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758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包括:壳体、若干个换热管管束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包括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及位于顶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支撑板,所述壳体内壁在顶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块,所述壳体内壁在底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与壳体内壁相焊接的垫板、与垫板相焊接的第一管件、套设于第一管件上的第二管件、焊接于第二管件上方的定位管座及设置于定位管座上方的定位管,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定位管座与定位管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外螺纹,另一个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从而可精确的将膨胀间隙控制在设计范围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化工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
技术介绍
反应容器是指用来完成介质的物理反应、化学反应的容器,在工业生产中尤其在化工、医药、化肥、炼化等行业反应容器作为一种承压设备由于工艺上的需要被大量使用。反应容器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换热管管束,换热管管束的上方焊接在一个主管上,所述主管与设置于壳体上的进出口相焊接,反应容器工作时,换热管管束受热会产生热膨胀,那么这个热膨胀间隙必须控制在设计范围内,如果热膨胀间隙过大的话容易将换热管管束与主管之间的焊缝拉裂。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若干个换热管管束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换热管管束支撑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包括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及位于顶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支撑板,所述壳体内壁在顶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块,所述壳体内壁在底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与壳体内壁相焊接的垫板、与垫板相焊接的第一管件、套设于第一管件上的第二管件、焊接于第二管件上方的定位管座及设置于定位管座上方的定位管,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定位管座与定位管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外螺纹,另一个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及若干个中间支撑板均呈平行设置且与换热管管束相垂直。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部支撑板及中间支撑板上设有供限位块穿过的开口。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管套设于定位管座的外侧,所述外螺纹设置于定位管座上,所述内螺纹设置于定位管上。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管设置于定位管座的内侧,所述外螺纹设置于定位管上,所述内螺纹设置于定位管座上。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若干个限位块在壳体的圆周方向上呈均匀排布,若干个限位块的顶部位于同一高度上。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件为销或螺栓及螺母。优选地,本专利技术中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管上设有操作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中的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精确的将膨胀间隙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从而避免换热管管束与主管之间的焊缝因换热管管束的膨胀间隙过大而产生拉裂。【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限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支座与壳体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1及图2中:1、壳体,10、限位块,11、支座,110、垫板,111、第一管件,112、第二管件,113、定位管座,1130、外螺纹,114、定位管,1140、内螺纹,1141、操作孔,115、螺栓及螺母,2、换热管管束,3、支撑板,30、顶部支撑板,31、底部支撑板,32、中间支撑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1内的若干个换热管管束2及若干个支撑板3,所述换热管管束2支撑于支撑板3上,所述支撑板3包括顶部支撑板30、底部支撑板31及位于顶部支撑板30与底部支撑板31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支撑板32,所述顶部支撑板30、底部支撑板31及若干个中间支撑板32均呈平行设置且与换热管管束2相垂直。所述壳体1内壁在顶部支撑板30的下方设有八个限位块10,八个限位块10在壳体1的圆周方向上呈均匀排布且八个限位块10的顶部均位于同一高度上。所述底部支撑板31及中间支撑板32上设有供限位块10穿过的开口(未图示),所述开口设置于底部支撑板31及中间支撑板32的外边缘处。所述壳体1内壁在底部支撑板31的下方设有八个支座11,所述支座11的数量可根据壳体1的具体直径而作改变。所述支座11包括:与壳体1内壁相焊接的垫板110、与垫板110相焊接的第一管件111、套设于第一管件111上的第二管件112、焊接于第二管件112上方的定位管座113及设置于定位管座113上方的定位管114,所述第一管件111与第二管件112之间通过螺栓及螺母115连接,所述定位管114套设于定位管座113的外侧,所述定位管座113上设有外螺纹1130,所述定位管114上设有与外螺纹1130相配合的内螺纹1140。所述定位管114上设有若干个操作孔1141。当然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管件111与第二管件112之间也可以通过销连接,所述定位管114也可设置于定位管座113的内侧,所述外螺纹设置于定位管114上,所述内螺纹设置于定位管座113上,同样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中限位装置的工作原理为:换热管管束2及支撑板3在壳体1外完成组装从而形成一个整体件,接着通过吊装设备将该整体件由上向下装进壳体1内,由于中间支撑板32及底部支撑板31上设有供限位块10穿过的开口,因此,底部支撑板31及中间支撑板32穿过限位块10继续向下,直到顶部支撑板30抵接在限位块10上,接着根据设备换热管膨胀间隙的设计值来对顶部支撑板30与限位块10之间的间距进行调节,首先将数个圆钢放入定位管114的操作孔1141中,然后转动定位管114,使定位管114向上移动,从而将底部支撑板31顶起,由于底部支撑板31、中间支撑板32、顶部支撑板30与换热管管束2通过组装形成了一个整体件,因此定位管114将底部支撑板31向上顶起的同时,顶部支撑板30也向上移动,从而使顶部支撑板30与限位块10之间形成一个间距,该间距即为设备换热管膨胀间隙的设计值,调整到位后换热管管束2通过顶部的主管(未图示)与设置于壳体1上的进出口(未图示)相焊接,从而使换热管管束2、底部支撑板31、中间支撑板32及顶部支撑板30均定位,定位完成后,反方向转动定位管114,使定位管114向下移动,使得底部支撑板31与定位管114之间存在间距,该间距也为设备换热管膨胀间隙的设计值,从而当设备工作换热管管束2受热产生热膨胀时,无论是顶部支撑板30与限位块10之间还是底部支撑板31与定位管114之间均严格限定了膨胀间隙值,做到了膨胀间隙的精确控制。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中的限位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可以精确的将膨胀间隙控制在设计范围内,从而避免换热管管束与主管之间的焊缝因换热管管束的膨胀间隙过大而产生拉裂。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若干个换热管管束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换热管管束支撑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包括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及位于顶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在顶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块,所述壳体内壁在底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与壳体内壁相焊接的垫板、与垫板相焊接的第一管件、套设于第一管件上的第二管件、焊接于第二管件上方的定位管座及设置于定位管座上方的定位管,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定位管座与定位管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外螺纹,另一个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若干个换热管管束及若干个支撑板,所述换热管管束支撑于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包括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及位于顶部支撑板与底部支撑板之间的若干个中间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壁在顶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限位块,所述壳体内壁在底部支撑板的下方设有至少三个支座,所述支座包括:与壳体内壁相焊接的垫板、与垫板相焊接的第一管件、套设于第一管件上的第二管件、焊接于第二管件上方的定位管座及设置于定位管座上方的定位管,所述第一管件与第二管件之间通过连接件连接,所述定位管座与定位管两者中,其中一个设有外螺纹,另一个设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支撑板、底部支撑板及若干个中间支撑板均呈平行设置且与换热管管束相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控制换热管膨胀间隙的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冰洋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张化机苏州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