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493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7 2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深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及其制作方法。该擂茶膏是通过选用薄荷、艾草、香菜和茴香四种芳香植物混合加工而成的擂茶产品。该擂茶膏具有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健脾养胃、美容养颜、延年益寿之功效,能够去除油腻和清爽肠胃。该擂茶膏同时还具有清凉鲜香和苦味混合,颜色翠绿,显著地提高了口感及层次的丰富性。在制作过程中,将成品制成膏状,是用于减少成品中含有的活性水分,加之密封灭菌,便可达到十个月以上保质期。该擂茶膏使用时用开水冲稀,可快速复水,随时冲调,不受现场制作条件限制,受到消费者广泛欢迎,可大批供应不同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及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深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擂茶是客家人的特制饮料,其制作与风味别具特色。“擂”茶的用具是擂持和擂钵。前者取一握粗的樟、楠、枫、茶等可食杂木,长短2-4尺不等,上端刻环沟系绳悬挂,下端刨圆便于擂转;后者乃内壁布满辐射状沟纹而形成细牙的特制陶盆,有大有小,呈倒圆台状。擂茶的基本原料是茶叶、芝麻、黄豆、花生、盐等,有时也加些青草药。茶叶其实不全是茶叶,可充当茶叶的品种很多,除采用老茶树叶外,更多的是采摘许多野生植物的嫩叶,如山梨叶、大青叶、中药称淮山的雪薯叶等等,不下十余种。经洗净、焖煮、晒干等工序而大量制备取用。加用药草则随季节气候不同而有所变换,如春夏温热,常用艾叶、薄荷、细叶金钱、斑笋菜等鲜草;秋季风燥,多选金盏菊或白菊花;冬天寒冷,可用竹叶椒或肉桂。原料备好,同置钵中。一般是坐姿操作,左手协助或仅用双腿夹住擂钵,右手或双手紧握擂持,以其圆端沿擂钵内壁成圆周频频擂转,直到原料擂成酱状茶泥,冲入开水,便成为日常饮料。但是传统擂茶制作过程复杂,从采摘原料到制作成功所需时间太长,即做即饮不能保存,不易携带,且多是当场手工加工,保质期不到24小时。并且擂茶原材料季节性强,味道不统一,口感不够柔滑,茶的层次也不够丰富,不能工业化大规模生产,更无法在不同区域广泛销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及其制作方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混合,加入植物油炒制、粉碎,加入辅料和溶剂,混匀,灭菌后获得成品。作为优选地,所述选取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混合时,所述薄荷的质量份数为100-400份;所述茴香的质量份数为100-300份;所述香菜的质量份数为100-250份;所述艾草的质量份数为100-150份。作为优选地,所述植物油包括棕榈油、蓖麻油、豆油和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地,所述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的总质量与植物油的质量比为1-8.1:1-1.9。作为优选地,所述加入植物油炒制时,炒制温度为100-150摄氏度;所述炒制时长为4-6分钟。作为优选地,所述辅料包括花生酱、蒜蓉、食盐、苦丁茶、乳化剂和色素,所述溶剂包括水;所述乳化剂包括分子蒸馏单甘脂;所述色素包括果绿。作为优选地,所述粉碎后的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的总质量、辅料的质量与溶剂的质量比为1-3.8:1-1.8:1-4.4。作为优选地,所述辅料中花生酱、蒜蓉、食盐、苦丁茶、乳化剂和色素质量比为0.817:0.102:0.071:0.002:0.004:0.004。薄荷,拉丁学名(MenthahaplocalyxBriq.)土名叫“银丹草”,为唇形科植物,即同属其他干燥全草。多生于山野湿地河旁,根茎横生地下,多生于2150米海拔高度,但也可在4000米海拔上生长,是一种有特种经济价值的芳香作物。全株青气芳香。叶对生,花小淡紫色,唇形,花后结暗紫棕色的小粒果。薄荷是中华常用中药之一。它是辛凉性发汗解热药,治流行性感冒、头疼、目赤、身热、咽喉、牙床肿痛等症。外用可治神经痛、皮肤瘙痒、皮疹和湿疹等。平常以薄荷代茶,清心明目。在中国,薄荷主要以江苏、安徽两省产量最大。薄荷栽种方式有根茎栽植、分株栽植和扦插繁殖三种。薄荷具有医用和食用双重功能,主要食用部位为茎和叶,也可榨汁服。在食用上,薄荷既可作为辅料,又可作香料,还可配酒、冲茶等。薄荷是中国常用中药,幼嫩茎尖可作菜食,全草又可入药,治感冒发热喉痛,头痛,目赤痛,肌肉疼痛,皮肤风疹搔痒,麻疹不透等症,此外对痈、疽、疥、癣、漆疮亦有效。薄荷含有薄荷醇,该物质可清新口气并具有多种药性,可缓解腹痛、胆囊问题如痉挛,还具有防腐杀菌、利尿、化痰、健胃和助消化等功效。茴香,八角茴香的果实主治寒疝腹痛、腰膝冷痛、胃寒呕吐、脘腹疼痛、寒湿脚气等。