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377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所述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包括架体,固设于架体上的气缸、抽气管、排气管以及驱动装置;其中,气缸包括缸筒,以及滑动设于缸筒内的、可将缸筒内腔体分隔成两个腔室的活塞;在抽气管和两个腔室之间分别设置有抽气管路,并在两个抽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抽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进气阀;在排气管和两个腔室之间分别设置有排气管路,并在两个排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排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排气阀。在驱动装置和活塞之间设置有行星齿轮式传动单元,因该传动单元的传动,活塞可承接驱动装置的驱使而于缸筒内往复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
本技术涉及抽气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中石油、中石化储罐闪蒸天然气回收工艺中,普通应用胶囊稳压、螺杆压缩机及用行程开关控制螺杆压缩机运行模式进行大罐收气。其中,由于螺杆压缩机结构特性及机械原理致使机器运行中不能进入液体(水、轻烃),一旦进入液烃,轻则进、排气阀液击损坏,影响收气正常进行;重者因进、排气阀液击损坏不能及时发现,易形成进、排气阀及缸筒损毁,存在较大的闪爆风险。而且螺杆压缩机本身成本较高,为了避免夜烃进入压缩机内,必须配备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增加了设备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以能够具有较低成本,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包括:架体;气缸,固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气缸包括围成有腔体的缸筒,以及滑动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且所述活塞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两个腔室;抽气管,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抽气管和两所述腔室间分别连通设有进气管路,并于两所述进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该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第一阀体;排气管,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排气管和两所述腔室间分别连通设有排气管路,并于两所述排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该所述排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第二阀体;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活塞间设有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行星齿轮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架体上的滑块,以及铰接在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行星轮架和所述滑块间的连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活塞固连,所述行星轮架可承接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而转动,并可带动所述活塞往复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阀体采用由所述抽气管的内孔至所述腔体单向流通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阀体采用由所述腔体至所述排气管的内孔单向流通的第二单向阀。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旋转动力输出单元,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可承接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驱使而转动的太阳齿轮,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齿圈,以及啮合在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齿圈间的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轮架与各所述行星齿轮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采用电机。进一步的,于所述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上设有冷却组件,用于所述缸筒的冷却。进一步的,所述缸筒包括内外间隔固连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冷却组件包括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循环泵,设置于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间的冷却通道,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热交换件,以及设于所述循环泵、和所述冷却通道以及所述热交换件间的流通管路,冷却剂可于所述循环泵、所述冷却通道以及所述热交换件间循环。进一步的,于所述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上设有润滑组件,用于对所述活塞在所述缸筒内的滑动进行润滑。进一步的,所述润滑组件包括油壶,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塞的活塞杆和所述活塞上的注油孔,所述注油孔由所述活塞杆的侧壁经所述活塞杆和所述活塞的内部延伸至所述活塞的侧壁上,所述润滑组件还包括连接在所述油壶和所述注油孔的、位于所述活塞杆上一端间的柔性管路。进一步的,于所述腔体和所述油壶之间设有增压管路,用于增加所述油壶内的压力。进一步的,所述气缸为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两个。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通过设置气缸,抽气管和排气管,在抽气管和两个腔室之间分别设有抽气管路,并在两抽气管路上分别设置进气阀,在排气管和两个腔室之间分别设有排气管路,并在两进排气管路上分别设置排气阀;使得气缸的活塞由驱动装置驱动而滑动时,通过控制与两腔室中随活塞滑动而体积增大的一个连通的抽气管上的阀体开启,可从油罐内抽取气体;同时,控制与另一个体积减小的腔腔室连通的排气管上的阀体开启,可排出气体;也即在活塞双向滑动时,本技术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均可完成抽气和排气动作;具有较高的抽气和排气效率;而且由于缸筒内进入液体并不会影响气缸运行,因此,本技术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还具有较好的适用范围。