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90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15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器皿和不粘层;所述不粘层覆盖于所述器皿的表面;所述不粘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和/或自润滑材料层。本申请可以避免使用不粘涂料,提高烹饪器具的耐用性,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烹饪器具
本申请涉及厨用工具
,尤其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烹饪器具主要通过在器皿上喷涂不粘涂料(例如含氟涂料或陶瓷涂料),起到不粘的效果,避免在烹饪食物的过程中发生粘锅现象。然而,现有的不粘涂料,不管是含氟涂料还是陶瓷涂料,都存在耐温性差和易划伤破损的缺点,导致烹饪器具在使用过程中容易被食材或锅铲磨损、划伤,从而导致不粘性降低直至失效,影响到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因此,为了减少磨损和划伤,现有的烹饪器具均需要配合使用特定的硅胶铲或木铲,非常不符合中国人喜欢使用铁铲的烹饪习惯,消费者体验感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以避免使用不粘涂料,提高烹饪器具的耐用性,延长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器皿;不粘层,覆盖于所述器皿的表面;所述不粘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和/或自润滑材料层。上述烹饪器具包括器皿和不粘层,不粘层覆盖于器皿的表面,不粘层为无机多孔材料层和/或自润滑材料层;无机多孔材料由于表面能较低和多孔吸油的特性而具有不粘性能,自润滑材料由于层状晶体形成自润滑和多孔吸油的特性而具有不粘性能,从而可满足不粘层对不粘性能的要求;无机多孔材料和自润滑材料的晶体稳定、熔点高,因此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耐高温性,在烹饪过程中结构稳定、不易发生物质变化,因此不易老化;无机多孔材料和自润滑材料的硬度大、机械强度大,即使在使用铁铲进行食物烹饪时,也不易出现划伤,从而能够有效提高烹饪器具的耐用性,延长了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由于不粘层采用不易脱落的无机多孔材料,替代现有技术中采用的不粘涂料,可以保障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可选地,所述不粘层的厚度为30μm~300μm,使不粘层加工方便,控制不粘器皿的成本,且能够形成完整的表面结构。可选地,所述不粘层的表面粗糙度为10μm~50μm。可选地,所述无机多孔材料层为硅藻土层或膨润土层或沸石层,也就是说,无机多孔材料采用硅藻土、膨润土或沸石等天然无机多孔材料制成,原材料获取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可选地,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石墨层或氟化石墨层或二硫化钼层,也就是说,自润滑材料采用石墨、氟化石墨或二硫化钼等天然无机自润滑材料制成,原材料获取方便,降低制造成本。可选地,所述不粘层为热喷涂层、冷喷涂层或固相烧结层。可选地,本申请提供的烹饪器具还包括打底层,所述打底层设置于所述器皿与不粘层之间。上述烹饪器具通过设置打底层进一步增加了不粘层与器皿之间的结合强度,有效防止不粘层脱落;还能够提高烹饪器具的硬度,防止器皿发生变形,导致不粘层发生破坏。可选地,所述打底层为所述器皿的表面的凹凸结构,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凸起部,单个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的面积为0.04~1mm2;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的间距为0.08~0.4mm。上述烹饪器具的打底层为器皿的表面的凹凸结构,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凸起部,凹凸结构进一步能够使不粘层的表面呈现凹凸结构,从而防止食材与锅底形成大面积接触导致粘连现象,还能够增强耐磨性能,延长不粘寿命,同样地,能够减小锅铲与不粘层的接触面积,防止锅铲对不粘层的产生划伤或磨损,增强不粘层的耐磨性;通过对凸起部的尺寸的调节设计,可以确保到达预期的耐磨性和持久不粘性;当凸起部的横截面过大,或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的间距过小时,食材或锅铲与凸起部形成大面积接触,仍然会导致粘连或磨损;当凸起部的横截面过小,或相邻两个凸起部之间的间距过大时,凸起部的强度过小或受力过大,容易导致凸起部整体断裂而脱落。可选地,多个所述凸起部的总横截面面积占所述凹凸结构的横截面面积的40%~60%。若凸起部密度太小,则凸起部间的平滑凹槽区域无法被保护到,容易划伤、破损、脱落;若凸起部密度太大,凹槽区域面积小,对增强持久不粘性的作用较弱,且凹槽太窄不利于清洗干净里面附着的污染脏物,影响使用体验。可选地,所述凹凸结构包括多个凸起部,单个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的宽度为0.1~1mm。在该范围内,能够使凸起部的具有适当的横截面积,且使凸起部的整体强度满足使用要求,避免凸起部在横截面内沿某一方向的尺寸过小,导致凸起部沿该方向产生断裂。可选地,所述凹凸结构还包括多个凹入部,每一所述凸起部的最高处与每一所述凹入部的最低处的高度差的取值范围为0.02~0.1mm。在该高度差范围内既能起到提高持久不粘寿命的作用,又可以避免因为粗糙度太大带来的不粘性降低、与锅铲接触阻力大,使用不便的问题。可选地,所述打底层的厚度为30μm~300μm,在该厚度范围内,使打底层3加工方便,控制烹饪器具的成本,且能够形成完整的表面结构。可选地,所述打底层的粗糙度为10μm~50μm。可选地,所述打底层为覆盖在所述器皿的表面的高硬度金属粉末层或高硬度合金粉末层。可选地,所述器皿的表面为铝层或铝合金层,所述打底层为阳极氧化层。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烹饪器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器皿;2-不粘层;3-打底层;30-凹凸结构;301-凸起部;302-凹入部。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如图1-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其包括器皿1和不粘层2。器皿1可以为铝、铝合金、不锈钢、铁等金属材料形成的片材或者其两种及以上材料形成的复合片材;不粘层2覆盖于器皿1的表面。不粘层2可以设置于器皿1的内表面,以有效避免烹饪过程中器皿内部的食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n器皿(1);/n不粘层(2),覆盖于所述器皿(1)的表面;/n所述不粘层(2)为无机多孔材料层或自润滑材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28 CN 2019105791740;20190628 CN 201910580415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器皿(1);
不粘层(2),覆盖于所述器皿(1)的表面;
所述不粘层(2)为无机多孔材料层或自润滑材料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2)的厚度为30μm~300μ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2)的表面粗糙度为10μm~5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多孔材料层为硅藻土层或膨润土层或沸石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润滑材料层为石墨层或氟化石墨层或二硫化钼层。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不粘层(2)为热喷涂层、冷喷涂层或固相烧结层。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打底层(3),所述打底层(3)设置于所述器皿(1)与不粘层(2)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华庭瞿义生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苏泊尔炊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