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41453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6
本公开用于有机硅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结构,包括定距板,定距板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两个支撑格栅板;支撑格栅板开设通孔,套管位于支撑格栅板通孔中,套管通过筋板与支撑格栅板焊接连接,相邻套管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套管之间通过筋板焊接连接;套管内套设换热管。支撑格栅板套管和筋板坡口形式可以防止物料回落积聚而影响反应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
本公开用于有机硅行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
技术介绍
当前有机硅行业主要流化床设备的床芯换热管道的布置形式极为重要,直接影响到换热效率,反应热是否可以及时移走,以至于最终影响产品的转化率和收率。而且当前对于流化床床芯导热油换热管,由于管道布置较密集,管道较长,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流化介质对换热管冲击较大,出现管道振动,如果支撑固定不牢,可能造成管道变形,甚至脱落,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如此需要支撑格栅板必须能有效固定换热管。另外,由于流化床内部物料反应为气固相反应,在反应器内,物料自下向上经过换热管束,反应热由换热管中的导热油移走。但在物料上升过程中,可能出现粉料颗粒回落,极易附着在支撑格栅板上,长时间积聚会造成积碳或结疤,影响设备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技术方案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可以有效固定换热管束,且能防止回落的粉料颗粒聚集结焦积碳。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了下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结构,包括定距板,定距板的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两个支撑格栅板,支撑格栅板开设通孔,套管位于支撑格栅板通孔中,套管通过筋板与支撑格栅板焊接连接,相邻套管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套管之间通过筋板焊接连接;套管内套设换热管;进一步的,支撑格栅板上开设通孔;进一步的,套管截面呈圆形;进一步的,筋板焊接于套管的中部位置;进一步的,套管的直径与换热管直径之差不超过4mm;进一步的,支撑格栅板横截面呈圆形;进一步的,套管两端开设坡口;进一步的,筋板两端开设坡口;进一步地,套管坡口角度不超过35°;进一步的,筋板坡口角度不超过30°;进一步的,筋板长度小于套管长度;进一步的,定距板中间位置有圆弧状缺口,弧角为75°;定距板宽度为40mm,厚度为8mm;进一步的,两个支撑格栅板之间连接的定距板数量为16根;以上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流化床床芯导热油管束与套管间隙小,更加稳固,不易振动、松散,确保安全长期稳定运行。2、支撑格栅板套管和筋板坡口形式可以防止物料回落积聚而影响反应效果。3、每两个支撑格栅板之间定距板采取消除热应力膨胀措施,可以防止换热管或支撑格栅板损坏,延长运行使用周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支撑格栅板俯视图;图2是支撑格栅板主视图;图3是支撑格栅板局部示意图;图4套管的结构示意图;图5筋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整体结构图;图中,1、支撑格栅板,2、套管,3、筋板,4、定距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参阅如图1-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结构,包括定距板,定距板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两个支撑格栅板;支撑格栅板开设通孔,套管位于支撑格栅板通孔中,套管通过筋板与支撑格栅板焊接连接,相邻套管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套管之间通过筋板焊接连接;套管内套设换热管;定距板4中间位置有圆弧状缺口,弧角为75°,弧顶与支撑格栅板的外圆不小于30mm;定距板宽度为40mm,厚度为8mm;两个支撑格栅板之间连接的定距板数量为16根;定距板截面呈矩形形状,定距板用于除换热管热应力膨胀,防止换热管膨胀损坏管道或支撑格栅板。支撑格栅板1直径ΦW与流化床外壳内径相符合,间隙宜在2-8mm之间,支撑格栅板直径和厚度尺寸应根据流化床尺寸大小确定,换热管采用支撑格栅板固定,支撑格栅板设置间距宜不大于3米。支撑格栅板横截面呈圆形;支撑格栅板上开设通孔;套管均位于在支撑格栅板的通孔中;套管截面呈圆形;套管5之间通过筋板焊接连接;筋板3焊接于套管的中部位置;筋板上下两端均做坡口处理,在本实施例中,筋板坡口角度不超过30°;筋板与套管之间做满焊处理;筋板长度小于套管长度;每个筋板与相邻两筋板成三角形布置;筋板厚度b宜在5~15mm之间。为了防止物料回落附着积聚,套管和筋板均做特殊处理。套管内套设换热管;支撑格栅板套管内径与换热管外径之间间隙尽可能小,本实施例中,套管的直径与换热管直径之差不超过4mm;支撑格栅板套管在进出两端管口进行坡口过渡形式,且坡口角度不应过大,本实施例中套管坡口角度不超过35°;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格栅板直径为Φ3200,支撑板格栅厚度为100mm,共设置4块;换热管外径为Φ51,支撑板套管内径为Φ52,套管长度L1为110mm;筋板长度L2为100mm,筋板厚度b为10mm;筋板上下端部坡口角度为30°,套管末端坡口角度为30°。上述依据本技术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技术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技术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距板,定距板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两个支撑格栅板;支撑格栅板开设通孔,套管位于支撑格栅板通孔中,套管通过筋板与支撑格栅板焊接连接,相邻套管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套管之间通过筋板焊接连接;套管内套设换热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距板,定距板两端分别焊接连接两个支撑格栅板;支撑格栅板开设通孔,套管位于支撑格栅板通孔中,套管通过筋板与支撑格栅板焊接连接,相邻套管之间呈三角形分布,套管之间通过筋板焊接连接;套管内套设换热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筋板长度小于套管长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套管截面呈圆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筋板焊接于套管的中部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换热管支撑格栅板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郎红伟和德杰李静敏安鲁伟
申请(专利权)人:聊城市鲁西化工工程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