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止血带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包括:将测定受试者的脉搏信号的LOP传感器驱动为第一亮度的步骤;确认上述LOP传感器与本体之间是否连接的步骤;从上述本体向止血带提供第一止血压力的步骤;基于上述LOP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步骤;以及在基于上述LOP传感器的结果值而判断为未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情况下上述本体对当前的止血压力进一步仅增加安全止血压力而向上述止血带提供止血压力的步骤。所述止血带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对脉搏信号弱于成年男性的女性或婴儿、儿童患者仅提供确切地进行止血的最低限度的止血压力,从而能够使由于过度的止血压力而导致的皮肤损伤或手术之后的疼痛引发最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止血带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METHODOFDETERMININGHEMOSTATICPRESSUREINTOURNIQUET),更具体地讲,所涉及的止血带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能够解决副作用且向受试者(患者等)仅提供确切地进行止血的最低限度的止血压力,其中,所述副作用是指尽管止血压力已足够也为了确保确切地进行止血而多余地提供更高的止血压力,这反而给受试者(患者)造成止血部位的皮肤损伤或由于止血部位的过度的压力而引发疼痛或发生淤血等。
技术介绍
一般来讲,止血装置是压迫靠近出血部位的身体部位而能够迅速地止血的装置,其主要利用压力球型止血装置,该装置在将压力球对准出血部位并在皮肤上绑扎带子(Band)之后,利用注入软管向上述压力球注入空气则压力球膨胀,从而能够对出血部位进行止血。针对这种止血装置或止血带,本申请人认为在确切地进行止血带本来的目的即止血的同时有必要解决副作用,其中,所述副作用是指为了确保确切地进行止血而多余地提供高的止血压力,这反而给受试者造成止血部位的皮肤损伤或由于止血部位的过度的压力而引发疼痛等。相关地、作为与此相关的现有专利文献,可举出韩国公开技术公报第20-2016-0000522号(专利技术名称:便携式应急空气压缩止血带(Portableemergencytourniquetcompression),授权日:2016年02月15日)。该公开技术文献公开了如下技术构成:涉及一种便携式应急空气压缩止血带,其包括:贴紧带子,其具有规定的长度且内部形成有安装空间;固定管,其插入安装于上述贴紧带子的安装空间且一侧突出安装有具备供给或排出空气的连接口的连接管;固定部件,其分别安装于上述贴紧带子的前后表面且将上述贴紧带子和固定管固定在压迫部位或动脉出血部位;以及空气注入器,其注入器连接口与上述连接管的连接口配合或分离且在其上部具备向上述固定管供给空气的气囊。然而,如上所述,在确切地进行止血带本来的目的即止血的同时,为了确切地止血而多余地提供高的止血压力,这反而给受试者造成止血部位的皮肤损伤或由于止血部位的过度的压力而引发疼痛等,因而似乎对于止血带没有解决副作用的问题意识。进而,对于患者(受试者)而言,肌肉量、脂肪的量、位置或配置、人体的大小、形状、模样因人而异,然而,并未公开在各种状况条件下也能够确切地止血且使对于受试者的副作用最小化的止血带。另一方面,作为另一现有专利文献,可举出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573852号(专利技术名称:止血带及包括其的止血器具(TOURNIQUETANDAPPARATUSINCLUDINGTHAT),授权日:2015年11月26日)。该授权专利文献公开如下:本专利技术是一种被牵引至四肢的手术部位上部以压迫血管而控制血液循环的止血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血管,其包括:环形芯材料,其由具有柔性的固体形成;以及环部件,其在上述芯材料卷绕成螺旋状而呈线圈形态,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止血器具,其包括:上述止血管;织物部件,其以卷绕于上述止血管而处于缠绕的状态的方式具备且沿着四肢展开而包裹手术部位周围;以及多个牵引绳,其以与上述织物部件一起卷绕于上述止血管而处于缠绕的状态的方式具备。根据本专利技术,在手术时将止血器具拉拽至手术部位上部就能够止血而无需费大力气,且减少止血所需的时间,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且具有能够使患者的伤口和疼痛产生最小化的效果。然而,如上所述,在确切地进行止血带本来的目的即止血的同时,为了确切地止血而多余地提供高的止血压力,这反而给受试者造成止血部位的皮肤损伤或由于止血部位的过度的压力而引发疼痛等,因而似乎对于止血带没有解决副作用的问题意识,进而,对于患者(受试者)而言,肌肉量、脂肪的量、位置或配置、人体的大小、形状、模样因人而异,然而,根本未公开在各种状况条件下也能够确切地止血且使对于受试者的副作用最小化的止血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公开技术公报第20-2016-0000522号(专利技术名称:便携式应急空气压缩止血带(Portableemergencytourniquetcompression),授权日:2016年02月15日)专利文献2:韩国授权专利公报第10-1573852号(专利技术名称:止血带及包括其的止血器具(TOURNIQUETANDAPPARATUSINCLUDINGTHAT),授权日:2015年11月26日)
技术实现思路
