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魏晓燕专利>正文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3422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顶部的右侧栓接有集料箱,所述集料箱的内腔设置有分离机构,所述船体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后依次栓接有支撑板和固定板,所述船体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筛网、第二电机、敲击块、放置箱和过滤网的配合,使用者利用第二电机带动敲击块快速对筛网进行敲击,筛网对淤泥进行震动筛分,使淤泥快速落入放置箱,河水经由筛网下落至集料箱内腔的底部,并由水泵抽送回河道内,从而将淤泥和水快速分离,避免了船体快速加重,使用者不得不将船靠岸,待将淤泥和水一同清理之后才能继续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再次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
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
技术介绍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河道中会出现很多的淤泥,为了避免河道堵塞和船舶搁浅,使用者需要利用环保型清淤用船对淤泥进行清理,然而传统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无法快速将淤泥和水进行分离,在对淤泥进行吸收的时候会将河道中的水一同吸入船中,会使船体快速加重,使用者不得不将船靠岸,待将淤泥和水一同清理之后才能继续对河道中的淤泥进行再次吸收,极大的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同时多次往返会增加使用者的成本。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解决上述技术问题。r>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的内腔设置有分离机构(20),所述船体(1)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后依次栓接有支撑板(9)和固定板(7),所述船体(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位于固定板(7)的右侧,所述支撑座(3)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栓接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的正面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座(3)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5)的表面栓接有收卷筒,且收卷筒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6),所述固定板(7)相向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二轴承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包括船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1)顶部的右侧栓接有集料箱(2),所述集料箱(2)的内腔设置有分离机构(20),所述船体(1)顶部左侧的正面和背面从左至后依次栓接有支撑板(9)和固定板(7),所述船体(1)顶部的左侧栓接有支撑座(3),所述支撑座(3)位于固定板(7)的右侧,所述支撑座(3)内腔背面的中心处栓接有第一电机(4),所述第一电机(4)的输出端栓接有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的正面通过第一轴承与支撑座(3)内腔的正面转动连接,所述旋转轴(5)的表面栓接有收卷筒,且收卷筒的表面缠绕有钢丝绳(6),所述固定板(7)相向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二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一活动轴,且第一活动轴的表面栓接有第一导向轮(8),所述支撑板(9)相向一侧的顶部通过第三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活动轴,且第二活动轴的表面栓接有第二导向轮(10),所述钢丝绳(6)远离收卷筒的一侧与第一导向轮(8)和第二导向轮(10)的表面传动连接,所述钢丝绳(6)远离第二导向轮(10)的一侧系设有清淤泵(11),所述清淤泵(11)的出水口连通有软管(13),所述软管(13)远离清淤泵(11)的一端连通有固定管(14),所述固定管(14)远离软管(13)的一端与集料箱(2)左侧的顶部连通,所述船体(1)顶部的右侧连通有水泵(22),所述水泵(22)的进水口连通有吸水管(21),所述吸水管(21)的左端贯穿至集料箱(2)的内腔并向左侧延伸,所述水泵(22)的出水口连通有出水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利工程用环保型清淤用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机构(20)包括筛网(201)、第二电机(202)、敲击块(203)、放置箱(204)和过滤网(205),所述集料箱(2)内腔右侧的底部栓接有放置箱(204),所述集料箱(2)内腔顶部的左侧栓接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右侧嵌设有筛网(201),所述筛网(201)远离安装板的一侧与放置箱(204)内腔正面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魏晓燕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