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309050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6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和不粘层,其中,不粘层包括至少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连接于所述锅体,所述第二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层远离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层为自润滑材料层;所述第二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利用本申请,能够提高烹饪器具的耐用性,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此外,第一层为自润滑材料层,其导热率高、可以有效传热,第二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其导热率低,能防止表面油烟的产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申请涉及厨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不粘器皿主要通过在器皿基体上喷涂不粘涂料(例如含氟涂料或陶瓷涂料),起到不粘的效果,避免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发生粘锅现象。然而,现有技术中使用的不粘涂料,不管是含氟涂料还是陶瓷涂料,都存在耐温性差和易划伤破损的缺点,导致不粘器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食材或锅铲磨损、划伤,从而导致不粘性降低直至失效,影响到不粘器皿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减少磨损和划伤,现有的不粘器皿均需要配合使用特定的硅胶铲或木铲,非常不符合中国人喜欢使用铁铲的烹饪习惯,消费者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避免使用不粘涂料,提高烹饪器具的耐用性,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锅体;不粘层,所述不粘层包括至少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连接于所述锅体,所述第二层连接于所述第一层远离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第一层为自润滑材料层;所述第二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中,第一层为自润滑材料层,由于自润滑材料具有特殊的层状结构,片状结构间有许多的空隙,从而导致的粗糙度可增加与锅体的结合力。并且,自润滑材料中的空隙尺寸为微米级别,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吸附大量的食用油。第二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由于无机多孔材料层具有非晶结构,原子在三维空间的排列呈现为近程有序而远程无序,表面能较小,具有很好的不粘性能;且无机多孔材料还包括微米级别的孔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吸附大量的食用油,使表面始终保持一层油膜,避免了食物和锅体的直接接触,满足不粘层的不粘机理,从而降低食物粘锅的机率。并且,无机多孔材料和自润滑材料的晶体稳定、熔点高,因此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在烹饪过程中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物质变化,因此不易老化。无机多孔材料和自润滑材料的硬度大、机械强度大,即使在使用铁铲进行食物烹饪时,也不易出现划伤,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烹饪器具的耐用性,延长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由于不粘层采用不易脱落的无机多孔材料层或自润滑材料层,替代了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不粘涂料,无机多孔材料和自润滑材料均是天然材料,健康无毒,可以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此外,第一层为自润滑材料层,自润滑材料的导热系数为100W/mK—160W/mK,其导热率高、可以有效传热,避免了现有不粘锅升温过慢的问题。而第二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无机多孔材料的导热系数为0.05W/mK—0.5W/mK,其导热率低,能够防止锅内的局部过热,因此能够防止表面油烟的产生。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不粘层的孔隙率范围为0.5%-15%。上述方案中,合理的孔隙可减少应力集中、避免裂纹的产生,若不粘层中孔隙率大于15%时,不粘层的硬度和耐磨性会大幅下降,导致不粘层的耐久性降低,若不粘层中的孔隙率小于0.5%,工艺上则会难以实现。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层的孔隙率范围为10%-70%;和/或所述第二层的孔隙率范围为0.5%-30%。上述方案中,第一层为自润滑材料层,传热快;而孔隙的存在使热量的传播由面传播朝向线传播发展,减少了不粘层的传热面积;且孔隙处的传热介质为热导率较低的空气,因此相对较高的孔隙率可以降低第一层的导热速度,从而避免第一层的温度上升过快,且有利于使第一层的表面热量均匀分布,从而不会因为局部温度过高而对第二层的不粘性能产生不良影响,从而保证了不粘层2既能有适当的温度上升速度,又不会影响其不粘性能,提高了不粘层2的使用寿命。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不粘层位于所述锅体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的孔隙率范围为8%-12%;和/或所述锅体的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至所述锅体的锅口处的孔隙率范围为0.5%-8%。锅体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对应的区域为烹饪器具的翻炒区域,在合适的范围内,相对较高的孔隙率能够减小不粘层的传热面积,传热介质的热导率较低,因此降低了上述区域的导热效率,有利于食用油的吸附,可以进一步提高不粘层的不粘效果。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层的厚度范围为30μm-100μm;和/或所述第二层的厚度范围为150μm-250μm。上述方案中,第一层与锅体相连,可以起到打底层的作用,因此可以设置的较薄。第二层直接与食物及锅铲等工具接触,因此可以设置的较厚,以提高耐磨性,防止损坏。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不粘层位于所述锅体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的厚度,大于所述锅体的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至所述锅体的锅口处的厚度。上述方案中,无论是使用电磁炉还是明火加热,锅体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的部分均是主要的受热区域,该部分升温较快,但该区域较厚的不粘层能够使锅底升温变慢;锅体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这部分区域远离热源,该区域较薄能使升温加快,因此,这两处区域的温度上升速度就能接近,从而使锅内表面热量传递均匀,也避免了局部温度过高而导致的油烟问题;且也避免了长期局部高温导致的不粘层破坏的问题。而且,在锅底翻炒食物时,锅底处的不粘层容易被铁铲或坚硬的食物划伤、磨损,较厚的不粘层能够有效地减轻铁铲或坚硬的食物带来的划伤、磨损,提高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不粘层位于所述锅体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的厚度范围为80-300μm,和/或所述锅体的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至所述锅体的锅口处的厚度范围为30-180μm。在上述厚度范围内,既能保证不粘层不会因为太薄而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因为磨损而导致脱落、露底等情况,具有持久的不粘寿命,又能保证锅内表面热量传递均匀,而且不粘层不会因为太厚而使不粘层的外表面结构疏松、孔隙增加、硬度或附着力降低等问题。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不粘层的粒度范围为300-2000目。上述方案中,高于2000目则成本较高,而且粉末材料的尺寸过小会破坏粉体表面的结构,影响不粘层的不粘效果。低于300目的粉末材料,其制备过程困难,产出效率低。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层的粒度范围为300-500目;和/或所述第二层的粒度范围为500-2000目。上述方案中,第一层的粒度较大,从而与锅体的基材和第二层的结合力更强。第二层的粒度较小,提高了不粘效果。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第一层为石墨层、氟化石墨层或二硫化钼层;所述第二层为硅藻土层、膨润土层或沸石层。上述方案中,无机多孔材料层为硅藻土层、膨润土层或沸石层时,硅藻土、膨润土或沸石为天然无机多孔材料,原材料获取方便,制造成本低。自润滑材料层为石墨层、氟化石墨层、二硫化钼层时,原材料获取方便,制造成本低。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烹饪器具的主剖视图;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锅体;2-不粘层;21-第一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1);/n不粘层(2),所述不粘层(2)包括至少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所述第一层(21)连接于所述锅体(1),所述第二层(22)连接于所述第一层(21)远离所述锅体(1)的一侧;/n所述第一层(21)为自润滑材料层;所述第二层(22)为无机多孔材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CN 2019105791740;20190628 CN 201910580415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
不粘层(2),所述不粘层(2)包括至少第一层(21)和第二层(22);所述第一层(21)连接于所述锅体(1),所述第二层(22)连接于所述第一层(21)远离所述锅体(1)的一侧;
所述第一层(21)为自润滑材料层;所述第二层(22)为无机多孔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2)的孔隙率范围为0.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层(21)的孔隙率范围为10%-70%;和/或
所述第二层(22)的孔隙率范围为0.5%-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2)位于所述锅体(1)的底部至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的孔隙率范围为8%-12%;和/或
所述锅体(1)的壁部的三分之一高度处至所述锅体(1)的锅口处的孔隙率范围为0.5%-8%。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庭瞿义生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