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德强专利>正文

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1366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包括两纵梁,两纵梁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上固定座椅,两纵梁前部下方分别铰接前叉架,两纵梁后部下方分别铰接后叉架,前叉架下端安装前轮,后叉架下端安装后轮。在爬坡和爬楼梯时能够降低整体重心,轮胎可以通过变形的方式增加与台阶的附着面积,在爬楼梯时能保证轮胎与台阶之间有足够的摩擦力,不易打滑,同时轴距可以调节,增加跨度,提高稳定性,不易后翻,安全性高,适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为了降低病患的劳累程度,现在市面上有非常多的电动轮椅可供选择。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已经出现了可以爬楼梯、爬坡的电动轮椅(如公开号为CN106389027A的专利)。这种轮椅存在的问题是,这种轮椅本身重心就较高,在爬楼梯时其重心还会进一步升高,病人轻微晃动身体就可能造成整体重心发生很大变化,极易造成轮椅后翻和侧翻,病人本身没有行动能力,一旦后翻后如果没有他人施救,病人就会发生生命危险。履带与楼梯的接触面积极小,无法根据实际地面情况作出调节,履带容易打滑,危害病人的生命安全。也正因如此,虽然这种轮椅可以爬楼梯,但可靠性不佳,这也就是这种轮椅无法推广实施的原因。现在普遍使用的轮椅,即便是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纵梁(2),两纵梁(2)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上固定座椅(1),两纵梁(2)前部下方分别铰接前叉架(3),两纵梁(2)后部下方分别铰接后叉架(4),前叉架(3)下端安装前轮(5),后叉架(4)下端安装后轮(6);/n包括两前液压缸(7),两前液压缸(7)分别对应两纵梁(2),前液压缸(7)缸体尾端铰接在纵梁(2)下方,前液压缸(7)的活塞杆铰接在前叉架(3)上;/n包括两后液压缸(8),两后液压缸(8)分别对应两纵梁(2),后液压缸(8)缸体尾端铰接在纵梁(2)下方,后液压缸(8)的活塞杆铰接在后叉架(4)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两纵梁(2),两纵梁(2)之间通过横梁固定连接,横梁上固定座椅(1),两纵梁(2)前部下方分别铰接前叉架(3),两纵梁(2)后部下方分别铰接后叉架(4),前叉架(3)下端安装前轮(5),后叉架(4)下端安装后轮(6);
包括两前液压缸(7),两前液压缸(7)分别对应两纵梁(2),前液压缸(7)缸体尾端铰接在纵梁(2)下方,前液压缸(7)的活塞杆铰接在前叉架(3)上;
包括两后液压缸(8),两后液压缸(8)分别对应两纵梁(2),后液压缸(8)缸体尾端铰接在纵梁(2)下方,后液压缸(8)的活塞杆铰接在后叉架(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前轮(5)和后轮(6)的结构和规格相同,其均包括轮盘(24),轮盘(24)内中心同轴设置圆柱形的空腔,空腔内中心位置同轴密封固定磁环(23),磁环(23)外壁上密封固定环形气囊(18),轮盘(24)侧壁上径向均布若干滑孔(15),滑孔(15)内配合滑杆(14),滑杆(14)的长度大于滑孔(15)的长度,滑杆(14)外端固定圆弧形的轮胎块(13),轮胎块(13)内侧面与轮盘(24)外侧面弧度一致,并且当所有轮胎块(13)与轮盘(24)外壁紧靠时,相邻轮胎块(13)之间紧密接触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环状轮胎,滑杆(14)内端固定圆弧形的吸片(16),吸片(16)为铁质,吸片(16)宽度大于滑孔(15)直径,当所有轮胎块(13)与轮盘(24)外壁紧靠时,吸片(16)隔着气囊(18)与磁环(23)吸合,两前轮(5)和两后轮(6)外侧均同轴固定转轴(20),转轴(20)通过大轴承(21)安装在叉架上,转轴(20)端部同轴连接电机(19)的转动轴,电机(19)固定在叉架上,磁环(23)上设置通气孔(22),两前轮(5)和两后轮(6)内侧均设置充气机构,充气机构与磁环(23)密封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倾角可调的病人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当需要爬台阶(25)或者爬陡坡时,通过充气机构向磁环(23)内充气,气体从通气孔(22)进入气囊(18),气囊(18)膨胀,将吸片(16)向外顶起,直至吸片(16)与容腔(17)内壁接触,滑杆(14)在滑孔(15)内向外径向伸出,进而轮胎块(13)也就被顶起,当轮胎块(13)与台阶(25)阶面接触时,人体的重量使得轮胎块(13)挤压阶面,对应的轮胎块(13)就向轮盘(24)中心移动,同时气囊(18)上对应该轮胎块(13)的位置就会压缩变形,以适应阶面,这样就同时有多个轮胎块(13)与阶面接触,大大增加了轮胎块(13)与阶面的接触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德强
申请(专利权)人:张德强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