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21850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3: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包括丝锥杆、连接在所述丝锥杆一端的棱柄部、连接在所述棱柄部一端的螺纹部,所述棱柄部与所述螺纹部上设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所述棱柄部上具有平面端、弧面端,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平面端与所述弧面端之间形成一个棱边端,所述棱边端的数量为4~16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去毛刺挤压丝锥,可以改善内螺纹上存在毛刺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
本技术涉及丝锥
,具体涉及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
技术介绍
挤压丝锥是利用金属塑性变形原理而加工内螺纹的一种新型螺纹刀具,挤压丝锥挤压内螺纹是无屑加工工艺,特别适用于强度较低、塑性较好的铜合金和铝合金,也可用于不锈钢和低碳钢等硬度低、塑性大的材料攻丝,寿命长。用挤压丝锥挤出的螺纹表面光洁度高,螺纹的金属纤维不会断裂,并在表面形成一层冷硬层,可提高螺纹的强度和耐磨性。现有技术的挤压丝锥,通常为具有用于挤压的螺纹部以及圆的柄部,这样结构的挤压丝锥,加工后工件的内螺纹上通常会产生毛刺,存在较大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可改善内螺纹上存在毛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解决: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包括丝锥杆、连接在所述丝锥杆一端的棱柄部、连接在所述棱柄部一端的螺纹部,所述棱柄部与所述螺纹部上设有第一油槽、第二油槽,所述棱柄部上具有平面端、弧面端,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平面端与所述弧面端之间形成一个棱边端,所述棱边端的数量为4~16个。具体的,所述平面端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第三平面、第四平面,所述弧面端包括第一弧形面、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油槽位于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之间,所述第二油槽位于所述第三平面与所述第四平面之间,所述棱边端的数量为4个,所述棱边端包括在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交界处形成的第一棱边、在所述第二平面与所述第一弧形面的交界处形成的第二棱边、在所述第一弧形面与所述第三平面的交界处形成的第三棱边、在所述第四平面与所述第二弧形面的交界处形成的第四棱边。具体的,所述螺纹部包括若干挤压模块,所述挤压模块包括第一线形棱脊、第二线形棱脊、第一弧形棱脊、第三线形棱脊、第四线形棱脊、第二弧形棱脊,所述第一油槽位于所述第一线形棱脊与所述第二线形棱脊之间,所述第二油槽位于所述第三线形棱脊与所述第四线形棱脊之间。具体的,所述棱柄部与所述螺纹部中部还设有一个通孔。具体的,设定所述棱柄部沿轴向方向上的横截面为第一剖切面,所述第一棱边与所述通孔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一辅助线,所述第一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油槽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棱边与所述通孔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二辅助线,所述第二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油槽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所述第三棱边与所述通孔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三辅助线,所述第三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油槽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所述第四棱边与所述通孔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四辅助线,所述第四辅助线与所述第一油槽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具体的,所述棱柄部的长度为所述螺纹部长度的四倍。具体的,所述棱柄部的长度为17.6mm,所述螺纹部的长度为4.4mm。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去毛刺挤压丝锥,在棱柄部上形成了多个棱边,利用多个棱边在挤压和退刀过程中对内螺纹的两次校正作用,能够将加工形成的内螺纹表面毛刺修整去除,所形成的内螺纹表面平整无毛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面图。图3为实施例1中棱柄部的横截面结构图。图4为实施例1中棱柄部、螺纹部的立体结构图。图5为利用技术的去毛刺挤压丝锥对工件加工过程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2中棱柄部的横截面结构图。图7为实施例3中棱柄部的横截面结构图。