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1936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9
一种投影镜头,其最大像高设定为IMH,并由一投影侧至一影像源侧依序排列,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且第一透镜为负透镜、第二透镜为正透镜、第三透镜为负透镜、第四透镜为正透镜、第五透镜为正透镜及第六透镜为正透镜,并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设定为SD,及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一影像源之间的长度设定为TTL,并满足下列条件:1.4<SD/IMH<1.8及0.15<SD/TTL<0.2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投影镜头
本专利技术有关一种投影镜头,尤指一种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与最大像高,配合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一影像源之间的长度。
技术介绍
由于光学科技进步,使投影机不仅可用在办公室进行简报,也逐渐广泛应用于家庭进行观赏视讯、节目,因此,业者为了让投影机便于使用及携带,亦朝向缩小投影机的投影镜头的体积进行研发,如此一来,当该投影镜头的体积在缩小时,则使该投影镜头的透镜组合架构简单及成本便宜,但却影响投影成像质量。该投影镜头为了投影成像品质,而该投影镜头的焦距越长,但其视场角较小,反之,该投影镜头的焦距越短,但其视场角较大,以致光学原理产生的畸变也就越强烈,故该投影镜头的焦距会影响投影成像质量。该投影镜头的透镜组合架构及焦距皆影响投影成像质量,而如何在该投影镜头的透镜组合架构简单及成本便宜,也能兼顾投影成像质量,并配合该投影镜头的焦距,也可稳定投影成像质量,为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其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与最大像高,配合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一影像源之间的长度,进而使透镜组合架构简单及成本便宜,也能兼顾投影成像质量的功效增进。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提供一种投影镜头,其焦距与各透镜的焦距调整出一定匹配范围内,进而可稳定投影成像质量的功效增进。为达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该投影镜头的最大像高设定为IMH,并由一投影侧至一影像源侧依序排列,包含: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且该第一透镜为负透镜、该第二透镜为正透镜、该第三透镜为负透镜、该第四透镜为正透镜、该第五透镜为正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正透镜,并以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设定为SD,及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一影像源之间的长度设定为TTL,并满足下列条件:1.4<SD/IMH<1.8及0.15<SD/TTL<0.20。依据前揭特征,该投影镜头的焦距介于13mm~15mm。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且其凸面朝该投影侧;该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该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该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二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投影侧,或该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或该第二透镜为凹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投影侧。依据前揭特征,该第六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影像源侧,或该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或该第六透镜为凹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影像源侧。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一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为非球面透镜。依据前揭特征,该第三透镜与该第四透镜胶合成一胶合透镜,该胶合透镜具有负屈亮度。依据前揭特征,该投影镜头的焦距设定为F、该胶合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c、该第一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5、该第六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6,并满足下列条件:-5.5≤fc/F≤-1.8,或-2.1≤f1/F≤-1.5,或1.8≤f2/F≤2.6,或-1.2≤f3/F≤-0.6,或1.1≤f4/F≤1.8,或1.5≤f5/F≤2.5,或3.2≤f6/F≤4.6其中之一。依据前揭特征,该投影镜头的焦距设定为F、该胶合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c、该第一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1、该第二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2、该第三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3、该第四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4、该第五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5、该第六透镜的焦距设定为f6,并满足下列条件:-5.5≤fc/F≤-1.8、-2.1≤f1/F≤-1.5、1.8≤f2/F≤2.6、-1.2≤f3/F≤-0.6、1.1≤f4/F≤1.8、1.5≤f5/F≤2.5及3.2≤f6/F≤4.6。依据前揭特征,更包括:一光圈,位于该第二透镜与该第三透镜之间;以及一棱镜,位于该第六透镜与该影像源之间。藉助上揭技术手段,本专利技术以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与最大像高,配合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该影像源之间的长度,进而使透镜组合架构简单及成本便宜,也能兼顾投影成像质量的功效增进,及该投影镜头的焦距与各该透镜的焦距调整出一定匹配范围内,进而可稳定投影成像质量的功效增进。