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2903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冷却通道、收卷辊、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上压条、下压条、无杆气缸、割刀,薄膜依次经过冷却槽、冷却通道,并由收卷辊收卷,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分别设置在冷却通道的出口处的侧壁上下方,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相对,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上压条,上压条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V型凹槽,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下压条,下压条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凹槽,矩形凹槽内沿其槽长设置有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驱动端设有割刀,割刀在竖直方向正对V型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冷却、切割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冷却装置
本技术涉及薄膜加工
,具体是一种薄膜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在塑料薄膜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经过原料共混、熔融、挤出成型、冷却等过程,在塑料薄膜经过挤出成型后,由于温度高,会将薄膜融化,需要经塑料薄膜进行冷却,现有的冷却效果不是很理想,薄膜冷却后需要收卷,在薄膜收卷完成后,需要切断薄膜,但大多数采用人工裁切,但人工裁切的切口不整齐,且占用大量人工,且工作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冷却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冷却通道、收卷辊、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上压条、下压条、无杆气缸、割刀,薄膜依次经过所述冷却槽、冷却通道,并由所述收卷辊收卷,所述冷却槽的左右侧均设有托料辊,所述冷却槽内部设有多组导料辊,冷却槽内部右侧上端对称设有轴向与所述托料辊轴向平行且分别位于薄膜两侧的两组出气管,两组所述出气管位于薄膜的一侧上均设有出气孔以及分别与薄膜两侧接触的橡胶刮水板,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槽右侧,所述冷却通道内部的上下侧壁均设有若干冷气出口,所述冷却通道内部还水平且并排设有若干组排料托辊,所述排料托辊与托料辊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分别设置在冷却通道的右侧出口处的侧壁上下方,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相对,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所述上压条,所述上压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托料辊的轴向平行,上压条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V型凹槽,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所述下压条,所述下压条与所述上压条平行且竖直方向重合,所述下压条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沿其槽长设置有所述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驱动端设有所述割刀,割刀在竖直方向正对所述V型凹槽。进一步的,与薄膜两侧接触的橡胶刮水板顶端相互依靠,且呈三角形对称分布在薄膜的两端。进一步的,所述上压条的下端面V型凹槽两侧与下压条的上端面矩形凹槽两侧分别用于压紧薄膜的上下侧面。进一步的,所述V型凹槽两侧与矩形凹槽两侧压紧薄膜的上下侧面时,割刀插入V型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导料辊有三组,且呈V型分布在冷却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其结构简单、新颖,使用方便,冷却、切割效果好。薄膜经过冷却槽左侧的托料辊,在导料辊的限制下位于冷却槽内,进行第一步冷却,然后薄膜经过两组出气管以及冷却槽右侧的托料辊后被牵引至冷却通道内,薄膜在经过两组出气管时,出气管上的橡胶刮水板将薄膜两侧的水珠刮下,然后出气管的出气孔吹出的常温气流,可加速薄膜两侧剩下的水渍蒸发,薄膜在冷却通道内部时,由排料托辊牵引输送,并由冷气出口吹出的冷风进行第二步降温,然后薄膜从冷却通道的右侧出口被牵引出,由收卷辊卷绕收料,在收卷辊收卷到设定圈数后,通过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分别驱动上压条、下压条,使上压条、下压条相向运动,使上压条的下端面V型凹槽两侧与下压条的上端面矩形凹槽两侧分别压紧薄膜的上下侧面,此时割刀插入V型凹槽内,然后通过无杆气缸的驱动,使割刀沿着V型凹槽对薄膜进行裁切,通过上压条与下压条的配合,对薄膜进行了压紧,从而对薄膜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割刀在裁切时,薄膜打皱,影响切割,保证了切口的整齐。