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和转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302335 阅读:8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32
支架具备:第1板,其面向转向柱;第2板,其面向覆盖转向柱的柱罩;第3板,其将第1板和第2板连接起来;以及第4板,其与第1板和第3板交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支架和转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支架和转向装置。
技术介绍
在车辆中,设有转向装置作为用于将操作者(驾驶员)对方向盘的操作向车轮传递的装置。将方向盘的旋转向车轮传递的转向轴支承于转向柱。转向装置具备覆盖转向柱的靠车厢侧的端部的柱罩。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支承柱罩的支架的一个例子。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444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另外,有时在支承柱罩的支架安装柱罩以外的构件。当支架变形时,柱罩的安装位置偏移。因此,希望一种能够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的支架。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的支架。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支架,其中,该支架具备:第1板,其面向转向柱;第2板,其面向覆盖所述转向柱的柱罩;第3板,其将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2板连接起来;以及第4板,其与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3板交叉。通过使第4板与第1板和第3板交叉,从而支架的刚性变高。由此,在向支架安装柱罩以外的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支架的变形。因而,支架能够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作为上述支架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架具备与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4板相接触的焊道。由此,支架的刚性进一步变高。因而,支架能够进一步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作为上述支架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4板与所述第2板交叉。通过使第4板与第1板、第2板和第3板交叉,从而支架的刚性变高。由此,在向支架安装柱罩以外的构件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支架的变形。因而,支架能够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作为上述支架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3板具备在所述第4板侧的端部配置的第1端部孔,所述第4板具备在所述第3板侧的端部配置的第2端部孔,所述第2端部孔与所述第1端部孔相连。由此,在通过使1张板塑性变形来制造支架的情况下,能够改善支架的成形性。支架能够容易地制造且能够提高形状精度。作为上述支架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1板具备供安装构件贯穿的第1安装孔,该安装构件将所述第1板安装于所述转向柱,在相对于所述第1安装孔的贯通方向正交的俯视时,所述第2板相对于所述第1安装孔偏移。由此,能够将安装构件从第2板侧插入第1安装孔。能够使支架相对于转向柱的安装作业容易。作为上述支架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3板具备供支承线束的夹子安装的夹子孔。由此,在支架中能够使线束的安装作业容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向装置,其中,该转向装置具备上述支架和所述转向柱。由此,转向装置能够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作为上述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该转向装置具备:凹部,其设于所述转向柱和所述第1板中的一者;以及凸部,其设于所述转向柱和所述第1板中的一者且嵌入所述凹部。由此,能够利用凹部和凸部来定位支架。只要至少有一个安装构件,就能够进行支架的相对于转向柱的安装和支架的定位。在转向装置中能够使支架的安装作业容易。作为上述转向装置的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配置于所述转向柱的下侧。由此,能够隔着转向柱从与车体相反的一侧将柱罩安装于支架。在转向装置中能够使柱罩的安装作业容易。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一种能抑制柱罩的安装位置的偏移的支架。附图说明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3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4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5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立体图。图6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主视图。图7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后视图。图8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右视图。图9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左视图。图10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俯视图。图11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仰视图。图12是图6的A-A剖视图。图13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立体图。图14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立体图。图15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主视图。图16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仰视图。图17是图15的B-B剖视图。图18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19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20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21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22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主视图。图23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后视图。图24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右视图。图25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左视图。图26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俯视图。图27是第1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仰视图。图28是第2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立体图。图29是第2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立体图。图30是第2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主视图。图31是第2实施方式的转向柱和支架的仰视图。图32是如图31的C-C剖视图。图33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34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35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36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立体图。图37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主视图。图38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后视图。图39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俯视图。图40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仰视图。图41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右视图。图42是第2实施方式的支架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另外,本专利技术并不被下述的、用于实施专利技术的方式(下面称为实施方式)所限定。而且,下述实施方式中的结构要素中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内容、实质上相同的内容、即所谓的等同范围内的内容。而且,下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结构要素能够适当地进行组合。(第1实施方式)图1是第1实施方式的转向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转向装置80具备方向盘81、转向轴82、转向力辅助机构83、第1万向节84、中间轴85和第2万向节86。如图1所示,转向轴82具备输入轴82a和输出轴82b。输入轴82a的一端与方向盘81连接。输入轴82a的另一端与输出轴82b连接。另外,输出轴82b的一端与输入轴82a连接。输出轴82b的另一端与第1万向节84连接。如图1所示,中间轴85将第1万向节84和第2万向节86连接起来。中间轴85的一端与第1万向节84连接。中间轴85的另一端与第2万向节86连接。小齿轮轴87的一端与第2万向节86连接。小齿轮轴87的另一端与转向齿轮88连接。第1万向节84和第2万向节86例如是万向接头。转向轴82的旋转经由中间轴85传递至小齿轮轴87。即,中间轴85随着转向轴82旋转。第2万向节86与小齿轮轴87连接。如图1所示,转向齿轮88具备小齿轮88a和齿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支架,其中,/n该支架具备:/n第1板,其面向转向柱;/n第2板,其面向覆盖所述转向柱的柱罩;/n第3板,其将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2板连接起来;以及/n第4板,其与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3板交叉。/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919 JP 2018-174482;20180919 JP 2018-1744831.一种支架,其中,
该支架具备:
第1板,其面向转向柱;
第2板,其面向覆盖所述转向柱的柱罩;
第3板,其将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2板连接起来;以及
第4板,其与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3板交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
该支架具备与所述第1板和所述第4板相接触的焊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架,其中,
所述第4板与所述第2板交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架,其中,
所述第3板具备在所述第4板侧的端部配置的第1端部孔,
所述第4板具备在所述第3板侧的端部配置的第2端部孔,
所述第2端部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杉下杰冈部晃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精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