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苏渝专利>正文

一种触摸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366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触摸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及透明触摸板(2),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1)既可覆盖其上也可活动分离,显示屏上有标记(4)显示触摸点。触摸板可平行或垂直地铰接在显示器显示屏边沿,从而可上下翻或左右转;或是触摸板为滑盖结构,相对于显示屏可向下或向上、左、右滑移。本发明专利技术将触摸板的触摸控制机能独立出来,形成一种新的综合了触控与显示功能的体系,活动的触摸板,与显示器灵活配置,可分可合,分开可当作触摸板或按键使用,触摸时不会或较少遮挡显示器;合起为触摸屏。这就同时拥有了鼠标、触摸板与触摸屏的优点,使电子设备获得更丰富的操控能力;本发明专利技术可设计手指在触摸板上移动时显示器上显示触摸点坐标标记的随之移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如此显示器无需增大就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触摸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屏可覆盖或分离的触摸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触摸控制技术已经得到普及,现有的触摸控制装置结构一般是在指令标示装置表面上覆盖有透明的触摸板,指令标示装置表面上标示出部份或全部的指令,当使用者以手指或其它物体触摸到所需指令之上的触摸板时按下,然后触摸板控制系统根据手指触摸的触摸板位置来定位选择信息输入,接受后送给触摸板控制器;而触摸板控制器的主要作用是从触摸点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CPU,它同时能接收CPU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最常见的指令标示装置就是显示器,其显示屏中显示有部份或全部的可更新变换的指令。触摸板大量运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之中,尤其在便携电子设备中,触摸板更得到广泛的运用。但现有的触摸板使用者直接用手指操作还是略显不便,这是因为有时手指头相对于便携式移动显示屏来说是比较大的,会对触摸板造成遮挡,影响视线,触摸准确度不够,结果使得显示屏的显示内容只能较少,这就是为何大多数触摸式便携电子设备都配有铁笔的缘故。虽然铁笔基本解决了触摸准确度的问题,但必须双手配合操纵,降低了设备的易用性,这对便携设备来说是一大缺憾。为此许多掌上设备又在触摸板的基础上添加了小型键盘甚至是QWERT键盘,无疑这使得设备的体积大大增加。为此,人们设计了各种解决的方法,如中国专利公报2002年2月13日公开的技术专利《大于显示器本体显示屏的触摸板》,它包括显示器本体,显示器本体上附设有触摸板,其中所述触摸板的外围尺寸大于显示器本体的显示屏。触摸板外围大于显示器本体显示屏的一个或以上一侧边。触摸板大于显示器本体显示屏的外围部分贴附标记有快捷键的工具条。其通过将用于CRT显示器的标准尺寸的触摸板加宽,从而增大使用区域,提供快捷功能热区。增加快捷键更方便用户使用,同时保证了正常的扩展显示屏,使显示屏能够显示丰富的内容。但该方案增大了整机的尺寸,而且不适用于便携式的移动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配置灵活、使用触摸板时不会或较少遮挡显示屏、又无需增大设备的触摸控制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及透明触摸板,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可覆盖其上或活动分离,显示器显示屏上有动态标记显示触摸点。所述的透明触摸板可转动地连接在显示器显示屏的四边沿,转动轴平行或垂直于显示器显示屏面,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可向四方翻动或转动180度至离开显示屏,透明触摸板的表面或内面为触摸面。所述的可转动的连接为柔性连接或以至少一根柔性条、通过至少一根铰轴连接。所述的透明触摸板通过平行的双铰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显示器顶部,双铰轴平行于显示器显示屏面并有连接板连接。所述的透明触摸板与显示器显示屏之间为滑盖结构,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可向下、向上、向左或向右滑移,透明触摸板的表面为触摸面。所述的透明触摸板与显示器显示屏之间为滑盖结构,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可向下、向上、向左或向右滑移,显示屏相对于显示器也为滑盖结构。所述的透明触摸板为包含透明材质的透明触摸板,还可以是红外线式或表面声波式触摸屏,即只在显示屏周围设有定位触摸位置的发射装置的中空触摸板。