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冷却槽,2、冷却通道,3、收卷辊,4、第一驱动气缸,5、第二驱动气缸,6、上压条,7、下压条,8、无杆气缸,9、割刀,10、托料辊,11、导料辊,12、出气管,13、出气孔,14、橡胶刮水板,15、冷气出口,16、排料托辊,17、V型凹槽,18、V型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槽1、冷却通道2、收卷辊3、第一驱动气缸4、第二驱动气缸5、上压条6、下压条7、无杆气缸8、割刀9,薄膜依次经过冷却槽1、冷却通道2,并由收卷辊3收卷,冷却槽1的左右侧均设有托料辊10,冷却槽1内部设有三组呈V型分布的导料辊11,导料辊11轴向与托料辊10轴向平行,冷却槽1内部右侧上端对称设有轴向与托料辊10轴向平行且分别位于薄膜两侧的两组出气管12,两组出气管12位于薄膜的一侧上均设有出气孔13以及分别与薄膜两侧接触的橡胶刮水板14,冷却通道2设置在冷却槽1右侧,冷却通道2内部的上下侧壁均设有若干冷气出口15,冷却通道2内部还水平且并排设有若干组排料托辊16,排料托辊16与托料辊10的轴向平行,第一驱动气缸4、第二驱动气缸5分别设置在冷却通道2的右侧出口处的侧壁上下方,第一驱动气缸4、第二驱动气缸5的活塞端相对,第一驱动气缸4的活塞端设有上压条6,上压条6的长度方向与托料辊10的轴向平行,上压条6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V型凹槽17,第二驱动气缸5的活塞端设有下压条7,下压条7与上压条6平行且竖直方向重合,下压条7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凹槽18,矩形凹槽18内沿其槽长设置有无杆气缸8,无杆气缸8的驱动端设有割刀9,割刀9在竖直方向正对V型凹槽17。具体的,与薄膜两侧接触的橡胶刮水板14顶端相互依靠,且呈三角形对称分布在薄膜的两端。具体的,上压条6的下端面V型凹槽17两侧与下压条8的上端面矩形凹槽18两侧分别用于压紧薄膜的上下侧面,V型凹槽17两侧与矩形凹槽18两侧压紧薄膜的上下侧面时,割刀9插入V型凹槽17内。工作过程:薄膜经过冷却槽1左侧的托料辊10,在导料辊11的限制下位于冷却槽1内,进行第一步冷却,然后薄膜经过两组出气管12以及冷却槽1右侧的托料辊10后被牵引至冷却通道2内,薄膜在经过两组出气管12时,出气管12上的橡胶刮水板14将薄膜两侧的水珠刮下,然后出气管12的出气孔13吹出的常温气流,可加速薄膜两侧剩下的水渍蒸发,薄膜在冷却通道2内部时,由排料托辊16牵引输送,并由冷气出口15吹出的冷风进行第二步降温,然后薄膜从冷却通道2的右侧出口被牵引出,由收卷辊3卷绕收料,在收卷辊3收卷到设定圈数后,通过第一驱动气缸4、第二驱动气缸5分别驱动上压条6、下压条7,使上压条6、下压条7相向运动,使上压条6的下端面V型凹槽17两侧与下压条7的上端面矩形凹槽18两侧分别压紧薄膜的上下侧面,此时割刀9插入V型凹槽17内,然后通过无杆气缸8的驱动,使割刀9沿着V型凹槽17对薄膜进行裁切,通过上压条6与下压条7的配合,对薄膜进行了压紧,从而对薄膜起到固定作用,防止割刀9在裁切时,薄膜打皱,影响切割,保证了切口的整齐。以上所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槽、冷却通道、收卷辊、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上压条、下压条、无杆气缸、割刀,薄膜依次经过所述冷却槽、冷却通道,并由所述收卷辊收卷,所述冷却槽的左右侧均设有托料辊,所述冷却槽内部设有多组导料辊,冷却槽内部右侧上端对称设有轴向与所述托料辊轴向平行且分别位于薄膜两侧的两组出气管,两组所述出气管位于薄膜的一侧上均设有出气孔以及分别与薄膜两侧接触的橡胶刮水板,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槽右侧,所述冷却通道内部的上下侧壁均设有若干冷气出口,所述冷却通道内部还水平且并排设有若干组排料托辊,所述排料托辊与托料辊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分别设置在冷却通道的右侧出口处的侧壁上下方,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相对,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所述上压条,所述上压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托料辊的轴向平行,上压条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V型凹槽,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所述下压条,所述下压条与所述上压条平行且竖直方向重合,所述下压条的上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矩形凹槽,所述矩形凹槽内沿其槽长设置有所述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驱动端设有所述割刀,割刀在竖直方向正对所述V型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冷却槽、冷却通道、收卷辊、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上压条、下压条、无杆气缸、割刀,薄膜依次经过所述冷却槽、冷却通道,并由所述收卷辊收卷,所述冷却槽的左右侧均设有托料辊,所述冷却槽内部设有多组导料辊,冷却槽内部右侧上端对称设有轴向与所述托料辊轴向平行且分别位于薄膜两侧的两组出气管,两组所述出气管位于薄膜的一侧上均设有出气孔以及分别与薄膜两侧接触的橡胶刮水板,所述冷却通道设置在所述冷却槽右侧,所述冷却通道内部的上下侧壁均设有若干冷气出口,所述冷却通道内部还水平且并排设有若干组排料托辊,所述排料托辊与托料辊的轴向平行,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分别设置在冷却通道的右侧出口处的侧壁上下方,第一驱动气缸、第二驱动气缸的活塞端相对,第一驱动气缸的活塞端设有所述上压条,所述上压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托料辊的轴向平行,上压条的下端面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V型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俊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润丰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