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6557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1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应急救援领域,特别是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包括指挥机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指挥机本体安装在固定部件的中端部,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缓冲组件、调节组件和束紧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通过缓冲组件、调节组件与套设在指挥机本体顶部和底部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能够防止指挥机本体发生碰撞从而导致其失灵,提升了装置的安全系数,还通过束紧组件将指挥机本体固定在腰上,防止了指挥机本体因为固定不牢固从而导致掉落,进一步提升了装置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
本技术涉及应急救援领域,特别是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
技术介绍
在紧急调度和集体协作中,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以及保障工作人员的自身安全,目前会佩戴应急救援指挥机。在使用应急救援指挥机时,现有的应急救援指挥机是将指挥机夹在衣服上,此种佩戴方法在倒立作业时一不小心就会使应急救援指挥机掉落,紧急情况下会使工作受到极大影响,而且在使用急救援指挥机时周围环境必定较为恶劣,应急救援指挥机没有防护发生碰撞可能会导致其失灵,从而无法提醒周围的队员以及后场指挥员,不能全方位建立工作人员的安全警告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包括指挥机本体和固定部件,所述指挥机本体安装在固定部件的中端部,所述固定部件包括第一固定块、第二固定块、缓冲组件、调节组件和束紧组件,所述第一固定块套设在指挥机本体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块套设在指挥机本体底部,所述缓冲组件设置在第二固定块的内底部,所述调节组件包括两组,两组调节组件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块与第二固定块之间,并且每个调节组件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和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紧组件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束紧组件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连接。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缓冲板和弹簧组,所述第二固定块上设有供指挥机本体插接的第一容纳槽,缓冲板呈水平设置在第一容纳槽内,所述弹簧组安装在第一容纳槽的内底壁上,并且弹簧组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板和第一容纳槽的内底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调节组件均包括调节杆、调节套杆和若干个顶伸柱,所述调节杆呈竖直设置且与调节套杆插接,调节杆的顶部与第一固定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杆呈竖直设置且与第二固定块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圆槽,若干个顶伸柱与若干个圆槽一一对应配合,并且每个圆槽内均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顶伸柱的一端和圆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杆上设有若干与若干圆槽相对应的通孔。优选的,每个所述束紧组件包括第一腰带、收纳带、旋动件、齿轮和第二腰带,一个第一腰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和一个收纳带相连接,另一个第一腰带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和另一个收纳带相连接,所述齿轮设置在收纳带内,所述旋动件的一端穿过收纳带的一侧且与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收纳带上设有与齿轮相卡合的齿轮槽,一个第二腰带的一端与第一固定块相连接,一个第二腰带的另一端和一个收纳带插接,另一个第二腰带的一端与第二固定块相连接,另一个第二腰带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收纳带插接,每个第二腰带上设有与齿轮啮合的齿棱组。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块上设有供指挥机本体插接的第二容纳槽。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在对指挥机本体进行卡合时,缓冲板和弹簧组能够对卡合指挥机本体时形成缓冲力,防止指挥机本体被压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在指挥机发生碰撞时形成缓冲力,防止指挥机被撞坏,提升了装置的安全系数。2、将两个第一腰带和两个第二腰带依次穿过头部移动至腰部,手动旋转旋动件,通过固定在旋动件一端的齿轮和设置在第二腰带上并与齿轮啮合的齿楞组,将第二腰带收进与第一腰带相连接的收纳袋内,按压旋动件将齿轮卡紧齿轮槽内,完成固定指挥机本体。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局部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束紧组件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束紧组件的局部示意图;图中:1-指挥机本体、2-固定部件、21-第一固定块、221-第二容纳槽、22-第二固定块、221-第一容纳槽、23-缓冲组件、231-缓冲板、232-弹簧组、24-调节组件、241-调节杆、242-调节套杆、243-顶伸柱、244-复位弹簧、245-圆槽、246-通孔、25-束紧组件、251-第一腰带、252-收纳带、253-旋动件、254-齿轮、255-第二腰带、256-齿轮槽、257-齿棱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它包括指挥机本体1和固定部件2,所述指挥机本体1安装在固定部件2的中端部,所述固定部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1、第二固定块22、缓冲组件23、调节组件24和束紧组件25,所述第一固定块21套设在指挥机本体1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块22套设在指挥机本体1底部,所述缓冲组件23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2的内底部,所述调节组件24包括两组,两组调节组件24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1与第二固定块22之间,并且每个调节组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的底部和第二固定块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紧组件25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束紧组件25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连接。