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29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摩擦异响实验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包括支撑台、运动台、蓄能单元和载物台,运动台滑动设置于支撑台上,蓄能单元包括蓄能桶、蓄能塞、牵引件和蓄能块,蓄能塞滑动设置于蓄能桶内,且蓄能塞通过牵引件与蓄能块连接,蓄能块位于运动台与载物台之间。采用本技术方案时,能够较为准确地测量材料对摩擦时的粘滑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摩擦异响实验设备
,具体涉及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
技术介绍
异响是由于两个部件之间相对运动超过一个临界值而产生的噪声,随着消费者对汽车品质要求的提高,汽车异响控制已成为汽车沿发的关键内容之一。摩擦异响是汽车上常见且难以解决的异响问题,摩擦异响产生的原因是材料摩擦时的粘滑现象,对材料摩擦时的粘滑现象进行评估即可评估材料的摩擦异响风险。目前的测试方法是将其中一个样件固定在载物台上,另一个样件固定在上方压块上,压块将两个样件压紧,同时通过载物台的往复运动来实现样件间的摩擦,进而测试摩擦时的摩擦系数,噪音等参量,评估材料对的摩擦异响性能。由于在测试得到的摩擦系数等特征中无法有效地发现粘滑现象,影响对材料对摩擦异响性能的评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较为准确测量样件材料对摩擦时粘滑现象的真空蓄能机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包括支撑台、运动台、蓄能单元和载物台,运动台滑动设置于支撑台上,蓄能单元包括蓄能桶、蓄能塞、牵引件和蓄能块,蓄能塞滑动设置于蓄能桶内,且蓄能塞通过牵引件与蓄能块连接,蓄能块位于运动台与载物台之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材料对摩擦产生粘滑时,在粘滞过程中,蓄能机构会集聚能量,在滑动过程中,蓄能机构会释放能量,使得粘滑现象发生时测试的摩擦系数出现明显的粘滑特征,通过对粘滑现象的特征进行评估,可以评估材料对摩擦时的异响性能。进一步的,还包括缓推单元,缓推单元包括支撑杆、套管、输出轴、磁铁和弹性件,支撑杆呈“几”字形,套管的一端封闭,且该端通过支撑杆与运动台连接,输出轴滑动设置于套管内,且输出轴上设有卡槽;套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凹腔,凹腔内滑动设置有呈“冖”形的卡块,卡块通过弹性件与凹腔的底部连接;磁铁与牵引件连接,且磁铁能驱使卡块滑动并使卡块与输出轴分离。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对样件之间的摩擦进行测试时,输出轴伸长的过程中与卡块接触并通过卡块推动套管、支撑杆、运动台、蓄能块和载物台移动,使载物台上的样件和压块上的样件进行均匀摩擦,便于精准计算异响位移;运动台移动的过程中带动蓄能块移动,从而通过牵引件带动蓄能塞相对于蓄能桶滑动,从而使蓄能桶内呈现负压状态,牵引件移动的过程中带动磁铁移动;当套管移动至磁铁上方、同时输出轴即将伸长至极限状态时,卡块在磁铁的吸附作用下与输出轴分离,输出轴不再作用于套管,输出轴在套管内减速伸长直至伸长至极限状态,然后反向加速收缩并逐步提高速度至匀速收缩;输出轴在套管内减速伸长的过程中,由于输出轴与卡块分离,所以输出轴不再作用于运动台,从而保证不会将输出轴换向过程中产生的顿挫传递至运动台上,运动台平缓的移动有利于准确测量样件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有利于提高样件摩擦性能的判定,即便于精准计算异响位移;输出轴在套管内减速伸长后反向收缩的过程中,蓄能块和运动台在蓄能桶内负压的作用下反向移动,牵引件上的磁铁在蓄能塞的作用下反向移动,磁铁不再吸附卡块,卡块在弹性件的作用下复位;当输出轴再次与卡块接触时,输出轴和卡块均处于移动状态,接触后输出轴能通过卡块带动套管、支撑杆、运动台、蓄能块和载物台反向移动,对样件之间的摩擦进行测试;本申请通过蓄能单元和缓推单元配合,提出了“反向移动接力”的专利技术构思,确保样件之间的摩擦状态不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从而有利于提高样件摩擦性能的判定。进一步的,蓄能单元还包括滑轮,牵引件的一端与蓄能塞连接,牵引件的另一端绕过滑轮与蓄能块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有利于牵引件于水平方向拉动蓄能块,同时有利于牵引件于竖直方向拉动蓄能塞。进一步的,牵引件的截面呈方形。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牵引件在移动的过程中比较稳定,避免磁铁绕牵引件周向转动。进一步的,滑轮呈工字型。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滑轮对牵引件进行限位,进一步提高了牵引件的稳定性。进一步的,蓄能单元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蓄能单元各自位于支撑台的两端。