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清华大学专利>正文

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方法、炎症治疗仪及其应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306498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5-04 12: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方法、炎症治疗仪及其应用。所述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放电单元、流体单元和混合腔体;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电发生器、电压输送装置和电压释放端口;所述电压释放端口位于所述混合腔体中;所述流体单元包括存储装置和流体流动室;所述存储装置上设置有流体释放端口,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侧壁通过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与所述存储装置连通;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体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系统具有高效率的杀菌消炎效果,试剂使用量更少,成本更低,且能够减弱抑菌剂本身的毒性危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方法、炎症治疗仪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和气溶胶发生方法、包含该气溶胶发生系统的炎症治疗仪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生活中,由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和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引起的感染性炎症常常困扰着人们,由这些炎症引起的疼痛和瘙痒严重扰乱了人们的生活。目前,治疗上述炎症的方法除了口服消炎药外,及时消除炎症患处的病原菌是最有效的方法。其中,可采取直接涂抹抑菌剂的方式来消除炎症患处的病原菌。与此同时,非直接接触气态化的上药方式能够明显增加消炎作用的比表面积。然而,抑菌类试剂的广泛使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提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已不能取得理想的抗菌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和发生方法、包含该气溶胶发生系统的炎症治疗仪及其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气溶胶发生系统能够通过电离空气或氧气等气体产生负离子,同时能够对气态或液态的抑菌剂进行离子化,得到离子化抑菌剂和负离子的混合气溶胶,并通过二者的协同作用实现高效率的杀菌消炎的作用,该协同作用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其中一种时所能达到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所述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放电单元、流体单元和混合腔体;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电发生器、电压输送装置和电压释放端口;所述电压释放端口位于所述混合腔体中;所述流体单元包括存储装置和流体流动室;所述存储装置上设置有流体释放端口,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侧壁通过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与所述存储装置连通;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体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存储装置为气态抑菌剂容器和/或液态抑菌剂容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当所述存储装置为液态抑菌剂容器时,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为雾化器喷头。该雾化器喷头能够使得液态抑菌剂分散成微小的液滴,便于后续输入混合腔体中并进行离子化。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当所述存储装置为气态抑菌剂容器时,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为气体释放口。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放电发生器外接电源。优选地,所述放电发生器为电晕放电发生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电晕放电发生器包括电路集成盒,所述电路集成盒上设置有正极电源输入线和负极电源输入线,所述正极电源输入线和负极电源输入线分别与所述电源连接,实现电路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压输送装置为高压输出电线。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混合腔体由非导体材料制成。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流体输送装置,所述流体流动室与所述混合腔体之间通过所述流体输送装置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气溶胶喷头,所述气溶胶喷头设置在所述混合腔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流体流动室之间通过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流体流动室与所述流体输送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接头连接。本专利技术中的放电单元在接通电源后,通过电压释放端口产生的电场电离周围的气体生成负离子,同时,也能作为离子化源来离子化由流体流动室输入的流体,并在混合腔体中混合,进而得到离子化流体和负离子的混合气溶胶。在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采用电晕放电发生器作为放电发生器,流体选用液态抑菌剂和/或气态抑菌剂。在该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晕放电发生器除了能够产生负离子外,也能作为离子源来离子化抑菌剂。因此,在电晕放电发生器双功能作用下,离子化的抑菌剂能与负离子同时产生并混合形成气态溶胶。混合的气态溶胶兼具两者的杀菌效果。并且,离子化的抑菌剂能显著改善抑菌剂的药效,其原理为:相对于非带电的抑菌剂,由于静电作用,离子化的抑菌剂能更容易附着和被细菌捕获;离子化的抑菌剂容易在其周围形成水化层,例如,由水化层包裹的分子更容易透过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磷脂质含量较低),从而接触到细菌内膜(即细胞质膜)并裂解内膜杀死细菌,相反,革兰氏阴性菌的外膜对正常的抑菌剂(脂溶性)是透过屏障的。