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汽车悬架系统,更具体是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
技术介绍
扭转梁悬架以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而广泛应用与汽车后悬架系统,由于后悬架与车身连接只有左右两边一个衬套,所有的侧向力和纵向力都是由它们承担,不能单独解耦设计,衬套结构耐久设计难度大。同时扭转梁结构的先天性不足,容易产生轴转向效应,往整车过多转向发展,这对于操纵稳定性是不利的。在扭转梁的结构研究方向上,由于侧向力产生过多转向趋势,造成整车操纵稳定性的恶化。为了弥补上述缺陷,人们进行了扭转梁结构方面的改进。如公开号为CN101830155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前束可调式扭转梁悬架及其构成方法,包括前束控制杆和拖曳臂,所述前束控制杆通过第一衬套连接至车身,所述前束控制杆通过第三衬套与拖曳臂连接,对普通扭转梁结构进行了微小的改进,其在普通扭转梁悬架的拖拽臂前端再加装一个衬套,对衬套刚度合理设置就可以实现后悬架较好的纵向柔度和侧向柔度,从而提高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性。其不足之处是,这两个衬套还是不能解耦,都要同时承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包括扭转梁焊接总成(2),设置在所述扭转梁焊接总成(2)前端的拖拽臂前端衬套(1),和所述扭转梁焊接总成(2)连接的轮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梁焊接总成(2)和轮毂组件(3)之间通过第一衬套(4)、第二衬套(5)和第三衬套(6)连接,所述第一衬套(4)、所述第二衬套(5)和所述第三衬套(6)的设置位置的连线形成三角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包括扭转梁焊接总成(2),设置在所述扭转梁焊接总成(2)前端的拖拽臂前端衬套(1),和所述扭转梁焊接总成(2)连接的轮毂组件(3);其特征在于:所述扭转梁焊接总成(2)和轮毂组件(3)之间通过第一衬套(4)、第二衬套(5)和第三衬套(6)连接,所述第一衬套(4)、所述第二衬套(5)和所述第三衬套(6)的设置位置的连线形成三角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4)设置在车轮轮心上方位置,所述第二衬套(5)和所述第三衬套(6)车轮轮心下方位置,所述第二衬套(5)位于所述第三衬套(6)前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4)设置在车轮轮心下方位置,所述第二衬套(5)和所述第三衬套(6)车轮轮心上方位置,所述第二衬套(5)位于所述第三衬套(6)前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扭转梁悬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衬套(4)、所述第二衬套(5)和所述第三衬套(6)的衬套轴线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智锋,黄建霖,卢良杰,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