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研究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该方法能够解决副作用且向受试者(患者等)仅提供确切地进行止血的最低限度的止血压力,其中,所述副作用是指尽管止血压力已足够也为了确保确切地进行止血而多余地提供更高的止血压力,这反而给受试者(患者)造成止血部位的皮肤损伤或由于止血部位的过度的压力而引发疼痛或发生淤血等。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该方法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脉搏信号弱于成年男性的女性或婴儿、儿童患者在检测或确认是否止血方面存在诸多发生错误的危险,仅提供确切地进行止血的最低限度的止血压力,从而能够使皮肤损伤或手术之后的疼痛引发最小化。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该方法针对即使是同一受试者或患者也会随患者的身体状况、压迫部位的形状、模样、厚度或肌肉的强弱、脂肪的量或脂肪的配置而变化的止血压力,找出最佳的止血压力,并以该最佳的止血压力对压迫部位进行加压,从而不仅发挥适当的止血作用,而且能够防止由于过度的压迫而导致的疼痛引发或身体损伤等副作用。解决问题的方案旨在达到上述目的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止血带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包括:将测定受试者的脉搏信号的LOP(LimbOcclusionPressure,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驱动为第一亮度的步骤(第一步骤S1);确认上述LOP传感器与本体之间是否连接的步骤(第二步骤S2);从上述本体向止血带提供第一止血压力的步骤(第三步骤S3);基于上述LOP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步骤(第四步骤S4);以及在基于上述LOP传感器的结果值而判断为未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情况下上述本体对当前的止血压力进一步仅增加安全止血压力而向上述止血带提供止血压力的步骤(第七步骤S7)。另外,在基于上述LOP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步骤(第四步骤S4)中,上述脉搏是否存在是确认脉搏信号的波长是否存在,上述脉搏是否存在的场合如下:向上越过(Crossing)、向下越过上述波长中的设定成非零值的偏移值即下限,并向上越过、向下越过设定成高于上述下限的值的上限,且具有比上述上限更大的值即峰值,而且具有波长的周期的脉搏信号的波长至少被检测到一次。另外,进一步包括在上述LOP传感器在上述第四步骤S4检测到脉搏的情况下上述本体向上述止血带提供比上述当前止血压力更进一步提高的止血压力的步骤(第五步骤S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将测定受试者的脉搏信号的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驱动为第一亮度的第一步骤;/n确认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与本体之间是否连接的第二步骤;/n从上述本体向止血带提供第一止血压力的第三步骤;/n基于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第四步骤;以及,/n在基于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结果值而判断为未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情况下上述本体对当前的止血压力进一步仅增加安全止血压力而向上述止血带提供止血压力的第七步骤。/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1030 KR 10-2019-01368271.一种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测定受试者的脉搏信号的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驱动为第一亮度的第一步骤;
确认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与本体之间是否连接的第二步骤;
从上述本体向止血带提供第一止血压力的第三步骤;
基于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第四步骤;以及,
在基于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结果值而判断为未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情况下上述本体对当前的止血压力进一步仅增加安全止血压力而向上述止血带提供止血压力的第七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基于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第四步骤中,
上述脉搏是否存在是确认脉搏信号的波长是否存在,上述脉搏是否存在的场合如下:向上越过、向下越过上述波长中的设定成非零值的偏移值即下限,并向上越过、向下越过设定成高于上述下限的值的上限,且具有比上述上限更大的值即峰值,而且具有波长的周期的脉搏信号的波长至少被检测到一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在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在上述第四步骤检测到脉搏的情况下上述本体向上述止血带提供比上述当前止血压力更进一步提高的止血压力的第五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五步骤之后,在向上述受试者提供了更进一步提高的止血压力的情况下,重新返回基于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结果值而确认是否检测到上述受试者的脉搏的第四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止血装置的止血压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一步包括第六步骤,其在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在上述第四步骤未检测到脉搏的情况下,将上述肢体闭塞压力传感器的光亮度进一步提高到比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在和,金国汉,李太铉,郑在汉,康丞皓,
申请(专利权)人:大星玛立普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