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4964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其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番茄10%‑70%、破皮泡椒10%‑70%、菜籽油10%‑15%、生姜1%‑4%、大蒜1%‑4%、加入水5%‑8%,全部磨成浆,然后以原料浆重量计,加入鸡精1%‑2%、味精1%‑3%、乳酸0.5%‑2%、柠檬酸0.5%‑1%、白糖2%‑5%、木姜子油0.5%‑1%,0.1g/kg‑0.5g/kg的苯甲酸钠。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食材:将番茄、破皮泡椒打碎备用,并取姜末、蒜蓉;2)将食材混匀,加入菜籽油、水,磨成匀浆,对匀浆80℃加热7分钟。3)依次加入鸡精、味精、乳酸、柠檬酸、白糖、木姜子油进行调味;4)加入苯甲酸钠进行防腐;5)灌装后于75℃加热15min灭菌,冷却至40℃以下装箱。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简单,合理利用废弃资源且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是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及其加工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酸汤起源于贵州黔东南地区,是一种传统工艺发酵食品。在过去,贵州黔东南地区因为受地理条件等局限,不能与外界进行正常的商贸往来,由于当时的食盐的严重缺乏以及空气湿度较大等一些原因,容易引发风湿病、腹泻等疾病,进而形成了“以酸代盐”的饮食习惯,酸不仅可以增进食欲,增强脾胃,帮助消化,防止腹泻,还可以起到排毒的作用。从古至今,已有几十种酸汤品种广泛流传,常见的酸汤有红酸汤和白酸汤,但其中最流行的为红酸汤。破皮泡椒,是辣椒发酵过后辣椒皮天然或人为破碎后的产品。在泡椒的生产过程中,常常会伴随着搅拌、搬运、挤压等一系列的机械操作,在这个过程中,泡椒由于皮薄很容易发生破皮现象,破皮后的辣椒由于品相不好,失去了商品价值,如果直接弃用,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目前大部分的红酸汤生产都是以传统发酵型为主,传统的发酵型红酸汤一般以西红柿和辣椒为主要原料,通过两次发酵后再加调配而成,除了加工制作过程繁琐外,生产周期也很长,两次发酵时间一般长达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番茄10%-70%、破皮泡椒10%-70%、菜籽油10%-15%、生姜1%-4%、大蒜1%-4%、加入水5%-8%,全部磨成浆,然后以原料浆重量计,加入鸡精1%-2%、味精1%-3%、乳酸0.5%-2%、柠檬酸0.5%-1%、白糖2%-5%、木姜子油0.5%-1%,0.1g/kg-0.5g/kg的苯甲酸钠。/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番茄10%-70%、破皮泡椒10%-70%、菜籽油10%-15%、生姜1%-4%、大蒜1%-4%、加入水5%-8%,全部磨成浆,然后以原料浆重量计,加入鸡精1%-2%、味精1%-3%、乳酸0.5%-2%、柠檬酸0.5%-1%、白糖2%-5%、木姜子油0.5%-1%,0.1g/kg-0.5g/kg的苯甲酸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番茄20%、破皮泡椒60%、菜籽油10%、生姜2%、大蒜2%、饮用水6%,全部磨成浆,然后以原料浆重量计,加入鸡精2%、味精2%、乳酸1.5%、柠檬酸0.65%、白糖3.5%、木姜子油0.5%,0.3g/kg的苯甲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番茄30%、破皮泡椒50%、菜籽油10%、生姜2%、大蒜2%、饮用水6%,全部磨成浆,然后以原料浆重量计,加入鸡精2%、味精2%、乳酸1.5%、柠檬酸0.65%、白糖3.5%、木姜子油0.5%,0.3g/kg的苯甲酸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破皮泡椒红酸汤,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按重量计,番茄40%、破皮泡椒40%、菜籽油10%、生姜2%、大蒜2%、饮用水6%,全部磨成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可福冯中英俞露穆波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湄潭茯莹食品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