具体地,所述缓冲组件23包括缓冲板231和弹簧组232,所述第二固定块22上设有供指挥机本体1插接的第一容纳槽221,缓冲板231呈水平设置在第一容纳槽221内,所述弹簧组232安装在第一容纳槽221的内底壁上,并且弹簧组232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板231和第一容纳槽22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在对指挥机本体1进行卡合时,缓冲板231和弹簧组232能够对卡合指挥机本体1时形成缓冲力,防止指挥机本体1被压坏,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并且能够在指挥机发生碰撞时形成缓冲力,防止指挥机被撞坏,提升了装置的安全系数。具体地,每个所述调节组件24均包括调节杆241、调节套杆242和若干个顶伸柱243,所述调节杆241呈竖直设置且与调节套杆242插接,调节杆241的顶部与第一固定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杆242呈竖直设置且与第二固定块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杆241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距开设有若干个圆槽245,若干个顶伸柱243与若干个圆槽245一一对应配合,并且每个圆槽245内均设有复位弹簧244,复位弹簧244的两端分别与顶伸柱243的一端和圆槽245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调节套杆242上设有若干与若干圆槽245相对应的通孔246,将固定在第一固定块21底部的调节杆241插入固定在第二固定块22顶部的调节套杆242内,通过按压顶伸柱243将调节杆241插入调节套杆242内直指挥机本体1被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卡住,有效的将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连接在一起,防止卡合在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之间的指挥机本体1发生晃动,进一步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具体地,每个所述束紧组件25包括第一腰带251、收纳带252、旋动件253、齿轮254和第二腰带255,一个第一腰带25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和一个收纳带252相连接,另一个第一腰带25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固定块22和另一个收纳带252相连接,所述齿轮254设置在收纳带252内,所述旋动件253的一端穿过收纳带252的一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指挥机本体(1)和固定部件(2),所述指挥机本体(1)安装在固定部件(2)的中端部,所述固定部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1)、第二固定块(22)、缓冲组件(23)、调节组件(24)和束紧组件(25),所述第一固定块(21)套设在指挥机本体(1)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块(22)套设在指挥机本体(1)底部,所述缓冲组件(23)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2)的内底部,所述调节组件(24)包括两组,两组调节组件(24)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1)与第二固定块(22)之间,并且每个调节组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的底部和第二固定块(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紧组件(25)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束紧组件(25)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指挥机本体(1)和固定部件(2),所述指挥机本体(1)安装在固定部件(2)的中端部,所述固定部件(2)包括第一固定块(21)、第二固定块(22)、缓冲组件(23)、调节组件(24)和束紧组件(25),所述第一固定块(21)套设在指挥机本体(1)顶部,所述第二固定块(22)套设在指挥机本体(1)底部,所述缓冲组件(23)设置在第二固定块(22)的内底部,所述调节组件(24)包括两组,两组调节组件(24)对称设置在第一固定块(21)与第二固定块(22)之间,并且每个调节组件(2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的底部和第二固定块(22)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束紧组件(25)包括两个,两个所述束紧组件(25)分别与第一固定块(21)和第二固定块(2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23)包括缓冲板(231)和弹簧组(232),所述第二固定块(22)上设有供指挥机本体(1)插接的第一容纳槽(221),缓冲板(231)呈水平设置在第一容纳槽(221)内,所述弹簧组(232)安装在第一容纳槽(221)的内底壁上,并且弹簧组(232)的两端分别与缓冲板(231)和第一容纳槽(221)的内底壁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急救援指挥机佩戴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调节组件(24)均包括调节杆(241)、调节套杆(242)和若干个顶伸柱(243),所述调节杆(241)呈竖直设置且与调节套杆(242)插接,调节杆(241)的顶部与第一固定块(21)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调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华俊赵建荣何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大秦民安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