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162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30 16: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包括热源和烘干塔,烘干塔由上而下设置缓苏仓、烘干室和收集室,热源与烘干室连接,热源为热风炉;烘干室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隔板,隔板将烘干室分隔为相邻间隔分布且互不连通的热风流道和粮食流道,粮食流道上下贯通与缓苏仓和收集室连通,热风流道上下封闭前后贯通与热风炉连接;热风流道内设置有空气管,空气管贯穿热风流道与粮食流道连通;在热风流道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夹层,在夹层内注入水形成水套夹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热风间接加热,通过水套“滤波”使粮食的加热环境稳定均一,综合利用多种热传递方式,使烘干效率提高,同时保证粮食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烘干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
技术介绍
烘干领域,尤其是粮食烘干方面,目前采用的技术大多是使用热水作为介质,与粮食直接接触换热传质,达到烘干的效果。现有的粮食烘干机烘干效率不高且能耗大,导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成本无法进步。空气的热容量低,含有的能量非常有限,在经过粮层后很快温度便降低;而且粮食本身因为品质口感等原因,在烘干过程中表面温度不能超过一定限度,这又导致不能采用提高热水温度的方案来增加热量传递量,最终只能通过增大风速这一种方式来提高热量输送量。风速增大后,又会带来动能的损失增加、灰尘处理量增大、噪音、设备陈本提高等一系列问题,降低了经济性,制约了行业发展。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干燥装置,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烘干机的结构和换热方式,尤其适用于诸如粮食等有温度限制的粮食烘干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包括热源和烘干塔,烘干塔由上而下设置缓苏仓、烘干室和收集室,热源与烘干室连接,其特征在于:热源为热风炉;烘干室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隔板,隔板将烘干室分隔为相邻间隔分布且互不连通的热风流道和粮食流道,粮食流道上下贯通与缓苏仓和收集室连通,热风流道上下封闭前后贯通与热风炉连接;热风流道内设置有空气管,空气管贯穿热风流道两侧与粮食流道连通;在热风流道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夹层,在夹层内注入水形成水套夹层。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输送热风炉为直接式热风炉。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水套夹层之间相互连通。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粮食流道内壁一侧还设置有隔网,隔网将粮食与粮食流道侧壁隔开形成一层风套避免粮食与隔板直接接触。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气管末端由隔板表面延伸至隔网表面。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气管位于隔板与隔网之间的部分的侧壁上设置有排风孔。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空气管的出风一侧的端面封闭设置。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热风流道与粮食流道至少分别有两个。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热风流道内的空气管相互错位设置。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烘干室一侧设置空气入口,另一侧设置空气出口,空气入口和空气出口之间通过空气管和粮食流道连通本专利技术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采用热风间接加热,通过水套“滤波”使粮食的加热环境稳定均一,综合利用多种热传递方式,使烘干效率提高,同时保证粮食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图1中A-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中烘干室部分横剖面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中图1中A-A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烘干室部分横剖面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2中空气管端部处结构放大图。图7是实施例3中空气管端部处结构放大图。图8是实施例4中空气管端部处结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包括热源和烘干塔,烘干塔由上而下设置缓苏仓11、烘干室12和收集室13,热源与烘干室12连接,其特征在于:热源为热风炉2;烘干室12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隔板4,隔板4将烘干室12分隔为相邻间隔分布且互不连通的热风流道7和粮食流道6,粮食流道6上下贯通与缓苏仓11和收集室13连通,热风流道7上下封闭前后贯通与热风炉2连接;热风流道7内设置有空气管5,空气管5贯穿热风流道7两侧与粮食流道6连通;在热风流道7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3,挡板3与隔板4之间形成夹层,在夹层内注入水形成水套夹层31。