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染色涤纶丝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87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易染色涤纶丝,包括内芯、包覆于内芯上的棉纶层以及包覆于棉纶层上的涤纶外层,所述棉纶层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所述内芯为单股竹纤维条或多股竹纤维条加捻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染液经过涤纶外层进入棉纶层,棉纶层的吸收染液的能力较强,可以使得染液吸收,另外棉纶层上的凹槽可以使得染液存留于凹槽内,进而提高对染液的吸收能力。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外层设置为涤纶外层可以提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易染色涤纶丝
本技术属于针织
,具体涉及一种易染色涤纶丝。
技术介绍
涤沦丝的特性是可以抵受化学物质及经常洗涤,减少衣物退色及脱色现象,所以,酒店制服、石磨蓝牛仔衣物、运动服或者儿童服装都会用涤纶丝制造。相对而言,涤纶丝较人造丝坚韧。当进行刺绣时,机器在高速运转,韧度高的涤纶线也可以承受较大的拉力;而且其防火性极高;即使衣物接近火焰;也不易触火。涤纶丝产品主要适用于包覆纱、袜子、纱线、手套、地毯、窗帘等各领域。涤纶丝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利用涤纶丝特性,制备得到性能较好的新型针织材料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易染色涤纶丝,染色性能较强。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易染色涤纶丝,包括内芯、包覆于内芯上的棉纶层以及包覆于棉纶层上的涤纶外层,所述棉纶层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染色时,染液经过涤纶外层进入棉纶层,棉纶层的吸收染液的能力较强,可以使得染液吸收,另外棉纶层上的凹槽可以使得染液存留于凹槽内,进而提高对染液的吸收能力。另外本技术中外层设置为涤纶外层可以提升本技术整体的耐磨性。作为优选,所述内芯为单股竹纤维条或多股竹纤维条加捻而成。作为优选,所述竹纤维条由多根竹纤维丝缠绕而成。本技术中涤纶外层的结构形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涤纶外层包括多个涤纶片,多个涤纶片沿着内芯的周向均匀布置。作为优选,相邻涤纶片之间存在空隙。涤纶片之间的空隙可以便于染液进入棉纶层的凹槽内,提高吸收能力。作为优选,所述涤纶外层由多个沿着内芯轴向布置且环绕于棉纶层外壁上的涤纶丝环组成。作为优选,相邻涤纶丝环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可以便于染液进入棉纶层的凹槽内,提高本技术的染液吸收能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技术中染液经过涤纶外层进入棉纶层,棉纶层的吸收染液的能力较强,可以使得染液吸收,另外棉纶层上的凹槽可以使得染液存留于凹槽内,提高棉纶层与染液的接触面积,进而提高对染液的吸收能力。另外本技术中外层设置为涤纶外层可以提升本技术整体的耐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内芯1、包覆于内芯1上的棉纶层2以及包覆于棉纶层2上的涤纶外层3,所述棉纶层2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21。染色时,染液经过涤纶外层3进入棉纶层2,棉纶层2的吸收染液的能力较强,可以使得染液吸收,另外棉纶层2上的凹槽21可以使得染液存留于凹槽21内,进而提高对染液的吸收能力。另外本技术中外层设置为涤纶外层3可以提升本技术整体的耐磨性。本技术中内芯1为单股竹纤维条或多股竹纤维条加捻而成,其中竹纤维条由多根竹纤维丝缠绕而成。本技术中涤纶外层3的结构形式有多种,涤纶外层3包括多个涤纶片,多个涤纶片沿着内芯1的周向均匀布置。相邻涤纶片之间存在空隙。涤纶片之间的空隙可以便于染液进入棉纶层2的凹槽21内,提高吸收能力。如图2和图3所示,该实施例中涤纶外层3由多个沿着内芯1轴向布置且环绕于棉纶层2外壁上的涤纶丝环组成。相邻涤纶丝环之间存在空隙。空隙可以便于染液进入棉纶层2的凹槽21内,提高本技术的染液吸收能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易染色涤纶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包覆于内芯上的棉纶层以及包覆于棉纶层上的涤纶外层,所述棉纶层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易染色涤纶丝,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芯、包覆于内芯上的棉纶层以及包覆于棉纶层上的涤纶外层,所述棉纶层外壁上设置有多个凹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染色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芯为单股竹纤维条或多股竹纤维条加捻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染色涤纶丝,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条由多根竹纤维丝缠绕而成。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易染色涤纶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亮
申请(专利权)人:义乌市金明针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