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89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具体涉及静电除尘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底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设置有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设置有静电吸附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板,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进行调节静电场内的静电大小,除尘效率高,可净化较高含尘烟气;结构简单,气流速度低,压力损失小;能量消耗比其他类型除尘器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除静电除尘
,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
技术介绍
光学薄膜由薄的分层介质构成的,通过界面传播光束的一类光学介质材料,现如今,光学薄膜已广泛用于光学和光电子
,制造各种光学仪器,然而在生产中,会产生很重的的气体污染源,现如今对于气体除尘的方式大多采用静电除尘,静电除尘,利用静电场使气体电离从而使尘粒带电吸附到电极上的收尘方法,在强电场中空气分子被电离为正离子和电子,电子奔向正极过程中遇到尘粒,使尘粒带负电吸附到正极被收集。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很多除尘装置效率低,可除去的粉尘粒子范围较小,且空气污染排放量高,能量消耗还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板,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进行调节静电场内的静电大小,除尘效率高,可净化较高含尘烟气,结构简单,气流速度低,压力损失小,能量消耗比其他类型除尘器低,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底座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底部设置有正极接头,所述第一连接块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与第一连接块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一端设置有静电吸附板,所述静电吸附板与第一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远离连接轴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连接轴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底部设置有负极接头,所述第二连接块与第二连接轴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靠近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于第二支撑杆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侧设置有T型转杆,所述T型转杆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T型转杆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撑杆与第二连接块,并延伸至第二连接轴的凹槽内,所述底座顶部设置有箱体,所述底座顶端设置有线槽,所述底座靠近线槽一侧设置有交流转换器。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一侧设置有进气口,所述箱体另一侧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内设置有过滤网。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底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所述底座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集粉箱。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正极接头与负极接头均通过电路与交流转换器连接。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粉箱的材质由有机玻璃制成。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与凸块相匹配。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集粉箱与底座活动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板,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进行调节静电场内的静电大小,除尘效率高,可净化较高含尘烟气;结构简单,气流速度低,压力损失小;能量消耗比其他类型除尘器低;2、通过设置过滤网,其过滤网,可以过滤掉空气中较大的粉尘颗粒,减少机构的负荷,能够除去的粒子粒径范围较宽气流速度低,压力损失小,且过滤完气体通过出气口排出,并且通过第二连接轴中部开设的凹槽与T型转杆一端的凸块,使得静电吸附板得以从底座上拆除下来,方便更换部件与清洗。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的A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年连接轴与T型转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静电吸附板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1、底座;2、第一支撑杆;3、第二支撑杆;4、第一连接块;5、正极接头;6、第一连接轴;7、静电吸附板;8、第二连接轴;9、第二连接块;10、负极接头;11、凹槽;12、T型转杆;13、凸块;14、箱体;15、线槽;16、交流转换器;17、进气口;18、出气口;19、过滤网;20、支撑腿;21、集粉箱。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附图1-4所示的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底座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第一支撑杆2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第一连接块4底部设置有正极接头5,第一连接块4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6,第一连接轴6与第一连接块4活动连接,第一连接轴6一端设置有静电吸附板7,静电吸附板7与第一连接轴6固定连接,静电吸附板7远离第一连接轴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8,第二连接轴8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9,第二连接块9底部设置有负极接头10,第二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轴8活动连接,第二连接轴8靠近第二支撑杆3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凹槽11,第二连接块9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的一侧,第二支撑杆3另一侧设置有T型转杆12,T型转杆12一端设置有凸块13,T型转杆1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撑杆3与第二连接块9,并延伸至第二连接轴8的凹槽11内,底座1顶部设置有箱体14,底座1顶端设置有线槽15,底座1靠近线槽15一侧设置有交流转换器16。进一步的,箱体14一侧设置有进气口17,箱体14另一侧设有出气口18,进气口17内设置有过滤网19,气流在经过进气口17的时候,过滤网19可以有效的过滤掉气流中较大的粉尘颗粒。进一步的,底座1底部边角处均设置有支撑腿20,底座1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集粉箱21,四边角处的支撑腿20,有效的提高了整个机构的稳定性,而集粉箱21可以用来堆积粉尘。进一步的,正极接头5与负极接头10均通过电路与交流转换器16连接,征极接头与负极接头10,通过电路使得两者与交流转换器16连接,形成一个电力的输出。进一步的,集粉箱21的材质由有机玻璃制成,有机玻璃有着良好的透明度,可以看清集粉箱21内部粉尘的容量。进一步的,凹槽11与凸块13相匹配,凹槽11与凸块13相互卡合,使得接触的更加贴合。进一步的,集粉箱21与底座1活动连接,当集粉箱21内的粉尘堆积到一定的程度,可以将集粉箱21抽出,将内部的粉尘处理掉。本技术工作原理:通过设置静电吸附板7,含尘气体经过高压静电场时被电分离,尘粒与负离子结合带上负电后,趋向阳极表面放电而沉积,且静电吸附板7的两端分别设置有正极接头5与负极接头10,两者均通过电路与交流转换器16连接,且交流转换器16具有调节电流大小的作用,可以通过调节电流的大小来进行调节静电场内的静电大小,且静电吸附板7与第一连接块4、第二连接块9均是活动连接,可以通过转动T型转杆12,带动静电吸附的翻转,使得静电吸附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底座(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底部设置有正极接头(5),所述第一连接块(4)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6),所述第一连接轴(6)与第一连接块(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6)一端设置有静电吸附板(7),所述静电吸附板(7)与第一连接轴(6)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7)远离第一连接轴(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8),所述第二连接轴(8)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底部设置有负极接头(10),所述第二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轴(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8)靠近第二支撑杆(3)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第二连接块(9)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3)另一侧设置有T型转杆(12),所述T型转杆(12)一端设置有凸块(13),所述T型转杆(1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撑杆(3)与第二连接块(9),并延伸至第二连接轴(8)的凹槽(11)内,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箱体(14),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线槽(15),所述底座(1)靠近线槽(15)一侧设置有交流转换器(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光学薄膜分条产线的除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一端设置有第一支撑杆(2),所述底座(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支撑杆(3),所述第一支撑杆(2)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块(4),所述第一连接块(4)底部设置有正极接头(5),所述第一连接块(4)中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6),所述第一连接轴(6)与第一连接块(4)活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轴(6)一端设置有静电吸附板(7),所述静电吸附板(7)与第一连接轴(6)固定连接,所述静电吸附板(7)远离第一连接轴(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轴(8),所述第二连接轴(8)一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块(9),所述第二连接块(9)底部设置有负极接头(10),所述第二连接块(9)与第二连接轴(8)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轴(8)靠近第二支撑杆(3)的一端中部开设有凹槽(11),所述第二连接块(9)固定于第二支撑杆(3)的一侧,所述第二支撑杆(3)另一侧设置有T型转杆(12),所述T型转杆(12)一端设置有凸块(13),所述T型转杆(12)的一端依次贯穿第二支撑杆(3)与第二连接块(9),并延伸至第二连接轴(8)的凹槽(11)内,所述底座(1)顶部设置有箱体(14),所述底座(1)顶端设置有线槽(15),所述底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勤林
申请(专利权)人:又进无尘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