附图标记为:丝锥杆1、棱柄部2、第一平面21、第二平面22、第一弧形面23、第三平面24、第四平面25、第二弧形面26、第一棱边201、第二棱边202、第三棱边203、第四棱边204、螺纹部3、挤压模块31、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5、通孔6、工件7、第五棱边8、第六棱边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参照图1-5所示: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包括丝锥杆1、连接在丝锥杆1一端的棱柄部2、连接在棱柄部2一端的螺纹部3,螺纹部3包括若干挤压模块31,挤压模块31包括第一线形棱脊、第二线形棱脊、第一弧形棱脊、第三线形棱脊、第四线形棱脊、第二弧形棱脊,第一油槽4位于第一线形棱脊与第二线形棱脊之间,第二油槽5位于第三线形棱脊与第四线形棱脊之间,棱柄部2与螺纹部3上设有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5,棱柄部2上具有第一平面21、第二平面22、第一弧形面23、第三平面24、第四平面25、第二弧形面26,第一油槽4位于第一平面21与第二平面22之间,第二油槽5位于第三平面24与第四平面25之间,第一平面21与第二弧形面26的交界处形成第一棱边201,第二平面22与第一弧形面23的交界处形成第二棱边202,第一弧形面23与第三平面24的交界处形成第三棱边203,第四平面25与第二弧形面26的交界处形成第四棱边204,实际加工过程中,工件7经过螺纹部3挤压行进后内侧形成内螺纹,但内螺纹的端部会带有毛刺,利用本申请的去毛刺挤压丝锥修整毛刺过程如图5所示,在螺纹部3挤压行进制作完成内螺纹后,棱柄部2的四个棱边对内螺纹端部进行第一次校正,然后退刀过程棱柄部2的四个棱边对内螺纹端部进行第二次校正,校正后的内螺纹端面表面平整无毛刺。优选的,棱柄部2与螺纹部3中部还设有一个通孔6。优选的,设定棱柄部2沿轴向方向上的横截面为第一剖切面,第一棱边201与通孔6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一辅助线,第一辅助线与第一油槽4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第二棱边202与通孔6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二辅助线,第二辅助线与第一油槽4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第三棱边203与通孔6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三辅助线,第三辅助线与第一油槽4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第四棱边204与通孔6中心所形成的线为第四辅助线,第四辅助线与第一油槽4底面中垂线所形成的夹角为45°。优选的,棱柄部2的长度为螺纹部3长度的四倍,延长了棱柄部2的长度,使得螺纹部3加工更深的通孔或盲孔时,棱柄部2依然能够对形成的内螺纹进行校正。优选的,棱柄部2的长度为17.6mm,螺纹部3的长度为4.4mm。实施例2参照图1、5、6所示: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包括丝锥杆1、连接在丝锥杆1一端的棱柄部2、连接在棱柄部2一端的螺纹部3,棱柄部2与螺纹部3上设有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5,棱柄部2上具有平面端、弧面端,每两个相邻的平面端与弧面端之间形成一个第五棱边8,第五棱边8的数量为6个,实际加工过程中,工件7经过螺纹部3挤压行进后内侧形成内螺纹,但内螺纹的端部会带有毛刺,利用本申请的去毛刺挤压丝锥修整毛刺过程如图5所示,在螺纹部3挤压行进制作完成内螺纹后,棱柄部2的六个第五棱边8对内螺纹端部进行第一次校正,然后退刀过程棱柄部2的六个第五棱边8对内螺纹端部进行第二次校正,校正后的内螺纹端面表面平整无毛刺。实施例3参照图1、5、7所示: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包括丝锥杆1、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其特征在于,包括丝锥杆(1)、连接在所述丝锥杆(1)一端的棱柄部(2)、连接在所述棱柄部(2)一端的螺纹部(3),所述棱柄部(2)与所述螺纹部(3)上设有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5),所述棱柄部(2)上具有平面端、弧面端,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平面端与所述弧面端之间形成一个棱边端,所述棱边端的数量为4~16个。/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其特征在于,包括丝锥杆(1)、连接在所述丝锥杆(1)一端的棱柄部(2)、连接在所述棱柄部(2)一端的螺纹部(3),所述棱柄部(2)与所述螺纹部(3)上设有第一油槽(4)、第二油槽(5),所述棱柄部(2)上具有平面端、弧面端,每两个相邻的所述平面端与所述弧面端之间形成一个棱边端,所述棱边端的数量为4~16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平面端包括第一平面(21)、第二平面(22)、第三平面(24)、第四平面(25),所述弧面端包括第一弧形面(23)、第二弧形面(26),所述第一油槽(4)位于所述第一平面(21)与所述第二平面(22)之间,所述第二油槽(5)位于所述第三平面(24)与所述第四平面(25)之间,所述棱边端的数量为4个,所述棱边端包括在所述第一平面(21)与所述第二弧形面(26)的交界处形成的第一棱边(201)、在所述第二平面(22)与所述第一弧形面(23)的交界处形成的第二棱边(202)、在所述第一弧形面(23)与所述第三平面(24)的交界处形成的第三棱边(203)、在所述第四平面(25)与所述第二弧形面(26)的交界处形成的第四棱边(20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去毛刺挤压丝锥,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部(3)包括若干挤压模块(31),所述挤压模块(31)包括第一线形棱脊、第二线形棱脊、第一弧形棱脊、第三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辉李志轩李明轩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速博特五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