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513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包括车头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呈“T”字形,所述连接组件的右端设置有卡位板,所述车头的中部设置有车首竖杆,所述车首竖杆的外壁设置有碗组,所述碗组的左侧壁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设置有车撑,所述车撑的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盒,所述车首竖杆的顶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设置有齿盘,所述齿盘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齿盘的一侧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侧面设置有摇把,所述车首竖杆的下方设置有前叉,所述前叉的最下端设置有飞轮,所述飞轮的一侧设置有轮毂,所述轮毂外侧设置有轮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具备人电混合动力驱动,借助连接杆和连接组件,拆装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驱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而市面上的大多数轮椅都是借助别人推行的,即使带有自行功能的轮椅,其驱动装置是位于轮子上,使用者需往前推动轮子,才能驱使轮椅运动,较为不便,而且无法进行转向,当使用者不用轮椅时,轮椅的轮子不能锁死,在不平的地面上,会到处移动,不便于放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包括车头和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呈“T”字形,所述连接组件的右端位置设置有卡位板,所述车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车首竖杆,所述车首竖杆的外壁位置设置有碗组,所述碗组的左侧壁位置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车撑,所述车撑的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盒,所述车首竖杆的顶端设置有套筒,所述套筒的左侧位置设置有齿盘,所述齿盘的左侧位置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齿盘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曲柄,所述曲柄的侧面位置设置有摇把,所述车首竖杆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前叉,所述前叉的最下端设置有飞轮,所述飞轮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轮毂,所述轮毂外侧位置设置有轮胎。优选的,所述卡位板的数量有两块,且以连接组件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铆接于连接组件的外壁上,所述卡位板呈“Z”字形,所述卡位板的右端下部位置设置有卡口,所述卡位板的外表面靠左的位置轴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数量与卡位板的数量是相同的,所述活动板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钩,两块所述活动板的顶端之间过盈配合有拨杆,所述拨杆的左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拨杆通过拉伸弹簧与卡位板左端上部的固定杆构成弹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连接杆上的第二个圆柱凸起可以卡在卡位板上的卡口上,第一个圆柱凸起能够被活动板上的拉伸弹簧和固定钩固定,从而将连接杆与连接组件相互对接,当需要卸下车头时,推动拨杆可以实现连接杆与连接组件的分离。优选的,所述车撑呈“T”字形,所述车撑的顶端焊接于连接杆的底部外壁上靠右端的位置,所述蓄电池盒螺纹连接与车撑上部的左侧壁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在不用车头时,能够借助车撑将车头平稳地放置在地上。优选的,所述碗组焊接于连接杆的最右端位置,所述车首竖杆套接于碗组内部,所述前叉与车首竖杆之间为一体式设计,所述前叉的开口内固定安装有挡泥板,所述挡泥板的顶部靠右端位置固定安装有环形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借助环形锁可以将车轮锁住,防止停车时,车轮在有坡度的地方滚动。优选的,所述飞轮轴接于前叉开口内的最下端位置,所述飞轮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轮毂电机,所述轮毂电机与蓄电池盒之间相互电性连接,所述轮毂电机、飞轮与轮毂之间相互轴接,所述轮胎固定连接于轮毂的外侧边缘位置,所述飞轮的外侧边缘位置啮合连接有链条,所述飞轮通过链条与齿盘之间相互活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轮毂电机能够通过电能带动轮胎转动,而飞轮可以通过人力机械驱动轮胎滚动,使得该装置具备人机混合动力的功能。优选的,所述套筒焊接于车首竖杆的顶端位置,所述套筒内部接有主动轴,所述齿盘通过主动轴活动连接于套筒的左侧位置,所述链条与齿盘之间相互啮合,所述曲柄穿过防护罩的上部的圆孔并螺接于主动轴的侧端位置,所述曲柄呈“L”形,所述曲柄的数量有两个,并且以齿盘为中心呈中心对称分布于齿盘的左右两侧位置,所述摇把固定连接于右侧的曲柄的外壁靠外的一端位置,所述左侧的曲柄靠外侧的一端位置设置有调速把手,所述调速把手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手刹,所述调速把手与轮毂电机之间为电性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调速把手可以转换轮椅运动的速度,手刹能够起到减速和刹车的作用,齿盘、链条和飞轮组成传动结构,可以通过手摇摇把为该装置提供动力,在蓄电池盒内的电量不足时,通过人力驱动轮椅向前运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轮椅外挂驱动装置,通过设置有连接杆、连接组件、卡位板、卡口、活动板、固定钩、拉伸弹簧和拨杆,在将连接杆于连接组件相互对接时,连接杆侧壁上的第二个圆柱凸起会插进卡位板右端下部的卡口内,此时,往前握住摇把和调速把手往前推动车头时,连接杆会被抬升,而第一个圆柱凸起会向上挤压活动板底部的固定钩,同时,活动板绕轴顺时针偏转一定角度,拨杆牵拉拉伸弹簧,直至第一个圆柱凸起移动到固定钩上部位置时,在拉伸弹簧的弹性作用下,驱使活动板逆时针回转复位至矩形限位块的左侧位置,于是,固定钩便将连接杆的位置锁死,实现了连接杆与连接组件之间的对接;往车头方向推动拨杆时,会带动活动板顺时针偏转,于是固定钩释放第一个圆柱凸起,在重力作用下,连接杆会向下与连接组件自行分离。