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67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智能巡检机器人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主体机构和修正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机器人主体、履带、履带轮、连接板、固定杆、充电口、挡板、拾音器、相机、行车摄像头和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的表面套接有履带,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有感应条和感应器使机器人主体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对机器人主体起到修正路线的作用,通过履带使装置移动快速,适用于崎岖泥泞路面,通过拍摄机构能够远程下达任务、指令或遥控机器人主体前往指定区域并完成视频录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涉及巡检智能机器人
,具体为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智能巡检机器人是一种用于巡检的机器人,通常用于物业管理和企业保全行业,其利用远程遥控车携带着摄像头进行远程监控巡检工作。现有智能巡检机器人的难以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导致机器人会发生偏离路线的情况,从而影响机器人的正常巡检工作,同时智能巡检机器人表面的拍摄摄像头等组件会出现日晒雨淋的现象,并且雨淋等情况影响组件的使用效果,使拍摄摄像头等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亟需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机器人难以实现稳定的定位和组件出现日晒雨淋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主体机构和修正机构,所述主体机构包括机器人主体、履带、履带轮、连接板、固定杆、充电口、挡板、拾音器、相机、行车摄像头和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外侧安装有履带轮,所述履带轮的表面套接有履带,所述机器人主体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左侧表面依次安装有拾音器、相机和行车摄像头,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连接有拍摄机构,所述拍摄机构包括拍摄摄像头、固定环、照明灯、第一锥形齿轮、转轴、第二锥形齿轮和电机,所述拍摄摄像头的下表面套接有固定环,所述拍摄摄像头的底端固定有转轴,且转轴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的表面相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的右侧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表面连接有修正机构,所述修正机构包括防护板、防护垫、感应条和感应器,所述防护板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防护板的两侧表面安装有感应条,所述防护板的顶端安装有感应器。优选的,所述固定杆的顶端铰接有挡板,且挡板的形状与机器人主体的形状相同。优选的,所述防护板固定在机器人主体的表面左侧,所述防护板的宽度大小大于机器人主体的宽度大小。优选的,所述感应条和感应器皆对称分布在防护板的两侧,所述感应条的宽度大小与防护板的宽度大小相同。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固定在机器人主体的表面,所述固定环的表面等角度均匀安装有照明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设置有感应条和感应器使机器人主体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对机器人主体起到修正路线的作用,通过履带使装置移动快速,适用于崎岖泥泞路面,通过拍摄机构能够远程遥控机器人主体前往指定区域并完成视频录制。(1)该装置设置有感应条和感应器,使机器人主体能够实现稳定可靠的定位,对机器人主体起到修正路线的作用,避免机器人主体发生偏离路线的情况,保证了机器人主体的正常巡检工作,同时修正机构定位准确的同时通过防护垫对整体进行防护,避免装置的表面发生碰撞磨损的情况。(2)该装置通过履带和履带轮等零件配合使用,使装置移动快速,适用于崎岖泥泞路面,具有良好的平稳通过性,通过主体机构和拍摄机构能够远程遥控机器人主体前往指定区域并完成视频录制,并实时传输数据,并且拍摄摄像头设置有两组,拍摄摄像头能够全方位进行巡检和拍摄,巡检的效率高,通过挡板对机器人主体表面的组件进行防护,避免拍摄摄像头和固定环等组件出现日晒雨淋的现象,保证了拍摄摄像头等组件的使用效果,并且提高了拍摄摄像头等零件的使用寿命降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翻转结构立体示意图。图中:100、主体机构;110、机器人主体;120、履带;130、履带轮;140、连接板;150、固定杆;160、充电口;170、挡板;180、拾音器;190、相机;1100、行车摄像头;1110、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200、修正机构;210、防护板;220、防护垫;230、感应条;240、感应器;300、拍摄机构;310、拍摄摄像头;320、固定环;330、照明灯;340、第一锥形齿轮;350、转轴;360、第二锥形齿轮;370、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主体机构100和修正机构200,主体机构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10、履带120、履带轮130、连接板140、固定杆150、充电口160、挡板170、拾音器180、相机190、行车摄像头1100和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1110,机器人主体1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0,且连接板140的外侧安装有履带轮130,履带轮130的表面套接有履带120,机器人主体110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150,固定杆150的顶端铰接有挡板170,且挡板170的形状与机器人主体110的形状相同,挡板170对拍摄摄像头310等组件进行防护,使拍摄摄像头310拍摄更加清晰并且使用寿命更长。