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5548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步骤一、调节钨极,使钨极距离焊缝的高度为0.3‑0.5mm;步骤二、调节钨极,使钨极与焊缝的轴向距离为0.5‑0.6mm;步骤三、焊接过程。通过碰触法,实现钨极高度定位。通过钨极与焊缝轴向距离0.5‑0.6mm的焊接方法,克服了电弧偏吹的困难,实现了小孔径管内焊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燃料元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环形燃料元件制造中,需要实现包壳管内径为8.2mm,距离管口为3mm处,进行TIG焊。现有的燃料棒TIG焊接,均是在包壳管外进行焊接,在包壳管内进行焊接,尚属首次。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由于焊接需要包壳管内径为8.2mm,距离管口为3mm处,进行TIG焊。观察钨极与焊缝高度位置只有包壳管轴向的位置,但由于包壳管轴向位置有钨极和焊枪机构,占用了观察钨极无焊缝高度的位置,无法直接观察钨极与焊缝高度。通过创新采用碰触法,实现钨极与焊缝高度定位。TIG焊过程中需要有惰性气体氩气作为保护气,通常保护气流通方向与钨极平行,不会出现电弧偏吹情况。而本专利技术的焊接中,保护气流通方向与钨极垂直,导致电弧偏吹,若钨极与焊缝轴向为0mm,则无法实现焊透焊缝。制定钨极与焊缝轴向距离为0.5-0.6mm的焊接方法,在电弧偏吹的情况下,电弧打在了焊缝上,实现焊透焊缝。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步骤一、调节钨极,使钨极距离焊缝的高度为0.3-0.5mm;1.在焊缝左侧,设置旋转卡盘,旋转卡盘夹紧包壳管;2.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轴向移动到端塞端面位置;3.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向下移动;4.在执行2和3过程中,钨极出现微小变形,说明钨极碰到端塞孔内最底部;5.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向上移动0.3-0.5mm,使钨极距离焊缝高度为0.3-0.5mm;步骤二、调节钨极,使钨极与焊缝的轴向距离为0.5-0.6mm;1.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沿轴向向右进入端塞孔内;2.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沿轴向向右进入端塞距离为2.4-2.5mm;3.实现钨极与焊缝偏离0.5-0.6mm;步骤三、焊接过程;1.接通保护气;2.启动焊机,开始焊接;3.焊接完成后,取出端塞与包壳管。本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通过碰触法,实现钨极高度定位。通过钨极与焊缝轴向距离0.5-0.6mm的焊接方法,克服了电弧偏吹的困难,实现了小孔径管内焊接。在目视不能观察到钨极离焊缝距离的情况下,通过触碰法,实现钨极与焊缝高度定位。制定钨极与焊缝轴向距离为0.5-0.6mm的焊接方法,克服了电弧偏吹导致无法实现焊透焊缝的困难,实现了小孔径管内焊接。附图说明图1小孔径管内焊接示意图图2钨极与端塞端面碰触位置示意图图中1.端塞,2.包壳管,3.焊缝,4.钨极,5.焊枪机构,6.钨极和焊枪机构占用了观察钨极无焊缝高度的位置,7.钨极与焊缝轴向偏离距离,8.旋转卡盘,9.钨极与焊缝高度,10.焊缝距离端塞端面距离,10.端塞端面,11.保护气流通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步骤一、调节钨极4,使钨极距离焊缝3的高度为0.3-0.5mm;1.在焊缝左侧,设置旋转卡盘8,旋转卡盘8夹紧包壳管2;2.调节焊枪机构5,使钨极4轴向移动到端塞1端面位置;3.调节焊枪机构5,使钨极4向下移动;4.在执行2和3过程中,钨极4出现微小变形,说明钨极碰到端塞1孔内最底部;5.调节焊枪机构5,使钨极4向上移动0.3-0.5mm,使钨极4距离焊缝高度为0.3-0.5mm;步骤二、调节钨极4,使钨极4与焊缝3的轴向距离为0.5-0.6mm。1.调节焊枪机构5,使钨极4沿轴向向右进入端塞孔内;2.调节焊枪机构5,使钨极4沿轴向向右进入端塞距离为2.4-2.5mm;3.实现钨极4与焊缝3偏离0.5-0.6mm,避免了钨极4与保护气流通方向11垂直导致电弧偏吹造成的无法实现焊透焊缝的困难;步骤三、焊接过程1.接通保护气。2.启动焊机,开始焊接;3.焊接完成后,取出端塞与包壳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n步骤一、调节钨极,使钨极距离焊缝的高度为0.3-0.5mm;/n1.在焊缝左侧,设置旋转卡盘,旋转卡盘夹紧包壳管;/n2.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轴向移动到端塞端面位置;/n3.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向下移动;/n4.在执行2和3过程中,钨极出现微小变形,说明钨极碰到端塞孔内最底部;/n5.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向上移动0.3-0.5mm,使钨极距离焊缝高度为0.3-0.5mm;/n步骤二、调节钨极,使钨极与焊缝的轴向距离为0.5-0.6mm;/n1.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沿轴向向右进入端塞孔内;/n2.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沿轴向向右进入端塞距离为2.4-2.5mm;/n3.实现钨极与焊缝偏离0.5-0.6mm;/n步骤三、焊接过程;/n1.接通保护气;/n2.启动焊机,开始焊接;/n3.焊接完成后,取出端塞与包壳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孔径管内焊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一、调节钨极,使钨极距离焊缝的高度为0.3-0.5mm;
1.在焊缝左侧,设置旋转卡盘,旋转卡盘夹紧包壳管;
2.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轴向移动到端塞端面位置;
3.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向下移动;
4.在执行2和3过程中,钨极出现微小变形,说明钨极碰到端塞孔内最底部;
5.调节焊枪机构,使钨极向上移动0.3-0.5mm,使钨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杭杭冯海宁姬鹏波吴昆张洲峰董秋实赵瑞瑞
申请(专利权)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