对于治疗小肠气坠、疝气偏坠、腰重刺胀、腰病如刺、大小便皆秘,腹胀如鼓,气促、风毒湿气,攻疰成疮,皮肉紫破脓坏,行步无力,皮肉燥热等有显著效果。八角茴香的主要成分是茴香油,它能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肠蠕动,有健胃、行气的功效,有助于缓解痉挛、减轻疼痛的作用;茴香烯能促进骨髓细胞成熟并释放入外周血液,有明显的升高白细胞的作用,主要是升高中性粒细胞,可用于白细胞减少症的作用。艾草,(学名:ArtemisiaargyiH.Lév.&Vaniot)别名:萧茅、冰台、遏草、香艾、蕲艾、艾萧、艾蒿、艾蒿、蓬藁、艾﹑灸草﹑医草﹑黄草﹑艾绒等。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状,植株有浓烈香气。茎单生或少数,褐色或灰黄褐色,基部稍木质化,上部萆质,并有少数短的分枝,叶厚纸质,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基部通常无假托叶或极小的假托叶;上部叶与苞片叶羽状半裂、头状花序椭圆形,花冠管状或高脚杯状,外面有腺点,花药狭线形,花柱与花冠近等长或略长于花冠。瘦果长卵形或长圆形。花果期9-10月。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分布于亚洲及欧洲地区。全草入药,有温经、去湿、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过敏等作用。历代医籍记载为“止血要药”,又是妇科常用药之一,治虚寒性的妇科疾患尤佳,又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与哮喘,煮水洗浴时可防治产褥期母婴感染疾病,或制药枕头、药背心,防治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或哮喘及虚寒胃痛等;艾叶晒干捣碎得“艾绒”,制艾条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杀虫的农药或薰烟作房间消毒、杀虫药。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草性味苦、辛、温,入脾、肝、肾。《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中国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艾草有调经止血﹑安胎止崩﹑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经痛腹痛﹑流产﹑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头风﹑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棕榈油,棕榈油也被称为饱和油脂,因为它含有50%的饱和脂肪。油脂是饱和脂肪、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三种成分混合构成的。人体对棕榈油的消化和吸收率超过97%,和其他所有植物食用油一样,棕榈油本身不含有胆固醇。作为一种饱和度较高的油脂,棕榈油曾经被推测有可能会增加人体血清中胆固醇含量。但经过许多专家进一步的实验论证,发现食用棕榈油不但不会增加血清中的胆固醇,反而有降低胆固醇的趋势,原因是大量研究数据显示,不同的饱和脂肪酸对血脂的影响是不同的,棕榈油中富含中性脂肪酸,促使胆固醇提高的物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混合,加入植物油炒制、粉碎,加入辅料和溶剂,混匀,灭菌后获得成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相应比例选取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混合,加入植物油炒制、粉碎,加入辅料和溶剂,混匀,灭菌后获得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取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混合时,所述薄荷的质量份数为100-400份;
所述茴香的质量份数为100-300份;
所述香菜的质量份数为100-250份;
所述艾草的质量份数为100-15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油包括棕榈油、蓖麻油、豆油和芝麻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薄荷、茴香、香菜和艾草的总质量与植物油的质量比为1-8.1:1-1.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延长保质期的擂茶膏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入植物油炒制时,炒制温度为100-150摄氏度;
所述炒制时长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士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士勇养生擂茶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