(2)将进气阀和排气阀采用单向阀,相比于普通的电磁阀,可简化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控制结构。(3)由曲柄滑块结构实现活塞的往复,结构较为简单,成本较低。(4)通过设置对缸筒进行冷却的冷却组件,可以延长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5)通过将缸筒设置为包括内外间隔固连的内筒和外筒,在内筒和外筒之间设置冷却管道,可有效提高对缸筒的冷却效果。(6)通过在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上设置对活塞在缸筒内的滑动进行润滑的润滑组件,可提高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使用寿命。(7)通过将注油孔设置在活塞杆和活塞上,并由活塞的侧壁经活塞杆和活塞的内部延伸至活塞的侧壁上,可将润滑油直接注入活塞与缸筒的接触部位,提高润滑效果。(8)通过在腔体和油壶之间设置可增加油壶内压力的增压管路,相比于另外设置增压机构,可简化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结构,降低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成本。(9)通过将气缸设置为两个,由两个气缸同时进行抽气和排气的动作,可有效提高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的轴测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气缸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传动单元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润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架体,11-传动单元安装箱,111-支撑单元,1101-滑槽,2-气缸,21-缸筒,211-内筒,212-外筒,213-隔离板,22-活塞,23-活塞杆,201-第一腔室,202-第二腔室,203-冷却通道,2041-连通段,2042-连接段,2043-注油段,3-抽气管,31-第一抽气管路,311-第一抽气阀,32-第二抽气管路,4-排气管,41-第一排气管路,42-第二排气管路,5-驱动装置,51-联轴器,6-传动单元,62-滑块,63-连杆,651-太阳齿轮,652-齿圈,653-行星齿轮,654-行星轮架,71-热交换件,72-流通管路,73-气体加速装置,81-油壶,82-定量加注阀,83-油量观察窗,84-柔性管路,85-增压管路。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包括架体1,固设于架体1上的气缸2、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架体;/n气缸,固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气缸包括围成有腔体的缸筒,以及滑动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且所述活塞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两个腔室;/n抽气管,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抽气管和两所述腔室间分别连通设有进气管路,并于两所述进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该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第一阀体;/n排气管,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排气管和两所述腔室间分别连通设有排气管路,并于两所述排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该所述排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第二阀体;/n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活塞间设有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行星齿轮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架体上的滑块,以及铰接在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行星轮架和所述滑块间的连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活塞固连,所述行星轮架可承接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而转动,并可带动所述活塞往复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架体;
气缸,固设于所述架体上,所述气缸包括围成有腔体的缸筒,以及滑动设于所述缸筒内的活塞,且所述活塞将所述腔体分隔成两个腔室;
抽气管,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抽气管和两所述腔室间分别连通设有进气管路,并于两所述进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该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第一阀体;
排气管,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排气管和两所述腔室间分别连通设有排气管路,并于两所述排气管路上分别设有可构成该所述排气管路连通或断开的第二阀体;
驱动装置,固设于所述架体上,并于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活塞间设有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行星齿轮组件,滑动设于所述架体上的滑块,以及铰接在所述行星齿轮组件的行星轮架和所述滑块间的连杆,所述滑块与所述活塞固连,所述行星轮架可承接所述驱动装置驱使而转动,并可带动所述活塞往复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体采用由所述抽气管的内孔至所述腔体单向流通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阀体采用由所述腔体至所述排气管的内孔单向流通的第二单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星轮式双向抽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采用旋转动力输出单元,所述行星齿轮组件包括可承接所述旋转动力输出单元驱使而转动的太阳齿轮,固设于所述架体上的齿圈,以及啮合在所述太阳齿轮和所述齿圈间的若干行星齿轮,所述行星轮架与各所述行星齿轮连接。


4.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靳文龙唐敬尤卫星李朝阳陈彤赵甜张瑜璇邓彦庆周鑫宇焦凯杨靖王尧王子斌
申请(专利权)人:任丘市凯晟石油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