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表面抗菌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39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抗菌膜,所述表面抗菌膜,用于覆盖在物体表面,包括:抗菌层;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表面;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在物体表面粘贴或覆盖表面抗菌膜,就可以迅速将需要接触的任意物体表面改造成抗菌表面,且长久的抗菌性能保证人们在接触物体表面之后迅速杀菌并让下一次人体接触安全无菌。同时,把表面迅速装备成抗菌表面也能维持个人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例如:手机屏幕、键盘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表面抗菌膜
本技术涉及抗菌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表面抗菌膜。
技术介绍
2019年以来,Covid-19病毒肆虐全球并主要通过接触飞沫等传染,全球都在尽量使用“零接触”来阻断传染链。然而,有些接触在所难免:比如公共空间中的用品;地铁,高铁,公交车的扶手;门,窗的把手;公共触屏屏幕;电梯按钮;公共厕所内非自动的马桶和水龙头开关;共享单车把手等。于是,把需要接触的表面改造成抗菌表面迫在眉睫,而目前没有任何产品能做到此目的。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表面抗菌膜,旨在解决现有产品无法将需要接触的表面改造成抗菌表面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表面抗菌膜,用于覆盖在物体表面,其中,包括:抗菌层;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表面;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表面。可选地,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与第一粘接层之间;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与装饰层之间。可选地,还包括:疏水层,所述疏水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与第一粘接层之间;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与疏水层之间。可选地,所述抗菌层包括基底和形成于所述基底表面的抗菌剂涂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基底贴合设置。可选地,所述抗菌剂涂层包括抑菌剂涂层、杀菌剂涂层、防菌剂涂层、消毒剂涂层、防霉剂涂层、防腐剂涂层和静菌剂涂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抗菌剂涂层包括季铵盐涂层、抗菌性沸石涂层、脂肪酸涂层、脂肪酸盐涂层、脱乙酰基甲壳质涂层、含氮杂环化合物涂层、拟除虫菊酯涂层、酚类涂层、胍类涂层、天然产品涂层、有机硫杀菌剂涂层、有机磷涂层、砷杀菌剂涂层、取代苯类杀菌剂涂层、唑类杀菌剂涂层、抗生素类杀菌剂涂层、复配杀菌剂涂层、以及上述涂层成分的衍生物涂层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抗菌剂涂层为多位点季铵盐涂层。可选地,所述基底包括纺织品、纸、涂料基底、塑料基底、寡合物基底、聚合物基底、陶瓷基底、金属基底、玻璃基底中的至少一种。可选地,所述隔离层为离型纸或防粘纸。有益效果:本技术采用在物体表面粘贴或覆盖表面抗菌膜,就可以迅速将需要接触的任意物体表面改造成抗菌表面,且长久的抗菌性能保证人们在接触物体表面之后迅速杀菌并让下一次人体接触安全无菌。同时,把表面迅速装备成抗菌表面也能维持个人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例如:手机屏幕、键盘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抗菌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抗菌膜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表面抗菌膜的又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的实施例5中多位点季铵盐抗菌剂材料的制备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具体的实施例5中CG的结构式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表面抗菌膜,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表面抗菌膜,用于覆盖在物体表面,如图1所示,包括:抗菌层;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表面;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表面。使用表面抗菌膜时,将表面抗菌膜的隔离层撕去,露出第一粘接层,将第一粘接层粘贴或覆盖在需要接触的物体表面,就可以迅速将需要接触的物体表面改造成抗菌表面,从而起到抗菌效果。现有的抗菌表面需要在具体的物品生产过中掺杂抗菌成分,而本实施例采用在物体表面粘贴或覆盖表面抗菌膜,就可以迅速将需要接触的任意物体表面改造成抗菌表面,且长久的抗菌性能保证人们在接触物体表面之后迅速杀菌并让下一次人体接触安全无菌。