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着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04709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9 23:34
本申请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难以从生物体表面剥开的粘着器具、以及提供具备容易从粘着面剥离的剥离片的粘着器具。本公开的粘着器具(1)具备:具备可粘着于生物体表面的粘着面(11)以及位于与粘着面相反的一侧的安装面(12)的粘着片(2);安装于安装面的器具主体(3);以及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着于粘着面的剥离片(4),粘着片具备安装有器具主体的第1部分(X1)和未安装器具主体的第2部分(X2),剥离片具备粘着于粘着片的粘着面的剥离层(4a)、和相对于剥离层向与粘着面相反的一侧折叠并层叠的至少1层折返层(4b),剥离片的折返层至少在粘着片的第2部分的位置层叠于剥离片的剥离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粘着器具
本公开涉及粘着器具。
技术介绍
近年,在医疗机构中,使用被称为导管的细长中空管状的医疗用的插入器具,进行各种各样形态的检查和/或治疗。导管从形成在手腕、腹股沟区域等上穿刺部位经皮被插入到血管内,并经血管被运送至成为要检查和/或治疗的对象的部位。在医疗从业者所进行的检查和/或治疗完成后,将导管和为了导管导入所利用的鞘从穿刺部位拔出,并且对该穿刺部位进行止血。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作为包括在将鞘拔出后对患者的伤处施加压迫的压迫构件的粘着器具的敷料(dressing)。专利文献1的敷料具备具有膜邻接于端壁的收缩状态和膜相对于端壁保持间隔的膨胀状态的膨胀式气囊。另外,专利文献1的敷料具备在实质上覆盖伤处的位置相对于患者皮肤保持气囊的保持机构。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包括与气囊的端壁连结并从气囊的端壁向外侧突出的柔性片的保持机构,在该柔性片的作为粘着面的单面,设有用于粘合于患者皮肤的粘着层。该粘着层在出厂以及运输期间被可取下的保护片覆盖。保护片在使用之前要去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05-5214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作为粘着器具的敷料中,将在柔性片的单面设置的粘着层粘合于患者的作为生物体表面的皮肤,并且使作为压迫构件的气囊成为膨胀状态,从而能够通过气囊压迫患者的伤处。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敷料中,当通气囊压迫患者的伤处时,通过由压迫造成的皮肤的凹陷以及从皮肤受到的反力,设置于柔性片的单面的粘着层容易在气囊附近剥开。由于粘着层被剥开,有时无法得到借助气囊想要的压迫力。另外,即使是不具备压迫构件的粘着器具,有时也容易通过外力从皮肤剥开。而且,专利文献1中虽然公开了作为保护粘着面的粘着层的剥离片的保护片,但是关于保护片的构成有改善的余地。本公开以提供难以从生物体表面剥开的粘着器具为目的。进一步,本公开以提供具备容易从粘着面剥离的剥离片的粘着器具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作为本公开的第1方案的粘着器具,该粘着器具其具备:粘着片,其具备可粘着于生物体表面的粘着面、和位于与所述粘着面相反的一侧的安装面;器具主体,其安装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安装面;以及剥离片,其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着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所述粘着片具备:供所述器具主体安装的第1部分;和未安装所述器具主体的第2部分,所述剥离片具备:粘着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的剥离层;和相对于所述剥离层向与所述粘着面相反的一侧折叠并层叠的至少1层折返层,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至少在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2部分的位置处层叠于所述剥离片的所述剥离层。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构成在将所述剥离片从所述粘着片剥离时供把持的片材把持部,所述片材把持部具备指定把持部,所述指定把持部由延伸设置部和把持诱导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所述延伸设置部由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中、在沿所述粘着片的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不与所述剥离层重叠的部分构成,所述把持诱导部是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中、在沿所述粘着片的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与所述剥离层重叠的部分、且带有对把持进行诱导的规定的标记。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剥离片的所述剥离层与所述折返层之间的至少1道折痕,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经过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器具主体夹在所述至少1道折痕中的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部分、与所述片材把持部的所述指定把持部之间。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器具主体具备:保持体,其固定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安装面;以及压迫构件,其被保持于所述保持体,朝向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相比靠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位置突出或能够突出、且能够压迫所述生物体表面,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保持体夹在所述至少1道折痕中的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部分、与所述片材把持部的所述指定把持部之间。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保持体具备:罩部,其覆盖所述压迫构件的所述厚度方向上的另一侧;和支承部,其支承所述罩部,并且固定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安装面,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保持体的所述支承部夹在所述至少1道折痕中的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部分、与所述片材把持部的所述指定把持部之间。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支承部以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包围所述罩部的方式延伸,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支承部的一部分在从所述折痕中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重叠部分朝向所述片材把持部的所述指定把持部的方向上延伸。