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653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楼板表面的隔音层;隔音层表面设置有地板层;隔音层两侧设置立式消音垫,隔音层包括若干隔音条;每个隔音条之间拼接而成;隔音条内设置有若干隔音空腔;每个隔音空腔之间设置隔板;隔音空腔内设置有隔音单元格;每个隔音单元格由吸音板制成;吸音板内填充有隔音橡胶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岩棉板良好的隔音效果,在岩棉板制成的隔音条内安装有隔音单元格,起到进一步吸音减噪的效果,并且由于隔音条为预制成型,无需现场找平,大大降低了施工强度。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铺设岩棉块的方式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同等厚度的情况下,达到更为良好的减噪效果,同时也不会占用多余的室内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楼板结构,具体涉及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属于建筑施工

技术介绍
浮筑楼板层内最重要的材料是弹性隔声层,目前市场上应用的弹性隔声层主要是利用废旧轮胎橡胶做隔声垫,产品分合资和韩国进口两种。2000年9月建设部曾将“橡胶垫隔震技术”列入科技成果推广转化项目。现有的设计方法如下,第一步钢筋混凝土板清扫,第二步铺设厚岩棉块,上铺沥青油毡,以防止水分渗透岩棉板,第三步单层双向构造配筋Ф4@250,浇注40mm厚1:2:3细石混凝土,第四步上撒1:1水泥砂子,表面压实赶光。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在于,考虑到室内高度的原因,岩棉块不能铺设的过厚,往往都是在30mm左右,这样的厚度对于某些噪音的隔绝效果是很差的。并且采用铺设岩棉块的方式对于找平工序而言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提高了人工成本。因此,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隔音效果好,施工过程简单,造价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设计的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楼板表面的隔音层;所述的隔音层表面设置有底板层;所述的隔音层两侧设置立式消音垫,所述的隔音层包括若干隔音条;每个所述的隔音条之间拼接而成;所述的隔音条内由若干隔音单元格组成;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之间设置隔板;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由吸音板制成;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内具有隔音空腔;所述的隔音空腔内填充有隔音棉。优选的,所述的隔音条包括外框和拼接部;所述的隔板竖向均布于隔音条内;每个所述的隔音条之间设置有安装部。优选的,所述的吸音板为密度木材板或密度纤维板;所述的安装部设置于所述隔音条的两侧。优选的,所述的隔音条呈墙垛状;相邻隔音条上的所述安装部交错设置;所述的隔音单元格外表面覆盖有阻燃涂料。优选的,所述隔音条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固层;所述的隔音单元格与加固层相互抵靠;所述隔音条的各侧壁均由岩棉板制成。优选的,所述的加固层内部由若干加强筋交错设置而成。优选的,所述的隔音单元格通过粘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的隔音条内。本技术利用岩棉板良好的隔音效果,在岩棉板制成的隔音条内安装有隔音单元格,起到进一步吸音减噪的效果,并且由于隔音条为预制成型,无需现场找平,大大降低了施工强度。与现有技术中直接铺设岩棉块的方式相比,本技术在同等厚度的情况下,达到更为良好的减噪效果,同时也不会占用多余的室内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隔音条,1.2为拼接部,2为隔音单元格,2.1为隔音空腔,3为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的在这里使用的术语具有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术语相同的含义,只要不是不同地限定该术语。应当理解在通常使用的词典中限定的术语具有与现有技术中的术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参见图1-图2,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楼板表面的隔音层;所述的隔音层表面设置有底板层;所述的隔音层两侧设置立式消音垫,所述的隔音层包括若干隔音条1;每个所述的隔音条1之间拼接而成;所述的隔音条1内由若干隔音单元格2组成;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2之间设置隔板3;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2由吸音板制成;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内具有隔音空腔2.1;所述的隔音空腔2.1内填充有隔音橡胶层。具体的,由隔音条与隔音单元格共同组成的多层隔音结构,其具有优良隔音效果,在温度23℃-25℃,频率0.02-1.4kHz的条件下,其平均吸音系数可达到0.43-0.51。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隔音条1包括外框1.1和拼接部1.2;所述的隔板3竖向均布于隔音条1内。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隔音条1呈竖向或者横向分布在楼板表面,每个隔音条1之间通过拼接成平面,拼接可以采用榫接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该方式属于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赘述。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吸音板为密度木材板或密度纤维板;所述的拼接部1.2设置于所述隔音条1的两侧。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密度木材板优选的采用E0、E1或E2环保级别的基材进行加工,预计达到的防火级别可以是B1级或A1级。进一步的说,所述的拼接部1.2呈墙垛状;相邻隔音条1上的所述拼接部交错设置;所述的隔音单元格外表面覆盖有阻燃涂料。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隔音条1的侧部通过拼接部1.2依次进行拼接。进一步的说,所述隔音条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加固层;所述的隔音单元格2与加固层相互抵靠;所述隔音条的各侧壁均由岩棉板制成。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隔音条的承重能力,优选的在其内侧壁上加装加强筋,并且由于加固层中的加强筋会形成无数个空气室,利用空气传递声音速度最慢的特点,进行初步的吸音。而隔音条内的隔音单元格,由可以进行后续的吸音。进一步的说,所述的加固层内部由若干加强筋交错设置而成。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隔音单元格通过粘接或铆接的方式固定于所述的隔音条内。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楼板表面的隔音层;所述的隔音层表面设置有地板层;所述的隔音层两侧设置立式消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层包括若干隔音条(1);每个所述的隔音条(1)之间拼接而成;所述的隔音条(1)内设置有若干隔音空腔;每个所述的隔音空腔(2.1)之间设置隔板(3);所述的隔音空腔内设置有隔音单元格(2);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2)由吸音板制成;所述的吸音板内填充有隔音橡胶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包括设置在混凝土预制楼板表面的隔音层;所述的隔音层表面设置有地板层;所述的隔音层两侧设置立式消音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层包括若干隔音条(1);每个所述的隔音条(1)之间拼接而成;所述的隔音条(1)内设置有若干隔音空腔;每个所述的隔音空腔(2.1)之间设置隔板(3);所述的隔音空腔内设置有隔音单元格(2);每个所述的隔音单元格(2)由吸音板制成;所述的吸音板内填充有隔音橡胶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音条(1)包括外框和拼接部(1.2);所述的隔板(3)竖向均布于隔音条(1)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噪音浮筑楼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音板为密度木材板或密度纤维板;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仲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进能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