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康复轮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51359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康复轮椅,包括承载装置,训练装置和移动装置;移动装置包括两个移动筒;两移动筒之间固接有固定梁;承载装置设置在固定梁顶部;训练装置分别设置在固定梁两侧;承载装置包括两滑柱;两滑柱分别固接在两移动筒顶面;滑柱外套设有抬升筒;抬升筒的侧面固接有升降筒;升降筒内腔底面固接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传动杆的顶面固接有轴承;轴承外壁固接有升降杆;升降杆与升降筒内壁滑接;升降杆顶面固接有上座机构,能够实现患者将脚放在踏板上,通过前后移动双腿,可以起到锻炼腿部力量和脚部力量的作用,满足患者坐在不同高度位置时,均便于患者坐上轮椅,提高适应性与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康复轮椅
本专利技术涉及轮椅
,特别是涉及一种康复轮椅。
技术介绍
轮椅是康复的重要工具,使病残者得以生活活动自理的一种重要的用具,它不仅是肢体伤残者的代步工具,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脑血栓患者多数都行动不便,严重者甚至不能坐稳,即便病情轻一些的患者,由于大多居住在楼房,上下楼不方便,在无外人帮助的情况下,很难有机会到室外进行锻炼,因此多数患者不得不常年卧床,由于缺少锻炼的机会,极易使病情进一步恶化,缩短生命周期。尤其对腿部难以恢复,而普通轮椅一般由轮椅架、车轮、刹车装置及座靠四部分组成,其功能比较单一,难以满足患者尤其是脑血栓患者在室内即可进行康复锻炼的需求,而且对于腿部伤残人士由于缺乏对于腿部训练,难以达到及时的康复,从而造成腿部终身残废的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康复轮椅,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能够实现减少患者康复周期,通过前后移动双腿,可以起到锻炼腿部力量和脚部力量的作用,使患者的腿部得到锻炼,有助于帮助患者康复,满足患者坐在不同高度位置时,均便于患者坐上轮椅,提高了适应性与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康复轮椅,包括承载装置,训练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个移动筒;两所述移动筒互相平行设置;两所述移动筒之间固接有固定梁;所述承载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梁顶部;所述训练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梁两侧;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两滑柱;两所述滑柱分别固接在两所述移动筒顶面;所述滑柱外套设有抬升筒;所述抬升筒的侧面固接有升降筒;所述升降筒内腔底面固接有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顶面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壁固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升降筒内壁滑接;所述升降杆顶面固接有上座机构。优选的,设置的承载装置可以调节扶手高度和上座机构的高度,以满足患者坐在不同高度位置时,均便于患者坐上轮椅,提高了适应性,并且将扶手设置在轮椅整体的前端,便于患者用力,使乘坐过程中更具安全性与舒适性。优选的,设置升降机构独立于抬升筒,使得上座机构上下移动时可以脱离抬升筒,使患者坐姿调节更具灵活性;在整个轮椅的底部为中空设置,将上座机构上调后,固定扶手位置,将双腿站直后打开轮椅座板,使患者实行站立辅助行走,有利于患者康复。所述上座机构包括上座筒;所述上座筒内腔一端面固接有上座电机;所述上座电机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上座丝杠;所述上座筒的另一端滑接有方形滑筒;所述上座丝杠与所述方形滑筒内腔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方形滑筒的另一端设置有档杆;所述档杆侧壁顶部固接有挡板;所述上座筒的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方形滑筒侧壁固接有轮椅座板;所述轮椅座板贯穿所述通槽。优选的,升降杆与升降筒滑接,升降杆的底面开设的轴承槽槽壁与轴承外壁固定连接,轴承内壁与传动杆固定连接,使升降杆在保持升降动作的同时实现转动,升降杆顶面固接上座机构,可以使上座机构打开,即轮椅座板打开,使患者坐在床上时,将轮椅座板依次从患者两侧滑入患者臀部下方,在将上座机构固定完成移动,减少了患者活动强度,避免了二次受伤的风险,并且使整个过程更加便捷;设置的方形滑筒可以调节上座机构延伸长度,使患者乘坐过程具有更广泛的适应性。两所述抬升筒顶部之间固接有扶手;所述固定梁中部固接有抬升气缸;所述抬升气缸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抬升杆;所述抬升杆的顶面与所述扶手的底面固接。一所述挡板侧面固接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顶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槽底固接有电磁片;所述电磁片顶面固接有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的另一端固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面为倾斜设置;另一所述挡板侧面开设有与所述连接柱相适配的卡固槽;所述卡固槽槽壁开设有与所述连接块相适配的固定槽。所述升降杆底面开设有轴承槽;所述轴承外壁与所述轴承槽槽壁固接;所述升降气缸输出轴与所述轴承内壁固接。所述上座筒侧壁底部与所述升降杆之间固接有加强杆。所述移动筒一端端面和周壁顶部分别固接有移动电机和驱动机构;所述移动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移动丝杠;所述移动筒另一端滑接有方形延伸筒;所述移动丝杠与所述方形延伸筒一端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方形延伸筒另一端底面固接有万向轮。优选的,设置的方形延伸筒可以从移动筒内向外延伸,增大移动装置的占地面积,使整个康复轮椅更加稳定;设置的训练装置可以使患者的腿部得到锻炼,减少康复周期;设置承载装置可以增强患者乘坐轮椅时的便捷性。