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轮椅助行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涉及一种轮椅助行器。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市面上存在不同类型的轮椅和助行器,包括电动和手动,但缺少一种将助行器和轮椅两种形态相结合的一种轮椅助行器,并且在轮椅和助行器两种状态下,前轮和后轮的中心距不可调整,不能同时兼顾稳定性和可操作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一种轮椅助行器,前车轮与后车轮之间距离可调,并且可以方便快捷的实现轮椅与助行器之间的状态转换。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轮椅助行器,包括:两组支撑杆组,每组所述支撑杆组均包括多个连杆,两组所述多个连杆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支撑杆组的多个连杆构成联动杆组,同一所述联动杆组中两个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变化时带动其余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均包括靠背杆,两组的所述靠背杆之间通过靠背中间杆相连,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均包括坐撑杆,两组的所述坐撑杆之间通过坐撑中间杆相连,所述坐撑中间杆位于所述靠背中间杆的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两组支撑杆组,每组所述支撑杆组均包括多个连杆,两组所述多个连杆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支撑杆组的多个连杆构成联动杆组,同一所述联动杆组中两个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变化时带动其余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均包括靠背杆,两组的所述靠背杆之间通过靠背中间杆相连,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均包括坐撑杆,两组的所述坐撑杆之间通过坐撑中间杆相连,所述坐撑中间杆位于所述靠背中间杆的下方;/n两组车轮,所述两组车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两组支撑杆组上,每组所述车轮均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后车轮位于所述靠背杆的下方;/n坐板,所述坐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两组支撑杆组,每组所述支撑杆组均包括多个连杆,两组所述多个连杆之间一一对应设置,每组所述支撑杆组的多个连杆构成联动杆组,同一所述联动杆组中两个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变化时带动其余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发生变化,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均包括靠背杆,两组的所述靠背杆之间通过靠背中间杆相连,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均包括坐撑杆,两组的所述坐撑杆之间通过坐撑中间杆相连,所述坐撑中间杆位于所述靠背中间杆的下方;
两组车轮,所述两组车轮分别连接在所述两组支撑杆组上,每组所述车轮均包括前后设置的前车轮和后车轮,所述后车轮位于所述靠背杆的下方;
坐板,所述坐板连接在所述坐撑中间杆上;
调节驱动件,所述调节驱动件与至少一个所述支撑杆组相连,以调节相连的所述支撑杆组中两个所述连杆之间的角度;其中,
所述调节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轮椅助行器在轮椅形态和助行器形态之间切换,在所述轮椅形态时所述靠背中间杆位于靠背位置;且,
在所述助行器形态时,所述靠背中间杆位于所述靠背位置的前侧,所述轮椅助行器在所述靠背位置处沿上下方向空置,以可容纳所述轮椅助行器的使用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可活动或者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坐撑中间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在同一所述支撑杆组上,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连接在不同所述连杆上,以在所述联动杆组角度变化时所述前车轮和后车轮之间距离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每组的所述多个连杆中的一部分均构成扶手,所述坐板的两侧分别设有所述扶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助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组所述多个连杆还包括:
第一下杆,所述第一下杆的后端连接有所述后车轮;
第二下杆,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坡,封锦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博方众济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