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角度微调机构和微调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角度微调机构
,特别是涉及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和微调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类似角度调整机构的调整方式主要为顶丝形式,即通过上下平板之间的顶丝螺栓顶起或托起另一个平板。在此过程中,上下平板无法联接,极易因外力影响而导致相对位置发生变化,更何况整套装置的移动。在使用环节有诸多不便,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包括上平板、下平板、调整螺栓和联接螺柱。具有角度微调过程方便、易行的优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角度微调方法,包括将调整螺栓从上平板上端分别旋入上平板的第一螺纹通孔内,将螺母从上平板的下端螺纹连接在调整螺栓上;将联接螺柱分别旋入调整螺栓的中心螺纹孔;将下平板放置于上平板下方,且下平板的第二螺纹通孔分别对准对应的联接螺柱;将联接螺柱分别旋入下底板的第二螺纹通孔中。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能稳定可靠地实现上平板、下平板角度微调的目的。(2)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板(1)、下平板(2)、调整螺栓(3)和联接螺柱(4),所述上平板(1)上设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下平板(2)上对应所述上平板(1)的第一螺纹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调整螺栓(3)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3)从所述上平板(1)上端旋入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抵接在所述下平板(2)上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处,且所述联接螺柱(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螺纹孔内,所述联接螺柱(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平板(1)、下平板(2)、调整螺栓(3)和联接螺柱(4),所述上平板(1)上设有不少于两个的第一螺纹通孔,所述下平板(2)上对应所述上平板(1)的第一螺纹通孔的位置设有第二螺纹通孔;所述调整螺栓(3)内部沿长度方向设有中心螺纹孔,所述调整螺栓(3)从所述上平板(1)上端旋入所述第一螺纹通孔后抵接在所述下平板(2)上对应的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处,且所述联接螺柱(4)的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中心螺纹孔内,所述联接螺柱(4)的另一端螺纹连接在所述第二螺纹通孔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栓(3)朝向所述下平板(2)一侧的端部为圆弧倒角结构,所述第二螺纹通孔的位于所述下平板(2)上端周壁为与所述圆弧倒角结构配合的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螺柱(4)的长度不小于所述上平板(1)厚度与所述调整螺栓(3)长度之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螺栓(3)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所述调整螺栓(3)位于所述上平板(1)下端位置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角度微调机构,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远,纪宝忠,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北京航空精密机械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