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029924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2-07 20:46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包括热风源、热水源和烘干机,烘干机内设有粮道、进风道和出风道,进风道和出风道分别设于粮道的两侧,进风道与热风源连通,烘干机还包括加热单元,加热单元设于进风道内,加热单元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加热单元覆盖进风道侧壁的全部区域,烘干机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其中,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热水源连通,另一端与进液口连通,第一出液管的一端与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热水源连通。由此,加热单元中散发部分热量后的热水还会循环回热水源处进行在此加热,与空气加热相比,为维持相同的温度所耗费的能源大大降低,能源利用率高,使得整个粮食烘干系统更加节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粮食烘干,尤其是涉及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


技术介绍

1、我国稻谷、小麦、玉米等粮食收货时含水率约20-30%,如不及时干燥极易造成粮食腐败霉变,干燥是粮食产后必备处理环节,多年来,我国广大农村习惯于采用场院晾晒的方法来干燥粮食,采用这种干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受气候影响大,一旦遇到阴雨天,收回的粮食往往得不到及时的晒干至安全水分而造成粮食发芽或霉变。为此,设计出了粮食烘干机,粮食烘干机是对粮食进行干燥的设备,利用流动的热风对粮食进行烘干,降低粮食谷物的含水量,便于对谷物进行存储和运输,同时又抑制了微生物的滋生。

2、传统的粮食烘干机通常采用热风作为导热介质,热风直接与粮食接触,并快速带走烘出的水分,从而实现干燥效果,但是受限于粮食中水分迁移的特性,若谷物内部应力缓苏时间不足时会产生破损、裂纹甚至爆腰现象,影响谷物干燥品质,因此粮食的干燥温度不能过高,由此,传统烘干机只能增大风速来提高热量传递,但是风速提高以后又会带来能耗高、噪声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该烘干系统通过循环流动的热载体,从而降低粮食烘干时的能耗。

2、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包括:

3、热风源;

4、热水源;

5、烘干机,所述烘干机内设有粮道、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分别设于所述粮道的两侧,所述进风道与所述热风源连通,所述烘干机还包括加热单元,所述加热单元设于所述进风道内,所述加热单元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加热单元覆盖所述进风道侧壁的全部区域,所述烘干机的外壁上还设有第一进液管和第一出液管;

6、其中,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一端与所述热水源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一出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热水源连通。

7、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出液管设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方。

8、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还设于所述出风道内。

9、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的数量至少为2,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单元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10、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和/或

11、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进液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进液口;和/或

12、所述软管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出液管,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出液口。

13、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采用蛇形管。

14、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和多个连接管,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第二出液管上,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之间呈平行或夹角设置,多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

15、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源采用热风炉,所述热风炉上设有换热水箱,所述热水源为所述换热水箱。

16、根据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风炉采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17、有益效果:

18、本方案中将加热单元与热水源形成一个热水循环系统,利用水的比热容远大于空气的特性,将水作为载热体,温度变化小,能够在粮道处形成相对稳定的烘干温度,以便于提升粮食烘干的品质,同时,加热单元散发部分热量后的热水还会循环回热水源处进行在此加热,与空气加热相比,为维持相同的温度所耗费的能源大大降低,能源利用率高,使得整个粮食烘干系统更加节能。

19、增加了加热单元后,粮食烘干系统对热风载荷的热量需求大大降低,可以降低热风的温度和热风的风力,由热风产生的噪声会大大降低,降低风速后的热风穿过粮道时带出的灰尘也大大降低,从而可以降低灰尘收集压力和成本。

20、本技术其他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管设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设于所述出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数量至少为2,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单元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烘干机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采用蛇形管。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包括第二进液管、第二出液管和多个连接管,所述进液口设于所述第二进液管上,所述出液口设于所述第二出液管上,所述第二进液管与所述第二出液管之间呈平行或夹角设置,多个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进液管和所述出液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源采用热风炉,所述热风炉上设有换热水箱,所述热水源为所述换热水箱。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炉采用生物质颗粒热风炉。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液管设于所述第一进液管的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还设于所述出风道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单元的数量至少为2,至少两个所述加热单元之间串联或并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软管,所述软管的两端分别连接于相邻的所述加热单元;和/或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联合换热式粮食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设置于所述烘干机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仇亚文谢尚臻马骏腾张德祁风明王堂培郑思宁翁兆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燃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