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康德鹏专利>正文

一种活性紫杉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4931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活性紫杉茶,涉及紫杉茶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材料组分:紫衫叶、菊花、甘草与中药材,所述紫衫、菊花、甘草与中药材的加入量分别为55g、4g、10g与40g。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材料内加入有一些中药材的成分,且在方法步骤内,具有有效地对于中药材的处理,中药材可大大提高紫杉茶的整体药用功效,提高该紫杉茶的整体品质,不仅使紫杉茶具有本身的提神醒脑的功能,还具有有效地清理肠道、排异体内病毒、温肾通经、抑菌消炎、调节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的功能,同时在方法内设置有多次循环发酵处理步骤,可大大提高对于紫杉茶的制备品质,同时在中药材粉末与紫杉茶混合后还设置有发酵步骤,可大大提高中药材与紫杉茶的融合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活性紫杉茶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紫杉茶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活性紫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紫杉又名红豆杉,由于它生长着与红豆一样的果实,它隶属于红豆杉红豆杉属,是一个珍贵和第三纪孑遗树种。其材质优良,纹理通直,结构致密,富弹性,力学强度高,具光泽,有香气,耐腐朽,不易开裂反翘,不含松脂,边材幅狭黄白色,心材紫赤褐色(紫杉因此而得名),紫杉茶也是一种功效较好的茶类。紫杉茶在进行制备时,也是较为传统的制备步骤,取得紫杉茶后通过普通简单的制茶步骤进行制取,而并未增添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些中药材的步骤,使制备生产出的紫杉茶不具有很好且有效的药用效果,无法提高紫杉茶的整体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紫杉茶在进行制备时,也是较为传统的制备步骤,取得紫杉茶后通过普通简单的制茶步骤进行制取,而并未增添在制备过程中加入一些中药材的步骤,使制备生产出的紫杉茶不具有很好且有效的药用效果,无法提高紫杉茶的整体功效;需要进行一定改进,而提出的一种活性紫杉茶及其制备方法。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活性紫杉茶,包括以下材料组分:紫衫叶、菊花、甘草与中药材。一种活性紫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来中药材置于蒸煮罐内,加入足量的水,提高蒸煮罐内的温度至一定程度,对于中药材进行蒸煮一段时间;S2、降低蒸煮温度,再对于中药材进行煎熬一段时间,煎熬后,利用筛滤结构对于煎熬进行过滤,保留滤渣;S3、将滤渣置于烘干装置内,提高烘干装置内的温度,对于滤渣进行烘干一段时间,使滤渣的含水率下降至一定程度;S4、将干燥后的滤渣置于粉碎装置内,对于滤渣进行粉碎,粉碎为粉末,对于粉末进行收集,并装入容器内备用;S5、取紫衫叶置于升温装置内,提高装置内的温度,对于紫衫叶进行杀青处理一段时间;S6、将杀青后的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提高装置内温度,对于紫衫叶进行一段时间的翻炒;S7、翻炒后,取出紫衫叶,对其进行揉捻一段时间,使紫衫叶内的含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S8、将揉捻后的紫衫叶置于发酵装置内,提高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发酵一段时间;S9、发酵后,取出紫衫叶,重新进行S6,完成对于紫衫叶进行二次循环发酵处理;S10、二次循环发酵处理后,取来S4中获得的药材粉末,与S9内发酵后的紫衫叶置于混合釜内,提高混合釜内的温度,保持混合转速,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效混合;S11、处理后,将S10内获得的混合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复炒一段时间,再将混合紫衫叶置于干燥装置内,对于紫衫叶进行最终的快速干燥,使含水率低于一定程度,获得最终的成品。进一步地,所述紫衫、菊花、甘草与中药材的加入量分别为55g、4g、10g与40g,中药材为金银花、冬虫夏草、陈皮、枸杞与黄芪分别为12g、5g、8g、3g与12g。进一步地,所述S1中,取来中药材置于蒸煮罐内,加入中药材两倍的水,提高蒸煮罐内的温度至200-275℃,对于中药材进行蒸煮2-3h。进一步地,所述S2中,降低蒸煮温度至60-70℃,再对于中药材进行煎熬20-40min,煎熬后,利用筛滤结构对于煎熬进行过滤,保留滤渣。进一步地,所述S3中,将滤渣置于烘干装置内,提高烘干装置内的温度至55-65℃,对于滤渣进行烘干20-30min,使滤渣的含水率下降至5-10%。进一步地,所述S5中,取紫衫叶置于升温装置内,提高装置内的温度至280-300℃,对于紫衫叶进行杀青处理1-2h。进一步地,所述S6中,将杀青后的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提高装置内温度至220-240℃,对于紫衫叶进行12-17min的翻炒。