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固废大掺量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固废资源化和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一种固废大掺量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长年以来,中国砂石骨料多以天然采集为主,乱采滥挖现象比较突出,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现有的装配式叠合板主要采用天然砂石骨料、水泥为主要原料制备。随着时代发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更加重视“绿水青山”的可持续发展。天然砂石骨料资源日趋紧张,价格持续看涨,经过多年开采,天然砂资源在迅速减少,有的地区天然砂已近枯竭。传统生产方式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大,已经不适宜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要求。将矿渣、废石等固体废弃物作为骨料掺加到水泥中,不仅可以缓解环保压力,还能变废为宝,实现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但是,现有技术中混凝土中固体废弃物的添加量较低(一般为20~30%),大量掺加固体废弃物或造成混凝土的强度和工作性能下降。另外,当前装配式叠合板普遍采用预制层60mm+叠合层70mm的形式,设备管线铺设在叠合层中,但是由于管线存在交叉以及叠合层板顶配筋的影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固废大掺量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叠合层,所述预制层内设置有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层单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和若干个纵向凹槽,所述叠合层在所述预制层带有凹槽的一面浇筑形成;所述预制层和叠合层均采用固废大掺量混凝土制备得到;所述固废大掺量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350~400kg/m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固废大掺量混凝土预制叠合板,包括预制层和叠合层,所述预制层内设置有钢筋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层单侧表面设置有若干个横向凹槽和若干个纵向凹槽,所述叠合层在所述预制层带有凹槽的一面浇筑形成;所述预制层和叠合层均采用固废大掺量混凝土制备得到;所述固废大掺量混凝土的原料包括:水泥350~400kg/m3、粉煤灰35~43kg/m3、活化铁尾砂30~40kg/m3、尾矿废石930~950kg/m3、尾矿细砂870~880kg/m3、水155~170kg/m3、外加剂3~5kg/m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化铁尾砂通过以下方法制备得到:将铁尾砂依次进行机械活化和热活化,所述机械活化的时间为1~1.5h,所述热活化的温度为600~800℃,所述热活化的时间为20~30mi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加剂的组成成分包括减水剂、纤维素醚和糊精;所述纤维素醚的质量为所述减水剂质量的0.1~0.2%,所述糊精的质量为所述减水剂质量的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叠合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粉煤灰为一级粉煤灰;所述尾矿废石为5~25mm连续级配;所述尾矿细砂的细度模数为2.1~2.2;所述活化铁尾砂的平均粒径为10μm以下。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薇,张信龙,高育欣,李晓慧,张伟峰,李张苗,刘剑平,刘庆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东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