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将触摸板的触摸控制机能独立出来,形成一块单独的透明触摸板,与显示器灵活配置,可分可合,分开的时候可以当作触摸板或按键使用,使用触摸板时不会或较少遮挡显示器;合在一起时,仍然是一块触摸板。这样就同时拥有了鼠标、触摸板与触摸板的优点,使电子设备获得更丰富的操控能力;本专利技术可设计手指在触摸板上移动时显示器上显示触摸点坐标标记的随之移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如此显示器无需增大就可以显示更多的内容,而且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是图3的左视图示意图。图5是图3触摸板向后翻转过程示意图。图6是图3触摸板向后翻转至贴紧显示器背面示意图。图7是图5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四的结构原理侧左视示意图。图9是图8的触摸板向后翻转过程示意图。图10是图8触摸板向后翻转至贴紧显示器背面示意图。图11是图9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五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13是图12的触摸板垂直于显示器显示屏面的铰轴向上转动过程示意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六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15是图14实施例六的显示屏向上、触摸板向下滑动过程示意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柒的结构原理示意图。图17是图16实施例柒的触摸板向左滑动过程示意图。图1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捌的结构原理立体示意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结构类型之一。图20是本专利技术的触摸屏结构类型之二。图中1-显示屏,2-透明触摸板,3-铰接轴,4-标记,5-显示屏显示指令,6-柔性连接条,7-双铰轴连接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触摸控制装置实施例一,包括显示器1及透明触摸板2,显示器1的方形显示屏显示有指令5,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可覆盖其上或活动分离,其结构为透明触摸板平行地铰接在显示器显示屏的下边沿,铰接轴3平行于显示器显示屏面,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既可覆盖在其上,也可绕铰接轴下翻180度至与显示器显示屏仍处于同一平面,如此透明触摸板的内面为触摸面,对于有些触摸板来说,是无所谓正反面的,只要触摸产生压力就可被定为输出;显示器显示屏上有标记4显示触摸点坐标,显示器显示屏上的动态标记显示与触摸板上接受的信号存在着对应关系,此为现有技术。实际上,透明触摸板也可平行铰接在显示器显示屏的左、右边沿,铰接轴3平行于显示器显示屏面,透明触摸板左右翻开如同打开书本一样。另外,也可采用柔性连接或多条平行的柔性连接条来连接透明触摸板与显示器显示屏的上、下、左、右边沿,同样能达到翻动触摸板的目的,参见图18的实施例捌,其以两条柔性连接条6来分别连接透明触摸板的上边沿与显示器显示屏的下边沿。图2所示的实施例二,与例一不同之处在于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活动可分离的结构采用向下滑盖形式,这是类以滑盖手机的现有技术,透明触摸板两侧有滑块卡在显示器两侧的滑槽内,透明触摸板的表面为触摸面。向下滑盖既可滑至透明触摸板完全脱离显示器显示屏、也可只滑离一半。同样的,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活动也可采用向上或向左、向右滑盖的形式。当然,采用此方案的设备也要有相应的设计可托住触摸板。图3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三,透明触摸板通过双铰轴3平行地铰接在显示器顶部,双铰轴之间有连接板7连接,铰接轴平行于显示器显示屏面,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可后翻360度至显示器后面,透明触摸板的内面为触摸面。此时触摸板虽说在后,但由于显示器显示屏上有标记4显示触摸点坐标,移动手指仍然可选择指令并按下。图8至图11所示的实施例四,与上例不同之处在于透明触摸板采用两条平行的柔性连接条6连接在显示器显示屏顶部。图12、13所示的实施例五,透明触摸板铰接在显示器显示屏下部,铰接轴垂直于显示器显示屏面,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可顺时针或逆时针向下转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触摸控制装置,包括显示器及透明触摸板(2),其特征是:所述的透明触摸板相对于显示器显示屏(1)活动可覆盖在其上或活动分离,显示器显示屏上有动态标记(4)显示触摸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苏渝
申请(专利权)人:张苏渝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