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官天日专利>正文

多相流混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1684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换向机构,换向机构驱动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中的液体往复循环,使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其中,换向机构包括动力泵、连通管线、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阀门;动力泵与各驱动机构联动控制;连通管线连通于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各阀门设置于连通管线上;各驱动机构与各阀门一一对应,并控制所对应阀门的启闭状态及启闭速度;动力泵设置于连通管线上并为液体于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交替循环输送过程中提供动力。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多相流混输装置,结构简单,能够提高阀门控制效率,有效减缓液击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相流混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多相流混输
,具体涉及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同时含有气态和液态的混合物,或者同时含有固态、气态和液态的混合物,例如在油田油气开采过程中,对于油气的输送。由于气、液物料的同时存在,难以直接泵送,以免泵等结构空转而易损坏。因此,通常会先进行固、液、气分离处理,以便于分开输送。该处理过程工艺流程、运行和维护过程都比较复杂。近年来,多相混输泵的应用,使得气、液混合物的输送效率得到很大提升。但是,由于气、液混合物的输送过程中,气、液混合物的流量不稳定,对泵的密封、润滑等性能要求均较高,泵的使用期限和效率均会受到影响。在气、液混合物的输送技术中,可在输送管线中接入两个罐体,两个罐体之间通过管线连通,管线上设置泵和阀门,以调节两个罐体间液体的流向。气、液混合物进入到罐体后,气体和液体得以分离;同时,通过调节两个罐体间液体的流向,能够实现气、液混合物的输送。两个罐体间的泵仅涉及液体输送,因此,能够避免气液混合物输送时的不足之处。但是,由于两个罐体间液体流向需频繁转换,液击现象较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多相流输送过程中两个罐体间物料换向过程中液击现象明显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包括:第一罐体;第二罐体;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液体往复循环,使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其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动力泵、连通管线、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动力泵与各所述驱动机构联动控制;所述连通管线连通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各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线上;各所述驱动机构与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并控制所对应阀门的启闭状态及启闭速度;所述动力泵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线上并为所述液体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循环输送过程中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阀门启闭状态及启闭速度的调节机构;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一级传动机构或者二级传动机构。进一步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齿轮机构;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传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阀门通过所述齿轮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大于1。进一步地,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的第一端由所述阀体内穿过所述阀体,并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阀杆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或者,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的第一端由所述阀体内穿过所述阀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阀杆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比大于1。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的第一端由所述阀体内穿过所述阀体,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并与所述调节机构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和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分别为一个;优选地,所述阀门为换向阀,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换向阀驱动连接。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和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分别为两个;优选地,两个所述阀门分别为第一滑阀和第二滑阀;优选地,所述第一滑阀和所述第二滑阀位于所述动力泵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一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罐体连通,所述第一滑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所述第二滑阀的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一罐体连通,所述第二滑阀的第二接口与所述第二罐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阀门和所述驱动机构的数量分别为四个;优选地,四个所述驱动机构与四个所述阀门中的其中两个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所述阀门形成第一调控单元,另外两个所述驱动机构与两个所述阀门形成第二调控单元;所述第一调控单元和所述动力泵设置于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的管线上,所述第二调控单元和所述动力泵设置于连通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的另一管线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任一罐体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所述动力泵和所述阀门联动控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任一罐体的上部分别与入料管线的一端和出料管线的一端连通;所述入料管线的另一端与进料管线连通,所述出料管线的另一端与排料管线连通;所述入料管线上设置有入料单向阀,用于使所述进料管线中的多相流混合物向所述罐体内单向流动;所述出料管线上设置有出料单向阀,用于使所述罐体内的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向所述排料管线中单向流动。本专利技术的多相流混输装置,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之间设置换向机构,换向机构包括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阀门,换向机构的动力泵和阀门均设置于连通管线上,驱动机构和阀门一一对应驱动连接,便于调控阀门的启闭状态和启闭速度,提高对阀门的控制效率,有利于实现缓慢开启或关闭阀门的目的,以使得换向机构更高效调控第一罐体和第二罐体间液体的流向和流速,并能够有效减缓或避免换向过程中出现的液击现象。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相流混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相流混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多相流混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第一罐体,101-第一入料管线,102-第一入料单向阀,103-第一出料管线,104-第一出料单向阀,105-第一液位计,106-第一排料阀;200-第二罐体,201-第二入料管线,202-第二入料单向阀,203-第二出料管线,204-第二出料单向阀,205-第二液位计,206-第二排料阀;31-动力泵,32-连通管线,33-第一连通位置,34-第二连通位置,35-换向阀,301-第一管线,302-第二管线,303-第三管线,304-第四管线,305-第一驱动机构,306-第一滑阀,307-第二驱动机构,308-第二滑阀,309-第五管线,310-第六管线,311-第七管线,312-第三驱动机构,313-第三阀门,314-第四驱动机构,315-第四阀门,316-第五驱动机构,317-第五阀门,318-第六驱动机构,319-第六阀门;4-进料管线,5-排料管线,6-微控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罐体;/n第二罐体;/n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液体往复循环,使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n其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动力泵、连通管线、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动力泵与各所述驱动机构联动控制;所述连通管线连通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各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线上;各所述驱动机构与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并控制所对应阀门的启闭状态及启闭速度;所述动力泵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线上并为所述液体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循环输送过程中提供动力。/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相流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罐体;
第二罐体;
换向机构,所述换向机构驱动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中的液体往复循环,使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形成真空吸入腔和/或者压缩排出腔,以实现对液体、气体或者气液混合物的连续混合输送;
其中,所述换向机构包括动力泵、连通管线、至少一个驱动机构和至少一个阀门;所述动力泵与各所述驱动机构联动控制;所述连通管线连通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之间,各所述阀门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线上;各所述驱动机构与各所述阀门一一对应,并控制所对应阀门的启闭状态及启闭速度;所述动力泵设置于所述连通管线上并为所述液体于所述第一罐体和所述第二罐体交替循环输送过程中提供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相流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向机构还包括用于调节所述驱动机构控制所述阀门启闭状态及启闭速度的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
优选地,所述齿轮传动机构为一级传动机构或者二级传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相流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以及与所述驱动机构连接的齿轮机构;
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驱动机构的传动轴上,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阀门通过所述齿轮机构驱动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齿轮机构的传动比大于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相流混输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
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的第一端由所述阀体内穿过所述阀体,并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阀杆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啮合;
或者,
所述齿轮机构包括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所述阀门包括阀体和阀杆;所述阀杆的第一端由所述阀体内穿过所述阀体的侧壁,并延伸至所述阀体的外部;
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接于所述阀杆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三齿轮分别与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二齿轮的传动比大于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官天日傅浩
申请(专利权)人:官天日傅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