固定杆150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160,机器人主体110的左侧表面依次安装有拾音器180、相机190和行车摄像头1100,机器人主体1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1110,机器人主体110的表面连接有修正机构200,修正机构200包括防护板210、防护垫220、感应条230和感应器240,防护板2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垫220,防护板210的两侧表面安装有感应条230,防护板210的顶端安装有感应器240,防护板210固定在机器人主体110的表面左侧,防护板210的宽度大小大于机器人主体110的宽度大小,防护板210对机器人主体110和履带120的前方进行防护,避免机器人主体110和履带120的表面发生碰撞而导致磨损的情况,感应条230和感应器240皆对称分布在防护板210的两侧,感应条230的宽度大小与防护板210的宽度大小相同,感应条230对机器人主体110的两侧进行感应,感应器240对机器人主体110的前方进行感应,避免机器人主体110路线产生偏移。机器人主体110的表面连接有拍摄机构300,拍摄机构300包括拍摄摄像头310、固定环320、照明灯330、第一锥形齿轮340、转轴350、第二锥形齿轮360和电机370,拍摄摄像头310的下表面套接有固定环320,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00)和修正机构(200),所述主体机构(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10)、履带(120)、履带轮(130)、连接板(140)、固定杆(150)、充电口(160)、挡板(170)、拾音器(180)、相机(190)、行车摄像头(1100)和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111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0),且连接板(140)的外侧安装有履带轮(130),所述履带轮(130)的表面套接有履带(12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150),所述固定杆(150)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16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左侧表面依次安装有拾音器(180)、相机(190)和行车摄像头(110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111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表面连接有拍摄机构(300),所述拍摄机构(300)包括拍摄摄像头(310)、固定环(320)、照明灯(330)、第一锥形齿轮(340)、转轴(350)、第二锥形齿轮(360)和电机(370),所述拍摄摄像头(310)的下表面套接有固定环(320),所述拍摄摄像头(310)的底端固定有转轴(350),且转轴(35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34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40)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360)的表面相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360)的右侧与电机(3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碰撞自动修正路线功能的户外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机构(100)和修正机构(200),所述主体机构(100)包括机器人主体(110)、履带(120)、履带轮(130)、连接板(140)、固定杆(150)、充电口(160)、挡板(170)、拾音器(180)、相机(190)、行车摄像头(1100)和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111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两侧固定安装有连接板(140),且连接板(140)的外侧安装有履带轮(130),所述履带轮(130)的表面套接有履带(12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顶端固定有固定杆(150),所述固定杆(150)的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充电口(16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左侧表面依次安装有拾音器(180)、相机(190)和行车摄像头(110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控制和数据传输组件(1110),所述机器人主体(110)的表面连接有拍摄机构(300),所述拍摄机构(300)包括拍摄摄像头(310)、固定环(320)、照明灯(330)、第一锥形齿轮(340)、转轴(350)、第二锥形齿轮(360)和电机(370),所述拍摄摄像头(310)的下表面套接有固定环(320),所述拍摄摄像头(310)的底端固定有转轴(350),且转轴(350)的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锥形齿轮(340),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40)的表面与第二锥形齿轮(360)的表面相啮合,且第二锥形齿轮(360)的右侧与电机(370)的输出轴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连章黎小飞周岭曹京宁曹雪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凡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