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光OLED器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894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光OLED器件结构,所述白光OLED器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双组份混合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和封盖层;所述发光层中包括黄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和蓝光补偿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B+Y这种简易的single器件基础上,通过补偿蓝色发光层进一步提高器件的发光效率和使用寿命;在不增加驱动电压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白光器件的亮度,可使其应用于各种系列的光波导产品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白光OLED器件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OLED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光OLED器件结构。
技术介绍
与传统的AMOLED显示技术相比,硅基OLED微显示以单晶硅芯片为基底并借助于成熟的CMOS工艺使其像素尺寸更小、集成度更高,可制作成媲美大屏显示的近眼显示产品而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其技术优势和广阔的市场,在军事以及消费电子领域,硅基OLED微显示都将掀起近眼显示的新浪潮,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硅基OLED广泛应用于VR/AR领域,其中AR眼镜中大多都采用的是光波导技术,无论是衍射光波导还是几何光波导,光在耦合进出波导以及传输的过程中都会有大比例的损失,甚至高达90%以上;为了满足显示的亮度需求,即对发光单元的本体的要求其具有较高的亮度,在硅基OLED中就需要器件有较高的效率和亮度。受限于高PPI的要求以及mask制作工艺,蒸镀机台的对位工艺限制,硅基OLED中白光很难通过sidebyside的方式由RGB组合实现,通常直接设计器件结构,使用commonmask蒸镀,实现白色发光。常见的白光器件结构主要有蓝色和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白光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OLED器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双组份混合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和封盖层;所述发光层中包括黄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和蓝光补偿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光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白光OLED器件结构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阳极、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双组份混合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电子注入层、阴极和封盖层;所述发光层中包括黄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和蓝光补偿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中的黄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可替换为黄光和蓝光的混合发光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黄光发光层、蓝光发光层、传输连接层和蓝光补偿层;所述黄光发光层层叠在空穴传输层之上,所述蓝光补偿层层叠在双组份混合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之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蓝光补偿层、传输连接层、黄光发光层和蓝光发光层;所述蓝光补偿层层叠在空穴传输层之上,所述蓝光发光层层叠在双组份混合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层之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白光OLED器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黄光和蓝光的混合发光层、传输连接层和蓝光补偿层;所述黄光和蓝光的混合发光层层叠在空穴传输层之上,所述蓝光补偿层层叠在双组份混合电子传输层/空穴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磊李维维刘胜芳赵铮涛李雪原许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熙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