本专利技术中,离子化抑菌剂和负离子的抗菌过程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二者的抗菌抑菌过程之间是存在协同作用的,该协同作用优于二者其中一种物质所能够独立发挥的作用,进而能够利用更小剂量的抑菌剂实现更高的杀菌效率。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式中,当上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用于炎症治疗时,具有高效的杀菌效率,更节省抑菌剂的使用量,从而节省费用,并减弱抑菌剂本身带来的毒性危害。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上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进行的气溶胶发生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启动所述流体释放端口释放流体,所述流体经由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侧壁送入所述流体流动室;步骤B、由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流体流动室中送入气体,所述气体携带所述流体进入所述混合腔体中;步骤C、启动所述放电发生器,所述电压释放端口在所述混合腔体中产生电场。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流体为气态抑菌剂和/或液态抑菌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制气态抑菌剂和液态抑菌剂的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病原菌,选择不同的气态抑菌剂和液态抑菌剂。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当选用液态抑菌剂时,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优选为雾化器喷头,使得液态抑菌剂分散成微小的液滴,便于后续输入混合腔体中并进行离子化。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气态抑菌剂优选为臭氧和/或挥发性精油。所述液态抑菌剂优选为乙醇和/或季铵盐。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式中,可根据不同的抑菌目的选择不同的抑菌剂。例如,本专利技术中的乙醇等醇类有机抑菌剂能够去除病原菌生物膜中的脂类物质并使蛋白质变性,其中最常用的醇类有机抑菌剂为质量浓度75%的乙醇。再者,本专利技术中的季铵盐抑菌剂能够吸附带负电荷的病原菌微生物,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结构,导致其中的内容物外泄,同时,季铵盐抑菌剂还具有抑制病原菌氧化酶、脱氢酶活性等的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气体为氧气和/或氮气。优选地,所述气体为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进一步优选地,该氧气和氮气的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比为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种,并不限制所通入气体的类型,从成本和可实现性角度考虑,该气体选用空气即可。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一些实施方式,所述混合腔体由非导体材料制成,能够避免电压释放端口放电时产生的电场经由混合腔体传导。优选地,混合腔体的制备材料选自聚氟乙烯、尼龙、有机玻璃中的至少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方式,所述电场局部强度≥20kV/cm。在本专利技术的不同实施方式中,并不限制放电发生器的输入电压,因为电场是非均匀电场,只要能够满足电场局部强度≥20kV/cm即可。...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放电单元、流体单元和混合腔体;/n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电发生器、电压输送装置和电压释放端口;所述电压释放端口位于所述混合腔体内;/n所述流体单元包括存储装置和流体流动室;所述存储装置上设置有流体释放端口,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侧壁通过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与所述存储装置连通;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体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溶胶发生系统包括放电单元、流体单元和混合腔体;
所述放电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放电发生器、电压输送装置和电压释放端口;所述电压释放端口位于所述混合腔体内;
所述流体单元包括存储装置和流体流动室;所述存储装置上设置有流体释放端口,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侧壁通过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与所述存储装置连通;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一端设置有进气口,另一端与所述混合腔体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装置为气态抑菌剂容器和/或液态抑菌剂容器;优选地,所述流体释放端口为雾化器喷头;和/或,
所述放电发生器外接电源;优选地,所述放电发生器为电晕放电发生器;优选地,所述电压输送装置为高压输出电线;和/或,
所述混合腔体由非导体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流体输送装置,所述流体流动室与所述混合腔体之间通过所述流体输送装置连通;和/或,
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气泵,所述气泵与所述进气口连通;和/或,
所述系统中还包括气溶胶喷头,所述气溶胶喷头设置在所述混合腔体上;和/或,
所述进气口与所述流体流动室之间通过第一接头连接,所述流体流动室与所述流体输送装置之间通过第二接头连接。


4.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气溶胶发生系统进行的气溶胶发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启动所述流体释放端口释放流体,所述流体经由所述流体流动室的侧壁送入所述流体流动室;
步骤B、由所述进气口向所述流体流动室中送入气体,所述气体携带所述流体进入所述混合腔体中;
步骤C、启动所述放电发生器,所述电压释放端口在所述混合腔体中产生电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溶胶发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金明林海锋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