附图说明图1A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透镜配置示意图。图1B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路径示意图。图1C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像散场曲图。图1D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畸变图。图1E为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例的光线像差图。图2A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透镜配置示意图。图2B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路径示意图。图2C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像散场曲图。图2D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畸变图。图2E为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的光线像差图。图3A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透镜配置示意图。图3B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路径示意图。图3C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像散场曲图。图3D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畸变图。图3E为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例的光线像差图。图4A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透镜配置示意图。图4B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例的光路径示意图。图5A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透镜配置示意图。图5B为本专利技术第五实施例的光路径示意图。图6A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透镜配置示意图。图6B为本专利技术第六实施例的光路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A、10B、10C、10D、10E、10F-投影镜头;TTL-长度;SD-有效半径;IMH-最大像高;L1-第一透镜;L2-第二透镜;L3-第三透镜;L4-第四透镜;L5-第五透镜;L6-第六透镜;IS-影像源;C-胶合透镜;A-光圈;P-棱镜;1R1、1R2、2R1、2R2、3R1、4R1、4R2、5R1、5R2、6R1、6R2、PR1、PR2-表面;λ1-第一波长;λ2-第二波长;λ3-第三波长。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A~6B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投影镜头10A、10B、10C、10D、10E、10F,该投影镜头10A、10B、10C、10D、10E、10F的最大像高设定为IMH,其单位为mm,并由一投影侧至一影像源侧依序排列的较佳实施例包含:一第一透镜(L1)、一第二透镜(L2)、一第三透镜(L3)、一第四透镜(L4)、一第五透镜(L5)及一第六透镜(L6),且该第一透镜(L1)为负透镜、该第二透镜(L2)为正透镜、该第三透镜(L3)为负透镜、该第四透镜(L4)为正透镜、该第五透镜(L5)为正透镜及该第六透镜(L6)为正透镜,并以该第一透镜(L1)的投影侧表面(1R1)的有效半径(Semi-Diameter)设定为SD,其单位为mm,及该第一透镜(L1)的投影侧表面(1R1)与一影像源(ImageSource)(IS)之间的长度设定为TTL,其单位为mm,并满足下列条件:1.4<SD/IMH<1.8及0.15<SD/TTL<0.20,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的最大像高设定为IMH,并由一投影侧至一影像源侧依序排列,其特征在于,包含:/n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且该第一透镜为负透镜、该第二透镜为正透镜、该第三透镜为负透镜、该第四透镜为正透镜、该第五透镜为正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正透镜,并以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设定为SD,及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一影像源之间的长度设定为TTL,并满足下列条件:1.4<SD/IMH<1.8及0.15<SD/TTL<0.2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投影镜头,该投影镜头的最大像高设定为IMH,并由一投影侧至一影像源侧依序排列,其特征在于,包含:
一第一透镜、一第二透镜、一第三透镜、一第四透镜、一第五透镜及一第六透镜,且该第一透镜为负透镜、该第二透镜为正透镜、该第三透镜为负透镜、该第四透镜为正透镜、该第五透镜为正透镜及该第六透镜为正透镜,并以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的有效半径设定为SD,及该第一透镜的投影侧表面与一影像源之间的长度设定为TTL,并满足下列条件:1.4<SD/IMH<1.8及0.15<SD/TTL<0.2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投影镜头的焦距介于13mm~15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为凸凹透镜且其凸面朝该投影侧;该第三透镜为双凹透镜;该第四透镜为双凸透镜;该第五透镜为双凸透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投影侧,或该第二透镜为双凸透镜,或该第二透镜为凹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投影侧。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六透镜为平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影像源侧,或该第六透镜为双凸透镜,或该第六透镜为凹凸透镜且其凸面朝该影像源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投影镜头,其特征在于,该第一透镜与该第六透镜为非球面透镜。


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昇澈周昱宏黄威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旸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