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装置及零件加工机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零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装置及零件加工机床。
技术介绍
零件加工过程中由于机床热变形引起的机床基准漂移与尺寸误差,使得机床加工难以保证足够的加工精度。基于“在线测量-补偿分析-程序调整-下发执行”闭环控制的自适应智能加工技术,可以提高加工效率以及保证加工精度。目前,车间在基于在线测量的加工补偿分析与精确控制,多数靠操作经验,没有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无法满足高精度板类零件的基于在机测量结果的加工过程机床基准漂移与尺寸误差补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装置及零件加工机床,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机床加工过程中无法满足高精度板类零件的基于在机测量结果的加工过程机床基准漂移与尺寸误差补偿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包括: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原位测量结果,建立所述待加工零件的关键特征的实测解析模型;根据所述实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原位测量结果,建立所述待加工零件的关键特征的实测解析模型;/n根据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关键特征的预设解析模型,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在平面坐标系中至少一个坐标轴方向的调整比例;/n将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进行离散,获得所述关键特征的实测点云模型与预设点云模型;/n根据所述实测点云模型与所述预设点云模型,计算所述待加工零件的误差补偿参数;/n根据所述调整比例以及所述误差补偿参数,对应调整刀位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原位测量结果,建立所述待加工零件的关键特征的实测解析模型;
根据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关键特征的预设解析模型,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在平面坐标系中至少一个坐标轴方向的调整比例;
将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进行离散,获得所述关键特征的实测点云模型与预设点云模型;
根据所述实测点云模型与所述预设点云模型,计算所述待加工零件的误差补偿参数;
根据所述调整比例以及所述误差补偿参数,对应调整刀位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原位测量结果,建立所述待加工零件的关键特征的实测解析模型,包括:
在所述关键特征为孔特征时,根据原位测量结果中至少两个第一测点在所述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建立所述至少两个第一测点到预设解析模型中所述孔特征的圆心的距离的至少两个第一计算方程;
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一计算方程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孔特征的实测解析模型;
在所述关键特征为基准边时,根据原位测量结果中至少两个第二测点在所述平面坐标系的坐标,建立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测点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中所述基准边的解析方程的至少两个第二计算方程;所述第二计算方程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测点Y轴方向的坐标与所述解析方程对应的值的偏差平方和;
对所述至少两个第二计算方程进行拟合,得到所述基准边的实测解析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关键特征的预设解析模型,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在平面坐标系中至少一个坐标轴方向的调整比例,包括:
根据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计算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中所述关键特征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中所述关键特征的距离;
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在所述平面坐标系中至少一个坐标轴方向的调整比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计算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中所述关键特征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中所述关键特征的距离,包括:
在所述关键特征为孔特征时,计算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中的所述孔特征的第一圆心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中的所述孔特征的第二圆心的第一距离;
在所述关键特征为基准边时,计算所述实测解析模型中的第一基准边与所述预设解析模型中的第二基准边的第二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加工误差补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距离,确定所述待加工零件在所述平面坐标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爱民,吴龙,王康,龙震还,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