通过设置有蓄电池盒和轮毂电机,蓄电池盒可以给轮毂电机供电,使得轮毂电机驱动轮胎转动。通过设置有调速把手和手刹,调速把手可以调节轮椅运动的速度,手刹能够起到减速和刹车的作用。通过设置有摇把、曲柄、齿盘、链条和飞轮,顺时针摇动摇把,可以借助曲柄,带动齿盘顺时针转动,在电力不足时,也可以通过人力驱动轮椅往前运动。通过链条的传动,进而带动飞轮旋转,最后驱动轮胎往前运动,相反,逆时针转动摇把,便能驱使轮胎往后运动。通过设置有车首竖杆和碗组,当水平转动摇把时,可以使得车首竖杆在碗组内左右小幅度转动,能够让轮椅进行转向。通过设置有环形锁,当轮椅在有坡度的地方停留时,可将钥匙插进环形锁内,环形锁内的锁舌会穿过轮毂上的孔洞,将轮胎锁住,防止轮胎滚动。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的连接杆与连接组件衔接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头;2、连接组件;3、卡位板;4、车首竖杆;5、碗组;6、连接杆;7、车撑;8、蓄电池盒;9、套筒;10、齿盘;11、防护罩;12、曲柄;13、摇把;14、前叉;15、飞轮;16、轮毂;17、轮胎;18、卡口;19、活动板;20、固定钩;21、拨杆;22、拉伸弹簧;23、挡泥板;24、环形锁;25、轮毂电机;26、链条;27、主动轴;28、调速把手;29、手刹。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包括车头1和连接组件2,连接组件2呈“T”字形,连接组件2的右端位置设置有卡位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包括车头(1)和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呈“T”字形,所述连接组件(2)的右端位置设置有卡位板(3),所述车头(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车首竖杆(4),所述车首竖杆(4)的外壁位置设置有碗组(5),所述碗组(5)的左侧壁位置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车撑(7),所述车撑(7)的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盒(8),所述车首竖杆(4)的顶端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左侧位置设置有齿盘(10),所述齿盘(10)的左侧位置设置有防护罩(11),所述齿盘(10)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曲柄(12),所述曲柄(1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摇把(13),所述车首竖杆(4)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前叉(14),所述前叉(14)的最下端设置有飞轮(15),所述飞轮(15)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轮毂(16),所述轮毂(16)外侧位置设置有轮胎(17)。/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包括车头(1)和连接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组件(2)呈“T”字形,所述连接组件(2)的右端位置设置有卡位板(3),所述车头(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车首竖杆(4),所述车首竖杆(4)的外壁位置设置有碗组(5),所述碗组(5)的左侧壁位置设置有连接杆(6),所述连接杆(6)的下方位置设置有车撑(7),所述车撑(7)的外壁上设置有蓄电池盒(8),所述车首竖杆(4)的顶端设置有套筒(9),所述套筒(9)的左侧位置设置有齿盘(10),所述齿盘(10)的左侧位置设置有防护罩(11),所述齿盘(10)的一侧位置设置有曲柄(12),所述曲柄(12)的侧面位置设置有摇把(13),所述车首竖杆(4)的下方位置设置有前叉(14),所述前叉(14)的最下端设置有飞轮(15),所述飞轮(15)的一侧位置设置有轮毂(16),所述轮毂(16)外侧位置设置有轮胎(1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位板(3)的数量有两块,且以连接组件(2)的横向中轴线为中心呈对称铆接于连接组件(2)的外壁上,所述卡位板(3)呈“Z”字形,所述卡位板(3)的右端下部位置设置有卡口(18),所述卡位板(3)的外表面靠左的位置轴接有活动板(19),所述活动板(19)的数量与卡位板(3)的数量是相同的,所述活动板(19)的下端位置设置有固定钩(20),两块所述活动板(19)的顶端之间过盈配合有拨杆(21),所述拨杆(21)的左端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22),所述拨杆(21)通过拉伸弹簧(22)与卡位板(3)左端上部的固定杆构成弹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轮椅外挂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撑(7)呈“T”字形,所述车撑(7)的顶端焊接于连接杆(6)的底部外壁上靠右端的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清明张建青吴思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健康医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