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40830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箱、蓄冷箱和毛细芯热管:蓄冷箱中放置热管蒸发段,内部安装有释冷盘管,热管管壁的冷凝段放置在蓄冷箱中,并且缠绕环形翅片,蓄冷箱内安装有充冷盘管和搅拌器,搅拌器外接电机;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移动终端、物联网通讯、中央处理器和从控制模块;主控制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移动终端与物联网通讯相连,物联网通讯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物联网通讯亦与从控制模块相连,从控制模块与蓄冷装置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精准控制了用户用冷的温度,避免充冷不足或者过量情况的发生,做到随用随充,减少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
本技术涉及冷藏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冷藏运输中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蓄冷作为一种节能技术,广泛应用于冷藏运输、医药、工业等领域。但在现有的蓄冷设备中,由于无法预测蓄冷冷量的多少,这就使得机组长时间运行为其供冷,造成能源的浪费;另一方面,用户在用冷时所需的温度以及冷量不同,对蓄冷设备的充冷量过多或过少时,输出的冷量达不到用户的温度需求,导致蓄冷设备不能按照用户需求来获得理想的控温精度。同时,现有的一些蓄冷设备(如附图1左端的蓄冷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人工来调节供冷量,由于人工的视觉偏差、时间迟滞性及反应迟钝等原因,会造成冷量供应不足或者冷量浪费等现象;人工往往是根据自己长时间的经验来管理仪器设备,调节的参数也是依据经验值操作,与精确值有一定的偏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蓄冷装置在储存冷量不足时自动蓄冷,需冷量达到要求时停止蓄冷,及时调整蓄冷速率,使冷源与用冷之间的冷量传输更加匹配,提供一种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本技术一种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蓄冷装置和控制子系统组成;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箱、充冷箱和毛细芯热管;所述蓄冷箱中放置热管蒸发段,蓄冷箱内安装有释冷盘管,释冷盘管的进、出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四和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毛细芯热管管壁的一端开有一个连接口,连接口的外侧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所述毛细芯热管管壁的冷凝段放置在充冷箱中,毛细芯热管管壁的冷凝段缠绕环形翅片;所述充冷箱内安装有充冷盘管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外接电机,充冷盘管的进、出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三和温度传感器二;/n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移动终端、物联网通讯、中央处理器和从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移动终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调节充冷量的蓄冷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由蓄冷装置和控制子系统组成;蓄冷装置包括蓄冷箱、充冷箱和毛细芯热管;所述蓄冷箱中放置热管蒸发段,蓄冷箱内安装有释冷盘管,释冷盘管的进、出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四和温度传感器一;所述毛细芯热管管壁的一端开有一个连接口,连接口的外侧与外部大气相连通;所述毛细芯热管管壁的冷凝段放置在充冷箱中,毛细芯热管管壁的冷凝段缠绕环形翅片;所述充冷箱内安装有充冷盘管和搅拌器,所述搅拌器外接电机,充冷盘管的进、出口分别安装温度传感器三和温度传感器二;
控制子系统包括主控制模块、移动终端、物联网通讯、中央处理器和从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移动终端相连,所述移动终端与物联网通讯相连,所述物联网通讯与中央处理器双向连接,所述物联网通讯亦与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从控制模块与蓄冷装置的电机和液体泵二相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晨阳马翠玲田绅张哲严雷袁晖杨琦帆孙婉月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商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