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3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所述保护膜主体包括PET薄膜,所述PET薄膜顶端和底端均涂有硅胶系胶水,分别形成上硅胶系胶水层和下硅胶系胶水层,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的表面粘贴有PET离型膜,使得将原抗静电系数在10的9次方—10的11次方的基础上,提升防静电效果系数PET基材表面电阻为10的6次方,胶水电阻值为10的8次方,具有胶层自吸附性、自动排气性能强优点,应用于各玻璃、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保护,即不残胶且贴复后对玻璃屏/盖板炫光纹理与摄像头表面保护洁净度或玻璃丝印等效果易于观察,又控制期剥离电压,同时通过设置外置收卷设备,使得便于进行加工运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
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具体为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
技术介绍
随着智能手机行业带来变革,5G手机时代的来临,手机终端关注炫光纹理、渐变色、热感变色灯最新效果,手机外壳表面装饰效果,囊括玻璃、塑料、金属和陶瓷四大材料的表面装饰处理工艺,玻璃钢化抛光、丝印、镀膜、AF处理、渐变色喷涂及炫光纹理等,配以精致打磨的金属镜头边框,机身玻璃采用精密的复合纹理设计,以背面矩阵多焦影像系统采用标志性四点设计,前后盖板玻璃包含多项黑科技,通过玻璃表层的微米级黄光蚀刻工艺与背面微雕纹理膜片叠加,让光与影交相辉映,形成变幻莫测的复合光学纹理。手机外壳表面装饰效果的革新,不仅给用户体验者带来特殊细腻的手感还让手机时刻光洁如新。在诸多表面装饰处理工艺中,研发设计本技术高透双面抗静电硅胶保护膜能更好的适用于手机玻璃表面贴膜工艺及手机摄像头的防护;普通亚克力胶透明PET保护膜应用于各玻璃、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保护,太粘撕不开,不粘又粘不住,且撕揭后易在被贴物表面产生残胶,撕揭膜时也容易出现较大剥离电压,击穿被贴物形成破坏。本技术目的在于改性压克力胶水贴复背贴物易残胶印问题及PET涂胶后透光率不显著的问题,现寻求高透PET基材透光率达92%或以上,在表面改良涂布硅胶胶层,优化处理双面防静电效果,将原抗静电系数在10的9次方—10的11次方的基础上,提升防静电效果系数PET基材表面电阻为10的6次方,胶水电阻值为10的8次方,具有胶层自吸附性、自动排气性能强优点,应用于各玻璃、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保护,即不残胶且贴复后对玻璃屏/盖板炫光纹理与摄像头表面保护洁净度或玻璃丝印等效果易于观察,又控制期剥离电压,剥离电压小于200v以下,而现有的技术缺点是容易在保存、运输的过程中破坏涂层,而减弱抗静电效果,抗静电保护膜保存期比普通保护膜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所述保护膜主体包括PET薄膜,所述PET薄膜顶端和底端均涂有硅胶系胶水,分别形成上硅胶系胶水层和下硅胶系胶水层,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的表面粘贴有PET离型膜,所述下硅胶系胶水层表面粘贴有表面处理层,且表面处理层内设有抗静电剂,所述表面处理层底部粘贴有防护层。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和下硅胶系胶水层厚度均为0.005MM-0.03MM,所述PET薄膜厚度为0.03MM-0.08MM。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保护膜主体绕接于收纳辊表面,所述收纳辊内部插接有转轴,所述转轴固定连接于收纳筒内部,所述收纳筒正面左侧铰接有筒盖,所述筒盖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锁,所述收纳筒右侧对应固定锁的位置设有与固定锁相对应的固定环,所述收纳筒底部开设有封膜口,所述封膜口内一端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外侧固定连接有裁剪刀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硅胶系胶水层通过防静电处理,所述滑块与滑槽切面均为凸字形,且滑块表面粘贴有耐磨垫片。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封膜口另一端转动连接有辅助轴,所述辅助轴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滚筒。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收纳筒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背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且支撑板底部粘贴有带凸起的橡胶防滑垫片,所述支撑板的两端等间距开设有安装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通过现寻求高透PET基材透光率达92%或以上,在表面改良涂布硅胶胶层,优化处理双面防静电效果,将原抗静电系数在10的9次方—10的11次方的基础上,提升防静电效果系数PET基材表面电阻为10的6次方,胶水电阻值为10的8次方,具有胶层自吸附性、自动排气性能强优点,应用于各玻璃、电子元器件表面的保护,即不残胶且贴复后对玻璃屏/盖板炫光纹理与摄像头表面保护洁净度或玻璃丝印等效果易于观察,又控制期剥离电压。