挡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29153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挡板结构,是卡接至具有第一导线部、第二导线部、设于该第一导线部与该第二导线部间的肋板以及固定柱的隔板,其特征在于该挡板结构包括:    本体,是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本体具有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支架孔,该支架孔对应并套设于该隔板的该固定柱,该第一表面上与该支架孔间相隔一间距处,设有相对该第一导线部的形状并嵌于该第一导线部中的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的至少一侧面与该本体相对的侧面形成共平面侧,而该共平面侧开设有第一卡线部;    卡合部,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并邻接于该第一凸部的侧边,该卡合部具有第一卡扣部与相对该第一卡扣部的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设置于邻接该第一凸部的侧边,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卡扣于该肋板;以及    导线孔,是凸设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的角缘并邻接于该卡合部的该第二卡扣部,该导线孔嵌于该第二导线部并开设有一第二卡线部与将该第二卡线部与外部连通的开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挡板结构,详言之,特别是涉及一种能解决散热 气流泄漏逸散的挡板结构。
技术介绍
通常于如电脑或伺服器等电子设备中,会通过多个隔板依据不同功能的机构的设置,将该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予以分隔,该些隔板为 能让如电源线或信号线等线路于不同的分隔空间贯通,故均开设有至 少一个导线部。请参阅图l,其是现有的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隔板l开设有第一导线部11与第二导线部12,该第一导线部11与该第二导 线部12可例如为分别用以导设IDE规格的信号排线13与电源供应装 置14的由多条电源线所组成的电源线束15。然由于考量导设该信号排 线13与该电源线束15的贯穿便利性,故该第一导线部11所形成的导 线空间必须为开放式的中空结构,而该第二导线部12虽是封闭式的中空结构,但其中空结构必须大于该信号排线13。上述现有的隔板结构的缺点在于一旦该信号排线13与该电源线束 15分别贯穿并导设于该第一导线部11与该第二导线部12后,该第一 导线部11与该第二导线部12仍留下大部分的中空结构。该留下的中 空结构会造成散热气流的泄漏逸散,因此导致该散热气流无法有效导入如中央处理单元或显示卡处理单元等高温单元,进而降低散热效果。因此,如何能够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隔板结构无法防止中空结构 造成散热气流泄漏逸散问题,并能实现导线卡的固定为目的的结构, 遂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前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解决现有隔板结构无法防止中空结构造成散热气流泄漏逸散问题,并能实现导线卡固 定位目的的挡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是卡接至具有第一导线部、第二导线部、设 于该第一导线部与该第二导线部间的肋板以及固定柱的隔板,该挡板 5结构包括本体,是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 该本体具有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支架孔,该支架孔对应并 套设于该隔板的该固定柱,该第一表面上与该支架孔间相隔一间距处, 设有相对该第一导线部的形状并嵌于该第一导线部中的第一凸部,该 第一凸部的至少一侧面与该本体相对的侧面形成共平面侧,而该共平10面侧开设有第一卡线部;卡合部,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并邻接于 该第一凸部的侧边,该卡合部具有第一卡扣部与相对该第一卡扣部的 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设置于邻接该第一凸部的侧边,该第一卡 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卡扣于该肋板;以及导线孔,凸设于该本体的第 一表面的角缘并邻接于该卡合部的该第二卡扣部,该导线孔嵌于该第15 二导线部并开设有一第二卡线部与将该第二卡线部与外部连通的开相比于现有的隔板结构,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通过该卡合部卡扣于 该隔板,此外,除能通过该第一卡线部与该导线孔将导线予以固定外, 还能通过该第一凸部与该导线孔填补该隔板设置线路以外的中空结 20构,从而解决现有隔板结构无法兼顾导线固定与防止中空结构造成散 