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2040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所述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和模槽,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模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适配;三个连通槽,三个所述连通槽均开设在所述模槽的底部内壁上;运作槽,所述运作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底部,所述运作槽与所述连通槽相连通;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运作槽内;气缸一,所述气缸一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运作槽内并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具有能将壳体自动顶出、方便取料、减少刮痕产生、提高产品质量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涉及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成型模具是依据实物的形状和结构按比例制成的模具,用压制或浇灌的方法使材料成为一定形状的工具,在双滤光片切换器的生产过程中,便会通过专门的成型模具将其外壳进行浇铸成型,从而能够得到切换器外壳。然而,传统的用于制作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的成型模具在使用时,当壳体制作完毕需要取出时,需要通过其他工具将壳体翘出一段,然后才能取下,取料过程中较为麻烦,虽然有的模具上会设置一些顶料功能,但其上的顶头与壳体硬性接触顶出,容易是壳体出现刮痕或毛刺,降低了壳体的生产质量。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将壳体自动顶出、方便取料、减少刮痕产生、提高产品质量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包括:下模、上模和模槽,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模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适配;三个连通槽,三个所述连通槽均开设在所述模槽的底部内壁上;运作槽,所述运作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底部,所述运作槽与所述连通槽相连通;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运作槽内;气缸一,所述气缸一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运作槽内并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三个承载柱,三个所述承载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三个所述承载柱分别与三个所述连通槽相适配;三个内腔,三个所述内腔分别开设在三个所述承载柱上;三个顶杆,三个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连通槽内,三个所述顶杆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三个所述内腔内并与对应的所述内腔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三个托板,三个所述托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顶杆的顶端,所述托板与所述连通槽的内壁相接触;三个衔接板,三个所述衔接板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内腔内,三个所述衔接板的顶分别与三个所述顶杆固定连接;三个弹簧一,三个所述弹簧一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内腔的底部内壁上,三个所述弹簧一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两个嵌槽,两个所述嵌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上模的两侧,所述嵌槽的底部设为开口;两个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模内,两个所述承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上模外;两个气缸二,两个所述气缸二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两侧,两个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两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嵌槽内,两个所述延伸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嵌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相接触;两个压杆,两个所述压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伸板的底部;两个收纳槽,两个所述收纳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承重板上;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伸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所述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优选的,两个所述收纳槽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弹簧二,两个所述弹簧二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杆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下模的底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架板,两个所述架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杆,两个所述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与所述气缸一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运作槽的顶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支杆,所述支杆贯穿所述顶板并与所述顶板滑动连接,所述支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挡板的顶部与所述顶板相接触。优选的,所述内腔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配槽,所述配槽的顶部与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竖杆,两个所述竖杆均贯所述衔接板并与所述衔接板滑动连接。优选的,所述压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橡胶垫。优选的,所述延伸板的顶部开设有斜滑面。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壳体制作完毕后,启动气缸二的输出轴伸出,使承重板下降至上模的下方,弹簧二便将延伸板顶出,然后启动气缸一的输出轴伸出,使得承载柱连带着托板上升,将壳体顶出,顶出时,由于壳体自身重力,顶杆便适应性下降,能够有效抵消一部分气缸一输出轴伸出时的瞬时力度,从而避免托板与壳体之间硬性撞击性的接触,减少了壳体上出现刮痕摩擦的印记,提高了产品质量,且直到壳体刚接触到橡胶垫后,启动气缸二的输出轴缩回,将橡胶垫带入嵌槽内,便可轻松即将壳体抽出,取料完毕后,启动气缸一的输出轴缩回,将托板带回原位,即可进行下一个浇筑成型工作,通过橡胶垫在上方抵挡着,能够防止壳体在顶出时与托板分开出现抛移的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壳体的生产质量,且通过较为自动的物料方式,提高了取料效率,方便进行取料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1、下模;2、上模;3、模槽;4、连通槽;5、运作槽;6、顶板;7、气缸一;8、承载柱;9、内腔;10、顶杆;11、托板;12、衔接板;13、弹簧一;14、嵌槽;15、承重板;16、气缸二;17、延伸板;18、压杆;19、收纳槽;20、活动杆;21、弹簧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下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A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所示的B部放大示意图。