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及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09189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及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该设备包括:支承架;行走机构,包括两行走轮和连接于两所述行走轮的轮轴,所述轮轴连接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设置于所述支承架的相对两侧的两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的形状与异形混凝土构件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两所述导轨的顶部一一对应地支撑于所述行走轮;滚压辊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所述滚压辊轴与所述轮轴同轴设置;提浆板,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所述提浆板上安装有振动器;以及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前端。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施工耗费人工多且成型质量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及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及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
技术介绍
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施工过程中,由于成型要求高,人工抹压无法达到要求,目前只能采用预制钢模方法施工。由于混凝土浇筑为自下而上浇筑,钢模施工存在顶部易有气泡、不能保证成型饱满度等效果,为提高成型质量,往往在钢模顶部留设通气孔、浇筑孔,在浇筑后只能二次人工收面,仍然无法保证收面质量。此外,由于异形混凝土规格不统一,钢模只能定尺单独加工,无法周转,造成加工周期延长和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现提供一种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及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方法,以解决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施工耗费人工多且成型质量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包括:支承架;行走机构,包括两行走轮和连接于两所述行走轮的轮轴,所述轮轴连接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设置于所述支承架的相对两侧的两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的形状与异形混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支承架;/n行走机构,包括两行走轮和连接于两所述行走轮的轮轴,所述轮轴连接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n设置于所述支承架的相对两侧的两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的形状与异形混凝土构件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两所述导轨的顶部一一对应地支撑于所述行走轮;/n滚压辊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所述滚压辊轴与所述轮轴同轴设置;/n提浆板,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所述提浆板上安装有振动器;以及/n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承架;
行走机构,包括两行走轮和连接于两所述行走轮的轮轴,所述轮轴连接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
设置于所述支承架的相对两侧的两导轨,所述导轨的顶部的形状与异形混凝土构件的上表面的形状相适配,两所述导轨的顶部一一对应地支撑于所述行走轮;
滚压辊轴,可转动地套设于所述轮轴,所述滚压辊轴与所述轮轴同轴设置;
提浆板,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所述提浆板上安装有振动器;以及
牵引件,所述牵引件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的圆周面形成有限位凹槽,所述导轨的顶部嵌设于所述限位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的尾端的相对两侧分别连接有套管,所述轮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地插设于所述套管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浆板可升降地安装于所述支承架的下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异形混凝土上表面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架的中部向下延伸形成两第一导向杆,所述提浆板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可活动地套设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宸乔立华李艳春鲍晗张宇森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