热气流泄漏逸散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的应用示意图;以及图3a及图3b为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卡合于该隔板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隔板12第二导线部14电源供应装置11第一导线部 13信号排线 15电源线束2挡板结构21 本体21a第一表面21b第二表面21c侧面211支架孔212第一凸部212a侧面212b侧边213第一卡线部22卡合部221第一卡扣部222第二卡扣部23导线孔231第二卡线部232开口233肋条3 隔板31第一导线部32第二导线部33肋板34 固定柱4底座41第一导线42第一导线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并同参阅图2,其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的应用示意图。如图所示, 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2包括一种挡板结构,包括本体21、卡合部22 以及导线孔23,于本实施例中,该本体21、该卡合部22以及该导线 孔23是由如橡胶等弹性材质所组成。此外,于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2是用以卡接至隔板3,该隔板3设置于电子设备的机壳的底座4上。该隔板3具有第一导线 部31、第二导线部32、设于该第一导线部31与该第二导线部32间的 肋板33以及固定柱34。以下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2的构件予以具体 说明。该本体21具有第一表面21a与相对于该第一表面21a的第二表面21b,该本体21还具有贯穿该第一表面21a与该第二表面21b的支架 孔211。该支架孔211对应并套设于该隔板3的该固定柱34,该第一 表面21a上与该支架孔211间相隔一间距处,设有相对该第一导线部 31的形状并嵌于该第一导线部31中的第一凸部212,该第一凸部212的至少一侧面212a与该本体相对的侧面21c形成共平面侧,而该共平 面侧开设有第一卡线部2D。该卡合部22设置于该本体21的第一表面21a并邻接于该第一凸 部212的侧边212b,该卡合部22具有第一卡扣部221与相对该第一卡 扣部221的第二卡扣部222,该第一卡扣部221设置于邻接该第一凸部 212的侧边212b,该第一卡扣部221与该第二卡扣部222卡扣于该肋 板33。具体而言,该第一卡扣部221为L型的结构,该第二卡扣部222 为凸块结构。该导线孔23凸设于该本体21的第一表面21a的角缘并邻接于该 卡合部22的该第二卡扣部222,该导线孔23嵌于该第二导线部32并 开设有第二卡线部231,以及将该第二卡线部231与外部连通的开口232。优选该导线孔23的该第二卡线部231周围放射状地设有多个肋 条233。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卡线部213与该导线孔23分别用以导设第 一导线41与第二导线42,该第一导线41与该第二导线42可例如为信 号线或电源线,具体而言,该第一导线41为信号排线,该第二导线42为多个圆形电源线所组成的电源线束。优选该导线孔23的该第二卡线 部231的孔径等于或略小于该第二导线42的线径。请参阅图3a与图3b,其是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卡合于该隔板的示意 图。先将该第一导线41穿过该第一导线部31,再如图3a所示,将本 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以该本体21的第一表面21a朝向该隔板3设有该固定柱34的一面,将该第一表面21a的该支架孔211套设于相对的该固定 柱34。接着,将该第一导线41置于该第一卡线部213与该隔板3所形 成的容置空间内。之后,将该第一卡扣部221与该第二卡扣部222如 图3b所示地卡扣于该隔板3的该肋板33,再将该第二导线42通过该 开口 232嵌入该第二卡线部231。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挡板结构是通过该卡合部卡扣于该隔板,此夕卜,除能通过该第一卡线部与该导线孔将导线予以固定外,还能通过 该第一凸部与该导线孔填补该隔板设置线路以外的中空结构,从而解 决现有隔板结构无法兼顾导线固定与防止中空结构造成散热气流泄漏 逸散的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挡板结构,是卡接至具有第一导线部、第二导线部、设于该第一导线部与该第二导线部间的肋板以及固定柱的隔板,其特征在于该挡板结构包括本体,是具有第一表面与相对于该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该本体具有贯穿该第一表面与该第二表面的支架孔,该支架孔对应并套设于该隔板的该固定柱,该第一表面上与该支架孔间相隔一间距处,设有相对该第一导线部的形状并嵌于该第一导线部中的第一凸部,该第一凸部的至少一侧面与该本体相对的侧面形成共平面侧,而该共平面侧开设有第一卡线部;卡合部,设置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并邻接于该第一凸部的侧边,该卡合部具有第一卡扣部与相对该第一卡扣部的第二卡扣部,该第一卡扣部设置于邻接该第一凸部的侧边,该第一卡扣部与该第二卡扣部卡扣于该肋板;以及导线孔,是凸设于该本体的第一表面的角缘并邻接于该卡合部的该第二卡扣部,该导线孔嵌于该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平郑再魁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