进一步地,所述S7中,翻炒后,取出紫衫叶,对其进行揉捻2-3h,使紫衫叶内的含水量保持在20-45%内,所述S8中,将揉捻后的紫衫叶置于发酵装置内,提高发酵装置内的温度至200-240℃,发酵2-3天。进一步地,所述S10中,二次循环发酵处理后,取来S4中获得的药材粉末,与S9内发酵后的紫衫叶置于混合釜内,提高混合釜内的温度至110-130℃,保持混合转速为800-1200r/min,进行30-45min的有效混合,所述S11中,处理后,将S10内获得的混合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复炒3-5min,再将混合紫衫叶置于干燥装置内,对于紫衫叶进行最终的快速干燥,使含水率低于5%,获得最终的成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原材料内加入有一些中药材的成分,且在方法步骤内,具有有效地对于中药材的处理,中药材可大大提高紫杉茶的整体药用功效,提高该紫杉茶的整体品质,不仅使紫杉茶具有本身的提神醒脑的功能,还具有有效地清理肠道、排异体内病毒、温肾通经、抑菌消炎、调节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的功能,同时在方法内设置有多次循环发酵处理步骤,可大大提高对于紫杉茶的制备品质,同时在中药材粉末与紫杉茶混合后还设置有发酵步骤,可大大提高中药材与紫杉茶的融合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活性紫杉茶,包括以下材料组分:紫衫叶、菊花、甘草与中药材,所述紫衫、菊花、甘草与中药材的加入量分别为55g、4g、10g与40g,中药材为金银花、冬虫夏草、陈皮、枸杞与黄芪分别为12g、5g、8g、3g与12g。一种活性紫杉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来中药材置于蒸煮罐内,加入中药材两倍的水,提高蒸煮罐内的温度至200℃,对于中药材进行蒸煮2h;S2、降低蒸煮温度至60℃,再对于中药材进行煎熬20min,煎熬后,利用筛滤结构对于煎熬进行过滤,保留滤渣;S3、将滤渣置于烘干装置内,提高烘干装置内的温度至55℃,对于滤渣进行烘干20min,使滤渣的含水率下降至5%;S4、将干燥后的滤渣置于粉碎装置内,对于滤渣进行粉碎,粉碎为粉末,对于粉末进行收集,并装入容器内备用;S5、取紫衫叶置于升温装置内,提高装置内的温度至280℃,对于紫衫叶进行杀青处理1h;S6、将杀青后的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提高装置内温度至220℃,对于紫衫叶进行12min的翻炒;S7、翻炒后,取出紫衫叶,对其进行揉捻2h,使紫衫叶内的含水量保持在20%内;S8、将揉捻后的紫衫叶置于发酵装置内,提高发酵装置内的温度至200℃,发酵2天;S9、发酵后,取出紫衫叶,重新进行S6,完成对于紫衫叶进行二次循环发酵处理;S10、二次循环发酵处理后,取来S4中获得的药材粉末,与S9内发酵后的紫衫叶置于混合釜内,提高混合釜内的温度至110℃,保持混合转速为800r/min,进行30min的有效混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活性紫杉茶,包括以下材料组分:紫衫叶、菊花、甘草与中药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活性紫杉茶,包括以下材料组分:紫衫叶、菊花、甘草与中药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紫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取来中药材置于蒸煮罐内,加入足量的水,提高蒸煮罐内的温度至一定程度,对于中药材进行蒸煮一段时间;
S2、降低蒸煮温度,再对于中药材进行煎熬一段时间,煎熬后,利用筛滤结构对于煎熬进行过滤,保留滤渣;
S3、将滤渣置于烘干装置内,提高烘干装置内的温度,对于滤渣进行烘干一段时间,使滤渣的含水率下降至一定程度;
S4、将干燥后的滤渣置于粉碎装置内,对于滤渣进行粉碎,粉碎为粉末,对于粉末进行收集,并装入容器内备用;
S5、取紫衫叶置于升温装置内,提高装置内的温度,对于紫衫叶进行杀青处理一段时间;
S6、将杀青后的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提高装置内温度,对于紫衫叶进行一段时间的翻炒;
S7、翻炒后,取出紫衫叶,对其进行揉捻一段时间,使紫衫叶内的含水量保持在一定范围内;
S8、将揉捻后的紫衫叶置于发酵装置内,提高发酵装置内的温度,发酵一段时间;
S9、发酵后,取出紫衫叶,重新进行S6,完成对于紫衫叶进行二次循环发酵处理;
S10、二次循环发酵处理后,取来S4中获得的药材粉末,与S9内发酵后的紫衫叶置于混合釜内,提高混合釜内的温度,保持混合转速,进行一定时间的有效混合;
S11、处理后,将S10内获得的混合紫衫叶置于翻炒装置内,复炒一段时间,再将混合紫衫叶置于干燥装置内,对于紫衫叶进行最终的快速干燥,使含水率低于一定程度,获得最终的成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性紫杉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紫衫、菊花、甘草与中药材的加入量分别为55g、4g、10g与40g,中药材为金银花、冬虫夏草、陈皮、枸杞与黄芪分别为12g、5g、8g、3g与12g。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性紫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德鹏
申请(专利权)人:康德鹏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