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粘着片具备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相对于所述器具主体位于外侧周围的外周部,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外周部不包围所述器具主体的周围整个区域,而是在所述器具主体的周围,在未设有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外周部的位置区划出能够承接插入器具的承接部,所述片材把持部的所述指定把持部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形成于与所述承接部不同的位置。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剥离片未设置于所述承接部的至少一部分。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粘着片以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包围所述罩部的方式延伸,在所述粘着片以及所述支承部,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在包围所述罩部的周围的一部分的相同位置形成有通向外部的间隙,由所述间隙形成能够承接插入器具的承接部。作为本公开的1个实施方式,所述剥离片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位于所述间隙,并且在所述间隙的位置具有缝隙。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难以从生物体表面剥开的粘着器具。进一步,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具备容易从粘着面剥离的剥离片的粘着器具。附图说明图1是作为第1实施方式的粘着器具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分解立体图。图3A是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侧视图。图3B是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从与图3A不同的方向所见的侧视图。图4A是示出从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去除了剥离片的状态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状态下的俯视图。图4C是图4A所示的状态下的仰视图。图5是示出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剥离片的图,也是示出剥离片的形成方法的图。图6是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俯视图。图7是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仰视图。图8A是图4A所示的状态下的侧视图,示出压迫构件扩张前的状态。图8B是图4A所示的状态下的侧视图,示出压迫构件扩张后的状态。图9是示出适用了图1所示的粘着器具的压迫方法的流程图。图10A是示出图9的安装工序中的对位工序的概要的图。图10B是示出图9的安装工序中的对位工序的概要的图。图10C是图9的安装工序中的剥离片去除工序的概要的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粘着器具,其具备:/n粘着片,其具备可粘着于生物体表面的粘着面、和位于与所述粘着面相反的一侧的安装面;/n器具主体,其安装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安装面;以及/n剥离片,其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着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n所述粘着片具备:/n供所述器具主体安装的第1部分;和/n未安装所述器具主体的第2部分,/n所述剥离片具备:/n粘着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的剥离层;和/n相对于所述剥离层向与所述粘着面相反的一侧折叠并层叠的至少1层折返层,/n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至少在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2部分的位置处层叠于所述剥离片的所述剥离层。/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07 JP 2018-1682981.粘着器具,其具备:
粘着片,其具备可粘着于生物体表面的粘着面、和位于与所述粘着面相反的一侧的安装面;
器具主体,其安装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安装面;以及
剥离片,其以能够剥离的方式粘着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
所述粘着片具备:
供所述器具主体安装的第1部分;和
未安装所述器具主体的第2部分,
所述剥离片具备:
粘着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的剥离层;和
相对于所述剥离层向与所述粘着面相反的一侧折叠并层叠的至少1层折返层,
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至少在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2部分的位置处层叠于所述剥离片的所述剥离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着器具,其中,
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构成在将所述剥离片从所述粘着片剥离时供把持的片材把持部,
所述片材把持部具备指定把持部,
所述指定把持部由延伸设置部和把持诱导部中的至少一方构成,
所述延伸设置部由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中、在沿所述粘着片的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不与所述剥离层重叠的部分构成,
所述把持诱导部是所述剥离片的所述折返层中、在沿所述粘着片的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与所述剥离层重叠的部分、且带有对把持进行诱导的规定的标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粘着器具,其中,
所述剥离片的所述剥离层与所述折返层之间的至少1道折痕,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经过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粘着器具,其中,
在沿所述厚度方向所见的平面图中,所述器具主体夹在所述至少1道折痕中的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第1部分重叠的部分、与所述片材把持部的所述指定把持部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粘着器具,其中,
所述器具主体具备:
保持体,其固定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安装面;以及
压迫构件,其被保持于所述保持体,朝向与所述粘着片的所述粘着面相比靠所述厚度方向上的所述一侧的位置突出或能够突出、且能够压迫所述生物体表面,
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浦政克相马祐辉上村秀司J·Z·马修
申请(专利权)人:泰尔茂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