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泵轴承油润滑结构
本技术属于渣浆泵
,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泵轴承油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立式泵用于输送磨蚀性,粗颗料、高浓度渣浆,也被称为立式渣浆泵,现有立式泵轴承润滑结构包含上下两组轴承,采用脂润滑方式,因脂润滑无冷却,上轴承润滑脂在高温条件下溶化后掉入轴承箱下部,需要频繁进行添加,安装拆卸非常不便,而采用油润滑结构,虽然稀油有一定的冷却效果,但是显然上轴承上的润滑油液也会因重力影响滴落在下轴承上,导致上轴承由于脱油后温度过高而损坏,如何实现快速进行上轴承的源源不断的稀油补充是企业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循环的不断对轴承进行润滑、冷却的立式泵轴承油润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轴、轴承体、迷宫套、上轴承、下轴承、挡油筒,所述轴承体为中空壳体,所述上轴承、下轴承分别位于所述轴的上、下两端,所述迷宫套密封所述轴与所述轴承体顶部的缝隙,所述挡油筒密封所述轴与所述轴承体底部的缝隙,所述轴承体上部设置有上回油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泵轴承油润滑结构,包括轴(1)、轴承体(2)、迷宫套(3)、上轴承(4)、下轴承(5)、挡油筒(6),所述轴承体(2)为中空壳体,所述上轴承(4)、下轴承(5)分别位于所述轴(1)的上、下两端,所述迷宫套(3)密封所述轴与所述轴承体(2)顶部的缝隙,所述挡油筒(6)密封所述轴与所述轴承体(2)底部的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2)上部设置有上回油通道(7),所述上回油通道(7)的一端连通所述上轴承(4),所述上回油通道(7)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轴承体(2)的空腔内,所述轴承体(2)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槽(8),所述轴承体(2)的下部设置有下回油通道(9),所述下回油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泵轴承油润滑结构,包括轴(1)、轴承体(2)、迷宫套(3)、上轴承(4)、下轴承(5)、挡油筒(6),所述轴承体(2)为中空壳体,所述上轴承(4)、下轴承(5)分别位于所述轴(1)的上、下两端,所述迷宫套(3)密封所述轴与所述轴承体(2)顶部的缝隙,所述挡油筒(6)密封所述轴与所述轴承体(2)底部的缝隙,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体(2)上部设置有上回油通道(7),所述上回油通道(7)的一端连通所述上轴承(4),所述上回油通道(7)的另一端连通所述轴承体(2)的空腔内,所述轴承体(2)的底部设置有储油槽(8),所述轴承体(2)的下部设置有下回油通道(9),所述下回油通道(9)的一端连通所述下轴承(5),所述下回油通道(9)的另一端连通所述储油槽(8),所述轴承体(2)的空腔内设置有导油管(10),所述导油管(10)的上部连通所述上回油通道(7),所述导油管(10)的下部延伸至所述储油槽(8)内,所述导油管(10)的中部设置有长条形状的开孔(11),所述导油管(10)内设置有单向阀(12),所述单向阀(12)的侧面设置有拨动杆(13),所述拨动杆(13)穿过所述开孔(11),所述拨动杆(1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单向阀(12),所述单向阀(12)在所述导油管(10)内上下滑动,所述轴(1)上设置有拨动轮(14),所述拨动轮(14)位于所述轴承体(2)的空腔内,所述拨动轮(14)与所述轴(1)同心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秋红,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博奥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