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包括:下模1、上模2和模槽3,所述上模2设置在所述下模1的上方,所述模槽3开设在所述下模1的顶部,所述下模1与所述上模2相适配;三个连通槽4,三个所述连通槽4均开设在所述模槽3的底部内壁上;运作槽5,所述运作槽5开设在所述下模1的底部,所述运作槽5与所述连通槽4相连通;顶板6,所述顶板6设置在所述运作槽5内;气缸一7,所述气缸一7设置在所述下模1的下方,所述气缸一7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运作槽5内并与所述顶板6固定连接;三个承载柱8,三个所述承载柱8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6的顶部,三个所述承载柱8分别与三个所述连通槽4相适配;三个内腔9,三个所述内腔9分别开设在三个所述承载柱8上;三个顶杆10,三个所述顶杆10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连通槽4内,三个所述顶杆10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三个所述内腔9内并与对应的所述内腔9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三个托板11,三个所述托板11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顶杆10的顶端,所述托板11与所述连通槽4的内壁相接触;三个衔接板12,三个所述衔接板12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内腔9内,三个所述衔接板12的顶分别与三个所述顶杆10固定连接;三个弹簧一13,三个所述弹簧一13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内腔9的底部内壁上,三个所述弹簧一13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所述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下模、上模和模槽,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模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适配;/n三个连通槽,三个所述连通槽均开设在所述模槽的底部内壁上;/n运作槽,所述运作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底部,所述运作槽与所述连通槽相连通;/n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运作槽内;/n气缸一,所述气缸一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运作槽内并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n三个承载柱,三个所述承载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三个所述承载柱分别与三个所述连通槽相适配;/n三个内腔,三个所述内腔分别开设在三个所述承载柱上;/n三个顶杆,三个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连通槽内,三个所述顶杆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三个所述内腔内并与对应的所述内腔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n三个托板,三个所述托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顶杆的顶端,所述托板与所述连通槽的内壁相接触;/n三个衔接板,三个所述衔接板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内腔内,三个所述衔接板的顶分别与三个所述顶杆固定连接;/n三个弹簧一,三个所述弹簧一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内腔的底部内壁上,三个所述弹簧一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n两个嵌槽,两个所述嵌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上模的两侧,所述嵌槽的底部设为开口;/n两个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模内,两个所述承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上模外;/n两个气缸二,两个所述气缸二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两侧,两个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n两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嵌槽内,两个所述延伸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嵌槽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相接触;/n两个压杆,两个所述压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伸板的底部;/n两个收纳槽,两个所述收纳槽分别开设在两个所述承重板上;/n两个活动杆,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所述延伸板相互靠近的一侧,两个所述活动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收纳槽内,两个所述活动杆分别与两个所述收纳槽的内壁滑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滤光片切换器壳体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下模、上模和模槽,所述上模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模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顶部,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适配;
三个连通槽,三个所述连通槽均开设在所述模槽的底部内壁上;
运作槽,所述运作槽开设在所述下模的底部,所述运作槽与所述连通槽相连通;
顶板,所述顶板设置在所述运作槽内;
气缸一,所述气缸一设置在所述下模的下方,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延伸至所述运作槽内并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
三个承载柱,三个所述承载柱均固定安装在所述顶板的顶部,三个所述承载柱分别与三个所述连通槽相适配;
三个内腔,三个所述内腔分别开设在三个所述承载柱上;
三个顶杆,三个所述顶杆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连通槽内,三个所述顶杆的底端分别延伸至三个所述内腔内并与对应的所述内腔的顶部内壁滑动连接;
三个托板,三个所述托板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顶杆的顶端,所述托板与所述连通槽的内壁相接触;
三个衔接板,三个所述衔接板分别设置在三个所述内腔内,三个所述衔接板的顶分别与三个所述顶杆固定连接;
三个弹簧一,三个所述弹簧一分别固定安装在三个所述内腔的底部内壁上,三个所述弹簧一的顶端分别与三个所述衔接板固定连接;
两个嵌槽,两个所述嵌槽分别开设在所述上模的两侧,所述嵌槽的底部设为开口;
两个承重板,两个所述承重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上模内,两个所述承重板相互远离的一侧均延伸至所述上模外;
两个气缸二,两个所述气缸二分别设置在所述上模的两侧,两个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分别与两个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
两个延伸板,两个所述延伸板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嵌槽内,两个所述延伸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分别与两个所述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郎飞盛佳明洪华何玉刚陈琪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日月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