向块、48-滑槽、49-把手、5-第二应急部件、51-过滤器511-过滤架、512-滤毒层、513-滤烟层、514-润湿层、515-插槽、52-导管、53-第二开关门、54-U型架、55-呼气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它包括机壳1、盖板2、通讯部件3、第一应急部件4和第二应急部件5,所述机壳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和第三容纳腔13,所述盖板2位于机壳1的一侧且盖板2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部件3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应急部件4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并且第一应急部件4与机壳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应急部件5位于第三容纳腔13内。具体地,所述第一应急部件4包括固定块41、破物冲块42、限位块43、弹簧44、第一开关门45、控制组件46和两个导向块47,所述固定块41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所述破物冲块42的一端插接在固定块41的底部,所述限位块43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底壁的顶部吗,并且限位块43上设有与破物冲块42相对应的孔,所述弹簧44安装于固定块41的顶部且弹簧44的一端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门45位于机壳1底部并且第一开关门45与机壳1铰接,所述控制组件46位于固定块41的一侧并且控制组件46的一端与固定块41插接配合,所述控制组件46的另一端设置在盖板2内,所述第二容纳腔12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48,两个所述导向块47对称设置在滑槽48内并且两个导向块47与均与固定块41相连接,火灾发生时,救援人员需要对被困人员进行营救工作,当救援人员在救援过程中遇到阻碍前行的玻璃门或者玻璃窗时,首先打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盖板(2)、通讯部件(3)、第一应急部件(4)和第二应急部件(5),所述机壳(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和第三容纳腔(13),所述盖板(2)位于机壳(1)的一侧且盖板(2)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部件(3)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应急部件(4)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并且第一应急部件(4)与机壳(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应急部件(5)位于第三容纳腔(13)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1)、盖板(2)、通讯部件(3)、第一应急部件(4)和第二应急部件(5),所述机壳(1)内设有第一容纳腔(11)、第二容纳腔(12)和第三容纳腔(13),所述盖板(2)位于机壳(1)的一侧且盖板(2)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通讯部件(3)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1)内,所述第一应急部件(4)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并且第一应急部件(4)与机壳(1)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应急部件(5)位于第三容纳腔(13)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应急部件(4)包括固定块(41)、破物冲块(42)、限位块(43)、弹簧(44)、第一开关门(45)、控制组件(46)和两个导向块(47),所述固定块(41)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所述破物冲块(42)的一端插接在固定块(41)的底部,所述限位块(43)位于第二容纳腔(12)内底壁的顶部吗,并且限位块(43)上设有与破物冲块(42)相对应的孔,所述弹簧(44)安装于固定块(41)的顶部且弹簧(44)的一端与机壳(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开关门(45)位于机壳(1)底部并且第一开关门(45)与机壳(1)铰接,所述控制组件(46)位于固定块(41)的一侧并且控制组件(46)的一端与固定块(41)插接配合,所述控制组件(46)的另一端设置在盖板(2)内,所述第二容纳腔(12)的两侧内壁上设有滑槽(48),两个所述导向块(47)对称设置在滑槽(48)内并且两个导向块(47)与均与固定块(41)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救援指挥机应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46)包括控制开关器(461)、锁死块(462)和两个轴座(463),所述控制开关器(461)位于盖板(2)和固定块(41)之间并且控制开关器(461)的两端分别与盖板(2)和固定块(41)插接配合,所述控制开关器(461)的一端贯穿盖板(2)延伸至盖板(2)外,所述锁死块(462)位于盖板(2)内并且锁死块(462)的一端贯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术良赵建荣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秦民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