所述训练装置包括两滑块;所述固定梁侧面开设有滑槽;两所述滑块分别设置在所述滑槽两端;两所述滑块之间固接有弹簧;两所述滑块的侧面分别铰接有连杆;两所述连杆一端铰接有踏板。优选的,设置的滑槽为T形滑槽,设置的滑块为T形滑块;设置的弹簧可以使滑块始终维持回收的趋势,患者将脚放在踏板上,通过前后移动双腿,可以起到锻炼腿部力量和脚部力量的作用,有助于帮助患者康复。所述方形滑筒一端固接有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输出轴固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一端贯穿方形滑筒一侧与所述档杆固接。优选的,设置的旋转电机带有锁死功能,使挡板在垂直状态下处于固定状态;使患者坐在轮椅座板上时可以将旋转电机放倒,平躺休息。优选的,轮椅座板不动即患者臀部不移动,放下挡板,使用的旋转电机具有锁死功能,可以调整挡板的角度,可以是90度,可以是135度,也可以是180度,当挡板设置在135度时,人体处于倾斜躺下的状态,类似汽车主驾驶座靠背放下后的状态,使患者得到更好的休息。所述移动筒顶面固接有驱动座;所述驱动轮的传动轴与所述驱动座转动连接。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设置的方形延伸筒可以从移动筒内向外延伸,增大移动装置的占地面积,使整个康复轮椅更加稳定;设置的训练装置可以使患者的腿部得到锻炼,减少康复周期;设置承载装置可以增强患者乘坐轮椅时的便捷性;患者将脚放在踏板上,通过前后移动双腿,可以起到锻炼腿部力量和脚部力量的作用,有助于帮助患者康复,满足患者坐在不同高度位置时,均便于患者坐上轮椅,提高了适应性,并且将扶手设置在轮椅整体的前端,便于患者用力,使乘坐过程中更具安全性与舒适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上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训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本专利技术滑槽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A1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挡板放平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移动筒,2-移动电机,3-移动丝杠,4-方形延伸筒,5-万向轮,6-固定梁,7-滑块,8-滑槽,9-弹簧,10-连杆,11-踏板,12-滑柱,13-抬升筒,14-扶手,15-抬升气缸,16-抬升杆,1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训练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个移动筒(1);两所述移动筒(1)互相平行设置;两所述移动筒(1)之间固接有固定梁(6);所述承载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梁(6)顶部;所述训练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梁(6)两侧;/n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两滑柱(12);两所述滑柱(12)分别固接在两所述移动筒(1)顶面;所述滑柱(12)外套设有抬升筒(13);所述抬升筒(13)的侧面固接有升降筒(17);所述升降筒(17)内腔底面固接有升降气缸(18);所述升降气缸(1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9);所述传动杆(19)的顶面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壁固接有升降杆(20);所述升降杆(20)与所述升降筒(17)内壁滑接;所述升降杆(20)顶面固接有上座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装置,训练装置和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两个移动筒(1);两所述移动筒(1)互相平行设置;两所述移动筒(1)之间固接有固定梁(6);所述承载装置设置在所述固定梁(6)顶部;所述训练装置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固定梁(6)两侧;
所述承载装置包括两滑柱(12);两所述滑柱(12)分别固接在两所述移动筒(1)顶面;所述滑柱(12)外套设有抬升筒(13);所述抬升筒(13)的侧面固接有升降筒(17);所述升降筒(17)内腔底面固接有升降气缸(18);所述升降气缸(18)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传动杆(19);所述传动杆(19)的顶面固接有轴承;所述轴承外壁固接有升降杆(20);所述升降杆(20)与所述升降筒(17)内壁滑接;所述升降杆(20)顶面固接有上座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座机构包括上座筒(21);所述上座筒(21)内腔一端面固接有上座电机(22);所述上座电机(22)输出轴传动连接有上座丝杠(23);所述上座筒(21)的另一端滑接有方形滑筒(24);所述上座丝杠(23)与所述方形滑筒(24)内腔一端螺纹连接;所述方形滑筒(24)的另一端设置有档杆(25);所述档杆(25)侧壁顶部固接有挡板(26);所述上座筒(21)的侧壁开设有通槽;所述方形滑筒(24)侧壁固接有轮椅座板(27);所述轮椅座板(27)贯穿所述通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抬升筒(13)顶部之间固接有扶手(14);所述固定梁(6)中部固接有抬升气缸(15);所述抬升气缸(15)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抬升杆(16);所述抬升杆(16)的顶面与所述扶手(14)的底面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康复轮椅,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挡板(26)侧面固接有连接柱(29);所述连接柱(29)顶面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槽底固接有电磁片(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小琴李彦杰冯晓东秦合伟孟长海刘斌许国防毛富强刘昊源华晓琼郭宁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