2、该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通过设置收纳筒进行收纳使得本保护膜便于移动运输,有效防止在移动运输过程中碰撞而损坏本保护膜,同时通过设置封膜口和收纳辊相互配合,使得在使用时拉动保护膜,进而带动收纳辊在转轴表面转动,使得保护膜可以远远不断的取出,再通过裁剪刀片进行裁剪,使得本保护膜便于取出进行使用,通过设置滑块在滑槽内滑动,使得裁剪刀片便于更换清洗,防止裁剪刀片表面粘连过多胶水影响裁剪效率,通过设置筒盖可以便于取出与安装收纳辊,使得本保护膜便于使用,有效提高本保护膜的实用性与运输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保护膜主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收纳筒表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收纳筒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收纳筒右视图。图中:1、收纳筒;2、转轴;3、收纳辊;4、保护膜主体;401、PET薄膜;402、上硅胶系胶水层;403、下硅胶系胶水层;404、PET离型膜;405、表面处理层;406、防护层;5、筒盖;6、固定锁;7、固定环;8、封膜口;9、滑槽;10、滑块;11、裁剪刀片;12、辅助轴;13、辅助滚筒;14、支撑块;15、支撑板;16、安装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4,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4,所述保护膜主体4包括PET薄膜401,所述PET薄膜401顶端和底端均涂有硅胶系胶水,分别形成上硅胶系胶水层402和下硅胶系胶水层403,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402的表面粘贴有PET离型膜404,所述下硅胶系胶水层403表面粘贴有表面处理层405,且表面处理层405内设有抗静电剂,所述表面处理层405底部粘贴有防护层406,且防护层406呈透明或半透明状。具体的,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40和下硅胶系胶水层403厚度均为0.005MM-0.03MM,所述PET薄膜401厚度为0.03MM-0.08MM,本实施例优选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402和下硅胶系胶水层403厚度为0.01MM,所述PET薄膜401厚度为0.05MM。本实施方案中,选料用0.050mm厚度的高透明抗静电PET薄膜401作为主体基材,在自动涂布机上,把稀释调配好合适浓度防静电处理硅胶系胶水,涂布接着在第3层透明PET薄膜401主体基材的电晕面,在透明PET薄膜401主体基材电晕面上胶完成后,同步在胶层表面覆盖贴合一层,防止胶层受脏污污染/划伤等受损的保护隔离层透明PET离型膜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主体(4)包括PET薄膜(401),所述PET薄膜(401)顶端和底端均涂有硅胶系胶水,分别形成上硅胶系胶水层(402)和下硅胶系胶水层(403),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402)的表面粘贴有PET离型膜(404),所述下硅胶系胶水层(403)表面粘贴有表面处理层(405),所述表面处理层(405)底部粘贴有防护层(40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包括保护膜主体(4),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主体(4)包括PET薄膜(401),所述PET薄膜(401)顶端和底端均涂有硅胶系胶水,分别形成上硅胶系胶水层(402)和下硅胶系胶水层(403),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402)的表面粘贴有PET离型膜(404),所述下硅胶系胶水层(403)表面粘贴有表面处理层(405),所述表面处理层(405)底部粘贴有防护层(40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硅胶系胶水层(402)和下硅胶系胶水层(403)厚度均为0.005MM-0.03MM,所述PET薄膜(401)厚度为0.03MM-0.08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胶双面防静电硅胶保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膜主体(4)绕接于收纳辊(3)表面,所述收纳辊(3)内部插接有转轴(2),所述转轴(2)固定连接于收纳筒(1)内部,所述收纳筒(1)正面左侧铰接有筒盖(5),所述筒盖(5)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根谢在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永达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