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设置一个蓄能单元能够满足支撑台一次往复平稳移动,设置两个蓄能单元即可满足支撑台数次往复平稳移动,更有利于提高样件摩擦性能的判定。进一步的,还包括机架和气弹簧,机架位于支撑台的两端,气弹簧的两端各自与机架以及蓄能块连接。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便于提高蓄能强度。进一步的,输出轴的自由端的端面设置有石墨粉层。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降低输出轴自由端的端面与卡块的摩擦力。进一步的,蓄能塞上套设有密封圈。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有利于提高蓄能桶的密封性。进一步的,机架上固定有挡板,挡板位于滑轮一侧,磁铁能与挡板相抵。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便于对磁铁进行限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蓄能机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卡块与输出轴分离前的正向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卡块与输出轴分离后的正向剖视图;图4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支撑台1、蓄能桶2、蓄能塞3、滑轮4、牵引件5、支撑杆6、套管7、输出轴8、磁铁9、弹性件10、卡槽11、凹腔12、卡块13、挡板14、压块15、样件16、运动台17、载物台18、蓄能块19。实施例一:实施例一基本如附图1-4所示:如图1所示的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包括机架、支撑台1、运动台17、蓄能单元和载物台18。蓄能单元的数量有两个,两个蓄能单元各自位于支撑台1的左、右两端,每个蓄能单元包括蓄能桶2、蓄能塞3、滑轮4、牵引件5和蓄能块19,蓄能桶2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机架上,蓄能塞3滑动设置在蓄能桶2内;滑轮4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从图2、3的俯视方向可以观察到滑轮4呈工字型;牵引件5的截面呈方形,牵引件5的下端与蓄能塞3通过螺钉连接,运动台17滑动设置在支撑台1上,蓄能块19位于运动台17与载物台18之间,即蓄能块19放置于运动台17上,载物台18放置于蓄能块19上,牵引件5的另一端绕过滑轮4后与蓄能块19通过螺钉连接,牵引件5可以选择钢丝绳。机架上通过螺栓竖直固定安装有压块15,压块15上粘接有一个样件16,载物台18上粘接有另一个样件16。实施例二: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如图2、4所示,还包括缓推单元,缓推单元包括支撑杆6、套管7、输出轴8、磁铁9和弹性件10,支撑杆6的俯视图呈“几”字形,套管7的右端封闭,套管7的右端通过支撑杆6与运动台17连接,即支撑杆6的右端与运动台17焊接,支撑杆6的左端与套管7的右端焊接;动力机构、如气缸的输出轴8滑动设置在套管7内,输出轴8上开有卡槽11。套管7的内侧壁上开有凹腔12,凹腔12内滑动设置有呈“冖”形的卡块13,卡块13通过弹性件10与凹腔12的底部连接,即弹性件10的下端与凹腔12的底部焊接,弹性件10的上端与卡块13焊接;其中弹性件10可以选择弹簧片或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运动台、蓄能单元和载物台,运动台滑动设置于支撑台上,蓄能单元包括蓄能桶、蓄能塞、牵引件和蓄能块,蓄能塞滑动设置于蓄能桶内,且蓄能塞通过牵引件与蓄能块连接,蓄能块位于运动台与载物台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台、运动台、蓄能单元和载物台,运动台滑动设置于支撑台上,蓄能单元包括蓄能桶、蓄能塞、牵引件和蓄能块,蓄能塞滑动设置于蓄能桶内,且蓄能塞通过牵引件与蓄能块连接,蓄能块位于运动台与载物台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缓推单元,缓推单元包括支撑杆、套管、输出轴、磁铁和弹性件,支撑杆呈“几”字形,套管的一端封闭,且该端通过支撑杆与运动台连接,输出轴滑动设置于套管内,且输出轴上设有卡槽;套管的内侧壁上设有凹腔,凹腔内滑动设置有呈“冖”形的卡块,卡块通过弹性件与凹腔的底部连接;磁铁与牵引件连接,且磁铁能驱使卡块滑动并使卡块与输出轴分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材料摩擦异响试验台真空蓄能机构,其特征在于:蓄能单元还包括滑轮,牵引件的一端与蓄能塞连接,牵引件的另一端绕过滑轮与蓄能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福李沛然佘扬佳谭成友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