同时,把表面迅速装备成抗菌表面也能维持个人卫生,减少细菌和病毒感染,例如:手机屏幕、键盘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所述表面抗菌膜还包括: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与第一粘接层之间;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与装饰层之间。其中所述装饰层材料可以为但不限于染料或香精等。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所述表面抗菌膜还包括:疏水层,所述疏水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与第一粘接层之间;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与疏水层之间。其中所述疏水层材料为常见的疏水材料即可。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层包括基底和形成于所述基底表面的抗菌剂涂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基底贴合设置,即使用表面抗菌膜时,抗菌剂涂层位于物体的最外层,以发挥抗菌效果。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剂涂层包括但不限于抑菌剂涂层、杀菌剂涂层、防菌剂涂层、消毒剂涂层、防霉剂涂层、防腐剂涂层和静菌剂涂层等中的至少一种。具体地,所述抗菌剂涂层包括但不限于季铵盐涂层、抗菌性沸石涂层、脂肪酸涂层、脂肪酸盐涂层、脱乙酰基甲壳质涂层、含氮杂环化合物涂层、拟除虫菊酯涂层、酚类涂层、胍类涂层、天然产品(如超细壳聚糖微粉、甲壳素、壳聚糖等)涂层、有机硫杀菌剂(如代森铵、敌锈钠、福美锌、代森锌、代森锰锌、福美双等)涂层、有机磷涂层、砷杀菌剂(如稻瘟净、克瘟散、乙磷铝、甲基立枯磷、退菌特、稻脚青)涂层、取代苯类杀菌剂(如甲基托布津、百菌清、敌克松、五氯硝基苯等)涂层、唑类杀菌剂(如粉锈宁、多菌灵、恶霉灵、苯菌灵、噻菌灵)涂层、抗生素类杀菌剂(如井冈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农用链霉素、抗霉菌素120等)涂层、复配杀菌剂(如灭病威、双效灵、炭疽福美、杀毒矾M8、甲霜铜、DT杀菌剂、甲霜灵·锰锌、拌种灵·锰锌、甲基硫菌灵·锰锌、广灭菌乳粉、甲霜灵—福美双可湿性粉剂等)涂层、其他杀菌剂(如甲霜灵、菌核利、腐霉利、扑海因、灭菌丹、克菌丹、特富灵、敌菌灵、瑞枯霉、福尔马林、高脂膜、菌毒清、霜霉威、喹菌酮、烯酰吗啉·锰锌等),以及上述成分的衍生物或者其他具有抗菌效果、抑菌效果或防菌效果的小分子、寡合物和聚合物材质涂层中的至少一种。现有抗菌成分主要为银,而本实施例抗菌成分为有机抗菌材料,采用有机抗菌材料具有无毒和成本低的优势。虽然现有也存在以有机抗菌材料作为抗菌成分的产品,但它们是通过在产品制备过程中掺杂有机抗菌材料,使得产品具有抗菌效果。而本实施例是通过提供一种含有机抗菌材料的表面抗菌膜,通过将所述表面抗菌膜覆盖在待接触的物体表面,就可迅速将物体表面改造为抗菌表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抗菌效果更佳,有机抗菌材料的使用量更少,成本更低。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抗菌剂涂层为多位点季铵盐涂层。相比于单位点和双位点季铵盐,本实施例的多位点季铵盐作为有机抗菌材料,还具有吸附气体,兼顾除臭功能。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基底包括但不限于纺织品、纸、涂料基底、塑料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表面抗菌膜,用于覆盖在物体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n抗菌层;/n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表面;/n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表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表面抗菌膜,用于覆盖在物体表面,其特征在于,包括:
抗菌层;
第一粘接层,所述第一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表面;
隔离层,所述隔离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粘接层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抗菌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装饰层,所述装饰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与第一粘接层之间;
第二粘接层,所述第二粘接层设置于所述抗菌层与装饰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抗菌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疏水层,所述疏水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与第一粘接层之间;
第三粘接层,所述第三粘接层设置于所述装饰层与疏水层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抗菌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层包括基底和形成于所述基底表面的抗菌剂涂层,所述第一粘接层与所述基底贴合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鸿何俊鹏姚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