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及陶瓷岩板坯体技术

技术编号:2835697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包括:(1)提供陶瓷岩板粉料;(2)将陶瓷岩板粉料布料至模腔之中;(3)将上模芯以预设排气压力向所述模腔压下,然后抬起,排气预设时间;(4)重复步骤(3)至少2次,即得到预压坯体;(5)将上模芯以成型压力向预压坯体下压,并保压预设时间,即得到陶瓷岩板坯体成品;其中,模框与下模芯之间设有宽度为0.1~0.3mm的第一间隙;预设排气压力:成型压力=(1~5):(10~50)。相应的,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陶瓷岩板坯体。实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提升陶瓷岩板坯体成型过程中的排气,提升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及陶瓷岩板坯体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砖
,尤其涉及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及陶瓷岩板坯体。
技术介绍
陶瓷岩板是陶瓷大板的一种,其厚度可达到12~20mm,可使用各种深加工工艺,因此可应用在地面、幕墙、家具等多个领域。然而,由于陶瓷岩板的面积大(一般在1.5m2以上),使得其在成型的过程中极易发生排气不均的问题,造成成型过程中烂边、断裂等缺陷发生的概率高,极大程度降低了陶瓷岩板的成品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可有效排气,提升陶瓷岩板生坯的成品率,改善陶瓷岩板成品的品质。本专利技术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陶瓷岩板坯体。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包括:(1)提供陶瓷岩板粉料;(2)采用布料装置将所述陶瓷岩板粉料布料至下模芯、模框围合形成的模腔之中;(3)将上模芯以预设排气压力向所述模腔压下,然后将上模芯抬起1~2mm,排气预设时间;(4)重复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1)提供陶瓷岩板粉料;/n(2)采用布料装置将所述陶瓷岩板粉料布料至下模芯、模框围合形成的模腔之中;/n(3)将上模芯以预设排气压力向所述模腔压下,然后将上模芯抬起1~2mm,排气预设时间;/n(4)重复步骤(3)至少2次,即得到预压坯体;/n(5)将上模芯以成型压力向所述预压坯体下压,并保压预设时间,即得到陶瓷岩板坯体成品;/n其中,所述模框设于所述下模芯的外侧,且所述模框与所述下模芯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为0.1~0.3mm;/n所述预设排气压力:所述成型压力=(1~5):(10~5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1)提供陶瓷岩板粉料;
(2)采用布料装置将所述陶瓷岩板粉料布料至下模芯、模框围合形成的模腔之中;
(3)将上模芯以预设排气压力向所述模腔压下,然后将上模芯抬起1~2mm,排气预设时间;
(4)重复步骤(3)至少2次,即得到预压坯体;
(5)将上模芯以成型压力向所述预压坯体下压,并保压预设时间,即得到陶瓷岩板坯体成品;
其中,所述模框设于所述下模芯的外侧,且所述模框与所述下模芯之间设有第一间隙,所述第一间隙的宽度为0.1~0.3mm;
所述预设排气压力:所述成型压力=(1~5):(10~5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与所述上模芯侧边之间设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二间隙的宽度为0.1~0.3mm。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模框包括模框本体与模框侧板,所述模框侧板靠近所述下模芯的一侧设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相对竖直方向的倾斜角为3~4°,所述倾斜部的高度为25~35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陶瓷岩板坯体的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步骤(2)中,将上模芯以第一预设排气压力向所述模腔压下,并排气第一预设时间;
步骤(4)中,依次采用第二预设排气压力、第三预设排气压力、第四预设排气压力重复步骤(3)三次,分别排气第二预设时间、第三预设时间和第四预设时间;
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伟华朱月虎梅存粮冯铭开吴献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新一派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