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涂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3282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具有式(I)‑1所示的结构的涂膜、包含其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多层涂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层涂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汽车车体上的涂膜的形成方法,采用通过如下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所述方式为:涂装电沉积涂料,涂装中涂涂料,进而涂装水性底涂涂料,通过预备加热(预加热)使稀释介质挥发后,涂装透明涂料,实施烘烤固化。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该方式中用于形成涂膜所需的涂料组合物,能够表现出耐崩裂性、耐水性等性能。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126107号专利文献2:国际公开第1996/17881号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57-198760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公平4-001033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昭53-13593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技术中,有时涂膜的耐流挂性、烘烤(加热干燥)时的涂膜的耐黄变性不充分。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状况而做出的,提供具备耐流挂性及烘烤时的耐黄变性优异的涂膜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即,本专利技术包括以下的方案。[1]一种涂膜,其具有式(I)-1所示的结构。[2]根据[1]所述的涂膜,其还具有式(II)-1所示的结构。[3]根据[2]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前述式(I)-1所示的结构中的羰基(A)与前述式(II)-1所示的结构中的羰基(B)的摩尔比为A/(A+B)=0.2~0.9。r>[4]根据[2]或[3]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前述式(II)-1所示的结构为式(II)-2所示的结构。[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5]根据[4]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前述式(I)-1所示的结构(A’)与前述式(II)-2所示的结构(B’)的重量比在分别以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换算时为A’/(A’+B’)=0.2~1.0。[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6]一种多层涂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在被涂覆物上层叠第一涂膜、第二涂膜和透明涂膜而成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前述第一涂膜为使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涂膜,前述第二涂膜为使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涂膜,前述透明涂膜为使透明涂料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涂膜,选自由前述第一涂膜和前述第二涂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层的涂膜为[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膜。[7]根据[6]所述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透明涂膜具有所述式(II)-2所示的结构。[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8]一种物品,其具备[6]或[7]所述的多层涂膜层叠体。[9]一种多层涂膜层叠体的制造方法,其依次包括如下工序:工序1,将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涂装到被涂覆物的表面上,形成第一涂膜;工序2,在前述第一涂膜上涂装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形成第二涂膜;工序3,在前述第二涂膜上涂装透明涂料组合物,形成透明涂膜;以及,工序4,将形成在前述被涂覆物上的前述第一涂膜、前述第二涂膜和前述透明涂膜同时烘烤,选自由前述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和前述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水系涂料组合物含有前述式(I)所示的氨基脲化合物。[10]根据[9]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选自由前述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和前述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水系涂料组合物还含有具有羰基的树脂。[11]根据[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选自由前述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和前述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水系涂料组合物含有所述式(II)所示的三异氰酸酯化合物。[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12]根据[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选自由前述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和前述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水系涂料组合物含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13]根据[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透明涂料组合物含有所述式(II)所示的三异氰酸酯化合物。[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14]根据[9]或[10]所述的制造方法,其中,前述透明涂料组合物含有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上述方式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及其制造方法,能够得到具备耐流挂性及烘烤时的耐黄变性优异的涂膜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于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以下有时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以下的本实施方式为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并不旨在将本专利技术限定于以下的内容。本专利技术可以在其主旨的范围内适宜变形来实施。《涂膜》本实施方式的涂膜具有式(I)-1所示的结构。本实施方式的涂膜优选还具有式(II)-1所示的结构。前述式(II)-1所示的结构优选为式(II)-2所示的结构。[式(II)-2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本实施方式的涂膜中,前述式(I)-1所示的结构中的羰基(A)与前述式(II)-1所示的结构中的羰基(B)的摩尔比优选为A/(A+B)=0.2~0.9、更优选为0.4~0.8。另外,前述式(I)-1所示的结构(A’)与前述式(II)-2所示的结构(B’)的重量比在分别以下述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下述式(II)所示的化合物换算时优选为A’/(A’+B’)=0.2~1.0、更优选为0.2~0.95、更优选为0.25~0.95、进一步优选为0.5~0.9、特别优选为0.5~0.85。[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R1和Y1具体如后述。本实施方式的膜厚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膜,其具有式(I)-1所示的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21 JP 2018-1774491.一种涂膜,其具有式(I)-1所示的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涂膜,其还具有式(II)-1所示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1所示的结构中的羰基(A)与所述式(II)-1所示的结构中的羰基(B)的摩尔比为A/(A+B)=0.2~0.9。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I)-1所示的结构为式(II)-2所示的结构,



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涂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式(I)-1所示的结构(A’)与所述式(II)-2所示的结构(B’)的重量比在分别以式(I)所示的化合物和式(II)所示的化合物换算时为A’/(A’+B’)=0.2~1.0,






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的2价的烃基,存在多个的Y1彼此任选相同或不同,R1为氢原子或碳数1~12的1价的烃基。


6.一种多层涂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是在被涂覆物上层叠第一涂膜、第二涂膜和透明涂膜而成的多层涂膜层叠体,
所述第一涂膜为使第一水系涂料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涂膜,
所述第二涂膜为使第二水系涂料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涂膜,
所述透明涂膜为使透明涂料组合物固化而成的涂膜,
选自由所述第一涂膜和所述第二涂膜组成的组中的至少1层的涂膜为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涂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层涂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涂膜具有所述式(II)-2所示的结构,



式(II)中,存在多个的Y1彼此独立地为单键、或者任选包含酯结构和/或醚结构的碳数1~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轮祐一印南雄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