由于空气的热容比小,热风炉2送风的温度受到燃料、送风、换热等诸多因素影响容易发生波动,水套夹层31设置于热水管道内,能够吸收热风流道7内热水的的热量,由于液态水的热容比大,能够起到“滤波器”的作用,将温度的波动的大减小,此外水套夹层31中注入的是液态水,能够有效限制与粮食接触面的温度,防止粮食在烘干过程中应高温而发生品质降低。本方案直接将热水送入烘干室12中,通过水套夹层31与粮食进行间壁式换热,由于是非接触换热,还有水套夹层31的保护和蓄热,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热水的温度提高热量的输送密度,同时不会导致粮食表面温度过高;在间壁式换热的过程中,隔板4被加热后对粮食流道6内的粮食还进行热辐射;此外,为了保证粮食中的水分能够快速散失,空气管5从一侧向粮食流道6内送入空气,从另一侧排出空气的同时将水蒸气夹带出去,空气在粮食之间流动的时候不仅仅起到排出水蒸气的作用,同时还将热量从粮食流道6的两边送入中间部位。由于空气管5从热风流道7内穿过,与热水进行换热后再吹进粮食流道6内,这样能够进一步促进了粮食与热水的换热。在本方案中,同时存在热水与粮食的间壁式换热、空气与热水的间壁式换热、空气与粮食的接触式换热、隔板4对粮食的热辐射等好几种换热方式,联合了几种换热的方式,既保证了热量的快速供应,同时也能够避免粮食温度超过警戒值。输送热风炉2为直接式热风炉2。由于本方案中粮食流道6内通入的是空气,而非热风炉2送入的热水,因此无需考虑烟气中杂质或其他成分对粮食的影响,采用直接式热风炉2,减少了一次换热过程,使得能量利用效率能够获得提升。同时由于避免了换热过程,直接式热风炉2热风温度调整更加快速灵活,能够更好的适应不同的烘干需求。热风流道7与粮食流道6至少分别有两个。粮食表面的水分含量高,会限制粮食表面温度的升高速度,从而可以延长对粮食的加热时间。空气在流经第一层粮食流道6时,将水分带出增加了空气的湿度,在进入下一层粮食流道6时,由于空气湿度增加,粮食表面的水分散失速度减慢,避免了粮食超温导致粮食变性或品质降低的情况,同时能够增加对粮食的加热时间,使粮食内部的温度得到更高幅度的提高,加快水分在粮食内部的运动,最终达到提高烘干效率的效果。相邻两个热风流道7内的空气管5相互错位设置。错位设置的空气管5能够尽可能延长空气的路径,延长空气与粮食的接触时间,提高传热与传质的效果。烘干室12一侧设置空气入口51,另一侧设置空气出口52,空气入口51和空气出口52之间通过空气管5和粮食流道6连通。如此设置,空气能够多次穿过粮食流道6,提高了空气中的湿度,降低物料表面水分的散失速度,从而保证物料表面温度能够控制,避免发生因温度过高使品质降低的情况。实施例2如实施例1中的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其中水套夹层31之间相互连通。水套夹层31相互连通,使得其中注入的液态水能够进行对流,从而促进所有水套夹层31的温度趋于统一,在烘干室12内形成相对均一的温度场,从而提高烘干过程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包括热源和烘干塔,烘干塔由上而下设置缓苏仓、烘干室和收集室,所述热源与所述烘干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热风炉;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烘干室分隔为相邻间隔分布且互不连通的热风流道和粮食流道,所述粮食流道上下贯通与缓苏仓和收集室连通,所述热风流道上下封闭前后贯通与热风炉连接;所述热风流道内设置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贯穿热风流道两侧与粮食流道连通;在所述热风流道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夹层,在所述夹层内注入水形成水套夹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包括热源和烘干塔,烘干塔由上而下设置缓苏仓、烘干室和收集室,所述热源与所述烘干室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源为热风炉;所述烘干室内设置有竖直放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将烘干室分隔为相邻间隔分布且互不连通的热风流道和粮食流道,所述粮食流道上下贯通与缓苏仓和收集室连通,所述热风流道上下封闭前后贯通与热风炉连接;所述热风流道内设置有空气管,所述空气管贯穿热风流道两侧与粮食流道连通;在所述热风流道的内侧壁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与隔板之间形成夹层,在所述夹层内注入水形成水套夹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其特征在于:输送热风炉为直接式热风炉。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套夹层之间相互连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稳定性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粮食流道内壁一侧还设置有隔网,隔网将粮食与粮食流道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培勇谢尚臻祁风雷张颖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燃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