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山建设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
技术介绍
井筒被形象的称为井工开采矿山的咽喉,承担着矿井人员、设备、材料出入井及矿井通风的重要任务。当前井筒主要建设方法分为冻结法、钻井法、普通法,冻结法及钻井法为特殊凿井方法,主要用于厚松散层等特殊地质条件工况。实际凿井过程中普通法应用最多,普通法凿井主要采用钻爆法凿岩,采用抓斗及吊桶清运碎石,井壁采用常规混凝土浇筑。在普通法凿井过程中针对井筒穿遇含水岩层的工况,常采用预注浆及井壁注浆法进行水害治理。针对如灰岩等宽大溶裂隙发育的强渗岩层,预注浆一般能够达到理想效果,预注浆后井筒再掘进穿遇含水岩层段时一般不会再有大流量出水现象。但针对如我国西部矿区广泛发育的直罗组、洛河组砂岩孔隙、微裂隙等微细裂隙及平顶山矿区平顶山砂岩微裂隙的工况,预注浆效果往往无法完全达到预期,即在预注浆后井筒在含水岩层段仍残留一定量的涌水。还有部分微渗、弱渗岩层,常采用在不注浆的情况下直接掘进揭露含水岩层段,含水岩层段自身也会呈现一定量的涌水现象。此类涌水点常呈现分散、小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n1)、在预注浆治理后的预计涌水量较大的岩层段或微渗、弱渗岩层段,采用常规钻爆法凿岩后清运碎石;/n2)、根据单段掘进的设计段高,在含水岩层段4已掘进的围岩裸岩壁面5铺贴凸凹状的防排水板6,防排水板6配合围岩裸岩壁面5不平整的表面将出涌水隔离,出涌水从防排水板6与裸岩壁面5之间的间隙向下流淌最终流入井底;然后支井壁模板并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井壁2;/n3)、重复步骤2),相邻两次单段掘进所铺贴的防排水板6需靠紧搭接在一起,保证防排水板6与围岩裸岩壁面5之间的水向下流淌,不会向外溢出;/n4)、当井筒1内防排水板6后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在预注浆治理后的预计涌水量较大的岩层段或微渗、弱渗岩层段,采用常规钻爆法凿岩后清运碎石;
2)、根据单段掘进的设计段高,在含水岩层段4已掘进的围岩裸岩壁面5铺贴凸凹状的防排水板6,防排水板6配合围岩裸岩壁面5不平整的表面将出涌水隔离,出涌水从防排水板6与裸岩壁面5之间的间隙向下流淌最终流入井底;然后支井壁模板并浇注混凝土,形成混凝土井壁2;
3)、重复步骤2),相邻两次单段掘进所铺贴的防排水板6需靠紧搭接在一起,保证防排水板6与围岩裸岩壁面5之间的水向下流淌,不会向外溢出;
4)、当井筒1内防排水板6后的出涌水总量接近界限值时,再向井底掘进一定距离H,然后沿着新掘进的围岩裸岩壁面5继续向下铺贴防排水板6至井底;
5)、在井底施工滤水层7,滤水层7中部竖向安装集水管路3,集水管路3底部开有过水孔并且其内部安装有水泵,最后在滤水层7上面浇筑混凝土止浆垫8;
6)、当混凝土止浆垫8充分凝固后,在已铺贴防排水板6的混凝土井壁2上施工若干排钻孔9,最上一排钻孔9布置于本带水掘进段的开始位置,每排钻孔9的数量为N个并均匀布置,混凝土止浆垫8上的集水管路3连接注浆管路设备并进行注浆,浆液10在滤水层7及混凝土井壁2后空间渗流扩散,最终完成此段井筒1的带水掘进。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筒带水掘砌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预注浆治理后,在掘进过程中若含水岩层段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自卫,孟凡贞,吕文茂,侯俊华,赵迎春,蔡逢华,范宝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